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習課紀律不容忽視

在很多教育網站上,經常有一些老師就自習課紀律提出自己的困惑。例如,“教育在線”的班主任論壇上就有網名為“風雨同舟”的老師的“自習課紀律不好,咋辦呀,請各位提提建議”和“木蘭”老師的“如何維持自習課紀律?”兩個主題帖,在“成長論壇”的“為師感恩”版塊裏,“雨心”老師在“您是怎樣管理班級紀律的?”的帖子裏說道:“我時常為班級紀律而苦惱。當我在班裏的時候,教室裏一片安靜。當我一離開教室,不超過兩分鍾,教室裏就亂作一團。我總是認為他們不是小孩子了,因為他們都十五、六歲了,懂事了,有自製力了,沒必要當場讓他們下不了台,使他們沒麵子。我總是找出不遵守紀律的人,到教室外進行和風細雨的教育。但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有時,我也在班裏發火,但一次隻管一天。第二天,舊病複發。我疲於應付,身心勞累。各路高手,請您發表高見。”

作為班主任,針對自習課紀律差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

一、明確自習課的性質和目的

在自習課紀律差的班級,班主任可以用開班會的方式來和學生一起討論自習課的性質和目的,注意在這裏千萬不要說教,而應通過民主交流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弄明白自習課到底是什麼。下麵就是一位老師召開的關於這方麵內容的班會記錄:

班主任:同學們,我們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大家都看到我們班的課程表了吧?

學生:看到了。

班主任:那我問問大家,我們班星期一上午的第一節是什麼課呀?

學生:語文課。

班主任:大家的記憶力真好!那麼語文課是幹什麼的呢?

學生:(笑)當然是上語文的哦。

班主任:(笑)看我這個問題問得多傻!語文課當然是上語文的,上數學那就是數學課了。(學生們笑)

班主任:(稍等)那麼,大家能記得我們班星期二下午第二節是什麼課嗎?

學生:(大聲)自習課。

班主任:(緊接著)自習課是幹什麼的?

學生甲:上自習的。(眾人笑)

學生乙:自己學習的。

學生丙:複習舊課,預習新課的。

班主任:大家說的都很對,那麼,自習課重要嗎?

學生丁:當然重要了,自習課上我們可以做作業,消化鞏固學過的知識和預習下幾節課要上的內容。

班主任:哦,自習課是自己學習的,而且自習課還這麼重要啊!那麼,我們自習課上應該幹什麼呢?(學生們沉默了好一會,一個男生站了起來)老師,我們知道了,以後自習課我們一定好好上,再也不吵吵鬧鬧了。

學生們都讚同地鼓起掌來,老師也笑著鼓起掌來。

這位老師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說出了自習課應該幹什麼和不應該幹什麼的關鍵問題。也隻有學生明白了這一道理,自習課才有可能安靜下來。

二、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

教育,從動力來源可分為:他教和自教。學生上自習課主要是如何自教的問題。現代教育家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讓他們懂得自教、學會學習呢?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人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作為班主任,我們一定要堅信每個學生,無論多麼的調皮甚至搗蛋,他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都是可塑之才。有些同學在自習課上“胡作非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不知道該幹什麼,而不是他們不想幹。有的同學認為把上節課的作業做完就沒有事了。更有甚者,他們認為作業可以回家做,書可以回家看。抱有這樣思想的學生,他們在自習課上必然是很“輕鬆”的。當他們在自習課上無事可幹的時候,當然會不安分起來。所以,班主任一定要用一段時間來養成學生上自習課的良好習慣,教會他們自教和學會學習。開始的時候,班主任可以根據當時的上課情況,把自習課分為幾個部分,每一部分裏規定好學習的內容。比如,複習課文、做作業、預習新課和課外閱讀等。當然,這些安排應照顧到每個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根據他們的不同情況,或側重課內,或側重課外。總之,要讓學生有事可做,而且不能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之後,在沒有老師指點的情況下,學生們也一定知道自習課究竟該怎樣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