第14章 做好班幹部的思想工作(3)(1 / 3)

王老師馬上召開了班幹部會議。請“新官們”結合以往的實際表現,對自己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嚴厲杜絕以權謀私、耀武揚威等不良作風,大加讚揚那些默默無聞卻為班級做實事的好幹部。會後,班幹部紛紛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天中,王老師觀察到他們確實是從班級利益出發,紛紛為同學們考慮事情。

王老師同時還在班裏開展了“我為班級做件事”的活動。王老師請人做了一個檔案袋,掛在教室後麵的牆壁上,同學們如果在平時做過一件好事情,便將此事寫在一張小紙條上,再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塞進檔案袋裏。對於檔案袋中出現的不是班幹部的名字時,王老師就說:“雖然他沒有被同學們選為班幹部,但是他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是班級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我們為他而感到驕傲。”

此舉吸引了小英的注意力,不久,檔案袋中出現了小英的名字。此時,王老師抓住機會大加讚揚:“小英同學雖然沒有被評上班幹部,但她仍不忘自己是班級中的成員、為班級做事情,這樣的同學值得大家學習。”小英聽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3.談話跟上

王老師見班幹部競選的風波已經漸漸平息,覺得跟小英進行深入交談的時機到了。一次課外活動時間,小英正和同學在一起看課外書,王老師把她叫進了辦公室。一開始,王老師並沒有開門見山,而是漫不經心地提些諸如這幾天在看什麼課外書、最近班級裏有什麼新聞之類的小問題。見小英的戒心基本消除,便開始深入話題。王老師讓小英自己談談對班幹部競選的看法和自己沒有被評上的真實體會。

小英一開始支支吾吾還不肯說,慢慢地,她把自己沒被評上時的感受和對同學們不選她的怨恨說了出來。王老師等她說完,問道:“你想想同學們為什麼沒有選你?理由有可能會有哪一些?”小英想了好一會兒,才說:“可能我平時沒有實實在在地為同學們做事,有時還說同學的壞話。”過了一會兒,她又說:“我有時候作業不做,成績也不穩定,不能作為同學們的榜樣。”看到小英承認錯誤了,王老師說:“能當上班幹部,並不是用一些旁門左道的辦法,而是要靠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贏得同學的信任,這樣才是正道。”小英誠懇地點點頭。

4.實際考驗

能點頭並不代表能改正。為了鞏固談話成果,更為了堅定小英改正的決心,王老師第二天就在班裏重新修訂了小組競賽規則,加大了小組集體贏分的力度。小英因為舉手積極發言、作業認真,為組裏掙了好多分數。周末小組小結時,小組長表揚了小英。宣傳委員要出黑板報了,小英的粉筆字寫得很漂亮,當宣傳委員請她幫忙時,她二話沒說,一直到出好黑板報才回家。

王老師看到這一切,欣慰地笑了。

王老師處理落選班幹部情緒問題的做法,確實值得班主任們借鑒。

總之,讓每個學生都健康成長,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必須及時地安撫好落選班幹部的情緒。

正確應對班幹部辭職

一般地說,學生一旦當了幹部都有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因為當了幹部既可說明自己受到了老師、同學的重視和尊重,感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又為這種“自我存在的價值”提供了自我表現、施展才幹的機會。因此,想當幹部借以發揮才幹,得到這種殊榮和機會,就成了許多學生孜孜以求的一個目標。應當看到,這也是一定的社會觀點在學生身上的反映。

盡管如此,學生幹部提出辭職的現象卻還是時有發生。麵對這種與一般情況截然相反的辭職現象,使有些班主任措手不及,更不知怎樣對待。對班主任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新課題。

那麼,班主任應該怎麼對待呢?

我們先看下麵的案例:

張老師一早進教室,就發現講台的抽屜裏有一封信,仔細一看,信是寄給她的。是誰寫的呢?看看信封上的字,不像是學生寫的。是家長?現在通訊發達了,打個電話也可以,怎麼這麼神秘,還要寫信?她好奇地拿起信就往辦公室走去。

到辦公室裏坐下,打開信封一看才知道:原來信是新上任的班長小偉寫的,是一封辭職信。信的內容是這麼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