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職責,合理分工
古人雲:“在其位,謀其事”。班主任要對班委幹部進行合理分工,明確各自的職責,以避免相互扯皮和互相推諉。
一般說來,班幹部具有以下一些基本職責:
一、進行日常管理
實現對班級的日常管理,必須建立一支負責的、有效的班幹部管理隊伍,逐步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除了采用班幹部民主選舉,定期目標輪換等方法外,班幹部還應以班規、班訓作為這個管理的工作目標和原則,以“班集體的利益為先,個人利益服從班集體利益”作為自己工作的基準,班主任要鼓勵他們獨立自主地大膽工作,發揮學生參與、從事班集體管理的潛在積極性,班主任則隻為班集體的日常管理起導向和調節作用。這樣,班主任就可以從複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省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落實日常行為規範的途徑和方法。
二、落實班規班紀
良好的製度、紀律既是形成良好班集體的根本保證,也是衡量一個優秀班集體的主要標誌之一。班級製度和紀律要以學生守則與教育目標為指導,以班級特點和學生情況為依據。在形式上,既要有具體的條文規定,也要有一般的方向性指導。班幹部要時刻對製度紀律的執行與遵守情況密切關注,認真貫徹落實,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監督和相互督促,公正無私,獎懲分明。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製度落實,是非清楚。
三、組織班級活動
班集體的各個成員除了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外,還應當積極投身到集體的各項活動中去。一般來說,班幹部應當直接參加學生的遊戲活動,帶領學生編輯牆報等等。班幹部應當根據本班同學的活動能力,給予不同程度的指導,要抱著認真負責的態度,目的明確地對待這些活動,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對班級之間進行的比賽,班幹部要給予熱情的關注,並且要始終和學生在一起,同憂共喜,為集體的榮譽作出努力,以便真正樹立學生對集體的榮譽感。
四、關心班內同學
班級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發展經曆和特點,學習、心理、思想各方麵的差異有時是顯著的。忽視這種差異就不能使集體保持生機勃勃的活力,隻會單一和呆板。因此,班主任要教育班幹部深入了解不同學生在不同方麵的一般情況,從而建立學生的信息檔案庫,以便有效而順利地進行常規管理。這種信息檔案庫大致包括下述內容:學生的家庭情況,主要經曆,學生的生活習性,一定的個性特點及思想狀況,曆年的學習成績及學習特點,身體發育和健康狀況、獲獎經曆、特殊經曆等等。
五、做好班內同學評價工作
班幹部要切實做好班內學生的評價工作。學生評價工作是班幹部常規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評價工作是一項嚴密而又嚴肅的工作,班幹部應當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礎上,全麵而又客觀地作出公正的評價。評價一般包括日常評定、期終評定和畢業評定幾大類。評價既要總結過去,又要指導未來。
明確了班幹部的基本職責外,班主任就要對班幹部進行合理分工,讓他們各自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班委會通常設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文藝委員、生活委員、勞動委員和體育委員等,各班委員的基本職責主要是:
(一)班長的職責
第一,負責班委會全麵工作,召開班委會和班會,根據學校的工作重點並結合本班的具體情況製定班級工作計劃。
第二,了解本班同學的思想學習情況,維護同學的正當權益。
第三,協助、督促班委會委員的工作,定期向有關組織彙報工作情況。
第四,抓好班委會自身建設,提高班委會整體工作的能力,加強班委會的團結。
第五,配合團支部書記或少先隊幹部開展工作,對本班發展黨團員有責任提出意見。
(二)副班長的職責
第一,協助班長處理日常工作,班長不在時,代行班長職責。
第二,負責班委會分工的某項具體工作,支持幫助各委員開展工作,堅持正義,批評不良風氣,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
第三,完成班主任和班長交給的其他工作。
(三)學習委員的職責
第一,具體負責全班的學習工作,製定學習計劃,及時反映同學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第二,積極帶領同學開展學習競賽活動,結合本班的特點,組織各種學習競賽,鞏固所學知識,擴大同學的知識麵。
第三,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做同學學習的表率。
第四,溝通教與學的聯係,向任課教師反映同學的意見和要求,了解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的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幫助他們進步。
第五,抓好課堂考勤和紀律檢查登記工作,及時向班長通報情況。
第六,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學習任務。
(四)文藝委員的職責
第一,具體負責全班的文娛工作,根據本班的特點,結合上級有關組織的安排,舉辦各種文娛活動,活躍同學們的業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