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要增強後進生心理承受能力
開展係列活動,進行耐挫折訓練,增強後進生心理承受能力。如定期開展“大家幫我解煩惱”活動,活動中讓每位學生在紙上不記名寫下困擾自己的煩惱。收集後,讓每位同學扮演心理醫生的角色,隨機抽出一張煩惱卡,讀完後幫“煩惱主人”提出解除煩惱的“妙方”,最後由班幹部總結並進行必要的心理指導。
6.組織優秀學生的經驗介紹會
會前,由同學們結合自己的情緒,提出希望班上“××介紹某方麵的經驗”,如學習經驗交流會,由班幹部主持,學生們先提希望和要求:“×××,你學習上很有毅力,可我老是五分鍾熱度,虎頭蛇尾,請你介紹一下自己是怎樣堅持刻苦學習的”,“我學英語沒少花時間,但效果老不理想,請××同學談一談你是怎麼學好英語的。”針對同學們提的問題,優秀生介紹自己的認識體會和做法,現身說法,講得實際,學得容易。
7.主動讓後進生參加集體活動
有的班幹部認為,班上的後進生缺點錯誤多,有什麼集體活動都不讓他們參加,以此來懲罰他們,也有的班幹部怕後進生在外麵惹事,影響集體活動,也不願讓他們參加。其實,這些做法是非常錯誤的。要教育班幹部,在集體中,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不讓後進生參加集體活動,結果隻能使他們對集體不承擔義務。在歡樂的集體活動時排斥他們,他們便會和集體疏遠。不管後進生表現怎樣,都要動員、支持他們參加各種集體活動。特別像春遊、文藝晚會等活動,更要主動招呼他們參加,並且在活動中特別注意讓他們玩得高興,活動歸活動,絕不在活動的時候談他們的缺點錯誤。隻有集體時時想著這些後進生,後進生才會有尊重集體、服從集體要求的義務感。盡管他們一時還不能做好,但這種義務感卻是他們接受教育、改正錯誤的不可缺少的基礎。忽視這個基礎,對後進生的教育是十分不利的。即使後進生在集體活動中出現問題,也可以變成教育他們的一個大好時機。
請看下麵的案例:
一次,某重點中學初一(3)班組織到香山春遊,有一個學生平時說話很不注意,動不動就和別人吵架,去之前有的班委就擔心他去了會惹事,但還是動員他去了。在春遊快結束時,他在停車場又和別人吵起來了,幸好大家勸阻,才沒有使事態擴大,結果大家都很不愉快。誰知第二天上課時,那個吵過架的同學第一個來到學校,幫助別的小組做值日,從那以後,他再也沒和別人吵過架。直到畢業,他才告訴同學們,就因為集體玩的時候都想著他,他卻給集體招來麻煩,所以從那以後,他下定決心,隻為集體做好事,絕不使集體受損失。正是集體讓他充分地享受了自己的權利,才更增強了他的責任感,增強了他改正缺點的決心。
總之,無數事實證明,隻要班主任和班幹部教育得法、幫助得當,善於調動後進生的積極性,那麼,今天的後進生,明天就可能成為優等生,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
組織好班級例會
班級例會是以班為單位,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組織開會是班幹部最常用的工作方法,通過班會布置工作,獲取信息,集思廣益,以及宣傳鼓勵都離不開它。開會並不難,難的是讓班內同學都樂意開,開出效果。因此,班主任要教育和指導班幹部組織好班級例會工作。
一、指導班幹部掌握主持會議的方法
會議是實施領導活動的一種經常采用的重要形式。班幹部主持會議,對於貫徹會議宗旨、形成良好的會議氣氛、提高會議效率,達到會議預期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持會議本身是一種綜合性的領導方法,主持會議的方法和藝術,本身也就是班幹部各種領導能力和素養水平的綜合體現。作為會議主持者的班幹部是會議的中心人物之一,在主持會議中班主任要指導班幹部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出席會議,以此影響會議氣氛,振奮班內同學的參與熱情。
第二,講話簡明扼要,熱情洋溢,準確有力,風趣幽默生動,有鼓動力。
第三,牢牢抓住會議主題,無論是引導性講話,還是討論性發言,都要抓住重點,中肯有力,掌握問題的實質。
第四,注意激勵班內同學的熱情,激發他們創造性思維,注意引導大家共同創造良好的會議氣氛。
第五,注意集思廣益,不固執於自己已形成的主意和想法,不過早地表白自己的主意和想法,防止壓製同學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第六,鼓勵同學們暢所欲言,善於捕捉和發現真知灼見,善於啟發沉默者發言,虛心聽取與會人員的意見。
第七,注意會議導向,當討論離題或發言有偏差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尋找契機引導糾正,並盡可能使發言者愉快地接受。
第八,注意用會議產生的積極思想和新的意見與辦法,充實和完善原有的思路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