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不無故開會。為防止開無效會議和出現濫用會議的現象,班主任要提醒班幹部注意“會議十戒”,即會議“十不”不開沒有明確議題的會議;不開多議題的會;不開無準備的會;不開可開可不開的會;不開馬拉鬆式的會;不要無關人員參加;不作離題發言;不作重複性發言;不要在瑣碎問題上消耗太多的時間;不要議而不決。
開展好各種班級活動
班級是中小學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美育、勞動教育、體育的基層組織。班級活動是一個班級的成員參加的集體活動。
它是在班主任的組織和領導下,或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班幹部組織的,為實現班級教育目標而進行的除課堂教學以外的各種教育活動。班級活動是班主任對班級裏的學生進行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培養學生素質基礎的基本形式,也是班幹部大展才華的大好時機。
與課堂教學相比,班級活動內容更豐富,在以班級為組織進行全麵教育時,課堂教學之外的班級活動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班級活動是由班級統一組織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其目的與學校教育規定的目標一致,促使學生內在和外在素質的提高。它涉及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麵,形式更生動活潑,為同學們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同時也給班級帶來勃勃生機。
班主任要大力指導和幫助班幹部組織好各種班級活動。
一、指導和幫助班幹部組織好社會調查活動
社會調查是對某一社會生活領域某一地區的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社會事件,用實際調查的手段,取得第一手資料,用以說明解釋所要了解的各種事實及其發生原因和相互關係,進而提出提高社會效率,改革社會的最優方案和實施步驟的社會活動。社會調查是一項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實踐活動,要指導班幹部做好下麵幾個環節的工作。
第一,做好調查前的準備工作。
調查前的準備工作包括選擇課題,初步探索,研究假設和擬定計劃(計劃又包含調查題目、目的、方法、調查對象、計劃安排、經費預算和調查提綱等)內容。社會調查前的準備工作必須做得周全、充分、紮實。
第二,做好調查實施工作。
首先,組織聯絡。調查者到某地去進行調查之前,必須預先進行聯係,在征得對方同意的基礎上,才能著手進行組織調查。
其次,挑選調查員。
再次,開展調查。調查可采用訪問調查法,普遍調查法,典型調查法,抽查調查法,問卷調查法和追蹤調查法等。這些方法在具體實施中可以靈活使用。
第三,對調查搜集來的原始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使之合理化、係統化。
第四,經過對資料的整理和分析,根據調查研究的結果撰寫調查研究報告。
請看案例:
聾校調查
主題思想:通過“聾校調查”,使全班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當代殘疾兒童的教育狀況,生活狀況,提高同學們對當代中國社會教育的認識,加深對團中央“希望工程”的理解,增強同學們的愛心和社會責任感。
活動準備:班委會提前到聾校聯係調查事宜,安排活動的步驟,然後引導同學們進一步明確活動的目的。組織全班同學學習有關特教知識。
活動實施:3月10日下午,全班同學28人,按預定計劃到達聾校。在校門口,受到聾校校長、副校長和教導主任以及幾位特級教師的熱烈歡迎。首先,在校禮堂聽取了聾校建校60多年來的曆史簡介,然後觀看了聾校校史展覽,參觀外賓接待室,中學部學生教室及美術室、縫紉室及實驗教室和聾啞人的寢室,最後召開座談會。針對所見所聞,大家提出了一些與實踐聯係緊密的問題,並得到了耐心的回答。整個活動都有照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