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召集全班成員開班會,向全班同學宣傳本次競賽的目的、宗旨及具體設想,並公布評分標準(草案)。
第三,召集團支部和班委會成員及各小組長開會,了解、收集同學們的意見和建議,共同確定最後的評分標準、小報的規格及交報日期,並確定評委的名單(由各小組長和聘請本年級另外幾個班長擔任)。
第四,經過一係列的準備工作之後,各小組即開始進入緊張的組稿工作。在組稿過程中,由於事先的廣泛宣傳和發動,充分調動了全班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各小組成員均能爭先恐後地為本小組小報獻計策,寫出了一篇篇佳作,包括:詩歌、散文、文學評論、影評,人生哲理和社會現象的討論,小幽默和好人好事的表揚稿等等。
第五,由班委會將各小組小報貼到班內宣傳欄,讓師生觀看、評議。
第六,全體評委對小報進行最後評比,采用不記名投票的方式,評出第一名。
第七,全班同學開班會,由班長進行總結,並對第一名的小組給予鼓勵和獎勵。
活動分析:“班組小報競賽”活動是以班委會、團支部、小組長作為核心,以全班成員作為主體,根據學生語言文字能力欠缺這個實際而組織和開展的。其特點是通過競賽,將枯燥、單純的語言文字的學習變得靈活、新穎、富有特色,寓賽於學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旨在通過這個活動,在學生中掀起一個學習和提高自己的文字能力的高潮。整個活動內容積極健康,主題鮮明,形式新穎,涉及麵廣,包括思想、學習、時事、生活和工作,充分挖掘了同學們的文學天才。在參賽作品中,全部文章由學生自己設計、排版,同學們對人生、理想、社會現象等進行了探討,使同學了解了人生,增強了學習興趣,鍛煉和培養了能力。在交流思想中溝通了感情,增進了彼此的友誼。同時,培養了全班同學積極向上的集體主義觀念,為樹立一個優良的班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開展這種活動班主任要提醒班幹部注意的是:其一,準備工作要充分,應充分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其二,規則要合理、公平;其三,時間安排要緊湊;其四,保證文章質量,增加可讀性。
四、指導和幫助班幹部組織好課餘活動
學生除了課堂學習時間外,還有大量的課餘時間。如果課餘時間安排不好,不但課餘活動開展不起來,而且還會影響課堂學習,無形中給學生帶來苦悶的煩惱。所以班主任要教育和引導班幹部主動想到這個問題,幫助同學們安排好課餘時間,組織好課餘活動,使他們既能學習好,又能生活好。
第一,要製定課餘活動計劃。要指導班幹部了解本班每個學期的課程安排情況,根據學期的學習任務,科學地安排課餘活動,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使同學們有規律地學習、工作和生活。
第二,要指導班幹部幫助同學處理好學習與參加活動的關係。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因此對學生來說,學習是第一位的,參加活動是第二位的。班幹部要引導本班同學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前提下,積極參加課餘活動,絕不能因為活動影響學習,更不能本末倒置。
第三,課餘活動要結合本班同學的思想實際、學習任務以及生理、心理特點來開展,要努力為學生的成才服務。
第四,課餘活動要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使不同興趣的同學都能參與,不同特長的同學都能得到發揮,同時,又要有固定的活動形式。
五、指導和幫助班幹部辦好各種板報
板報是全班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園地,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陣地,同時也是班主任了解班級學生思想、發現學生才能的途徑,所以班主任應幫助班幹部有計劃、有目的地辦好板報。
板報最好按期出,以兩周更換一期為宜,若時間太長了,學生就看厭了,就失去了板報的意義。時間太短,學生還沒有全麵了解板報內容,無法體會板報的藝術。當然,出現特殊情況也可以靈活處理。低年級的板報一般都由老師自己辦理,中高年級可以成立板報編輯組,選出有寫作能力、興趣廣泛的同學,加上學習班委共同組成。在出板報的過程中,在編輯方法,包括選材、排版、書寫、插畫等,要接受班主任和其他教師的具體的指導,逐步培養和鍛煉自我的獨立工作能力。另外,班幹部也要發動全班同學寫稿和搜集材料,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使人人關心板報,大家都做板報的主人。
板報的形式力求活潑多樣。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年級差別。低年級的板報要以形象的圖畫為主,有時可以剪貼,適當地注上拚音。如小學一年級入學後一個月便是國慶節,可以在板報上畫四個大燈籠,在燈籠上分別寫上“qing zhu guo qing”,上端畫上光芒四射的天安門,再在下麵用拚音寫上“zhong hua ren min gong he guo wan sui”。到了二、三年級,文字就可以適當增多。高年級應以文字為主,插圖的分量應相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