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引導學生走出青春的迷惘(3)(2 / 2)

她是一個中學的班主任,在上課時,她看到班上一個男孩正對著別的什麼出神。他最近常是這種表現,她想,他可能是早戀了。從這時起,她就時刻注意他,果然發現他的眼光總是集中在班裏一個漂亮女孩的身上。該怎麼來處理這個問題呢?這是一個較為沉默的男孩,她經過分析,認為他的這種早戀心態更多是來自一種神秘感,於是就把該男孩的座位調到了那位女生的前麵,並讓那位學習優秀的女孩幫助他。同時,班主任還及時在班上組織一些活動,把他們分配在一個小組。男生注意到老師洞察了他的心理想法,也感受到了班主任對他的關心。同時,他們在活動中逐漸了解,消除了那份神秘感,男孩也走出了早戀的心態。

我們看到,上麵案例中的這位班主任了解到男女生之間的愛戀有時是由於一種對異性的神秘與好奇感所致,所以她就通過各種安排暗示那位男生:我已知道你心裏的想法,現在,我讓你去了解現實中的這個女孩也是一個平常的人,是一個學習上進的好學生,從而消除了出於青春期的好奇和不了解而對女生產生的神秘感。通過熟悉對象的方法去除那位學生的好奇心,這位班主任最終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此外,通過幫助學生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從而實現自己情感的轉移也是幫助學生處理好青春期問題的有效方法。你們可以讓學生去探索自己今後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有了自己的遠大理想,就可以使學生以此為動力來轉移自己的一些分心的念頭。高爾基有一句名言: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利。在實際生活中,如果能夠讓學生看清自己的目標,也就更能讓他們抵擋成長途中的一些誘惑,從而更好地把握自己,使自己取得成功。

對待早戀:堵不如疏

早戀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主要發生於18周歲以前。現代男女均在16~17歲達到性成熟高峰。隨著活動領域的擴大和知識的增長,認識興趣和求知欲的增強,在性成熟的生理作用下,對異性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從內心深處感到異性吸引的存在和力量,試圖接觸異性,有一種探索異性奧妙的願望。加之社會上各種性信號的誘惑和刺激,促使青少年主動追求異性目標,並開始早戀。

早戀,如果處理不當,會給中學生帶來很多不良影響,輕則影響學習和心理健康,重則影響身體健康和終身幸福。因此,如何妥善地解決中學生的“早戀”問題,一直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重點研究的課題。

那究竟應該如何對待早戀呢?

我們先看下麵這個案例:

期中考試剛剛結束,我拿著學生成績單細致地分析著,每次考試結束,我都會如此,以便在召開班會時能夠有的放矢。忽然,一個學生的名字和成績跳入了我的眼簾--程雙(化名)語文70,數學53,英語62,物理47,政治49,生物……除了語文、英語兩科及格外,其餘各科成績都沒有及格。我的心不禁愣了一下,程雙到底怎麼了?

程雙,我班的一名女生,平時性格較內向、靦腆,清秀中帶些靈氣,在班級中學習成績屬於中上等水平。上學期期末考試,她各科成績良好,在班內排第十名。可眼前的成績讓我怎麼也無法和那個成績良好的程雙聯係起來,一定是發生什麼事了!班主任的直覺告訴我必須和她談一談。

午間,學生放學離校,程雙被我單獨留在了教室。我將成績單輕輕地放在她的眼前,她看了一下,臉上立刻現出了一種悲傷之情,她咬著嘴唇,眼淚浸在眼眶中。“程雙,這次成績考得不理想,老師很想知道這是為什麼,你能告訴我嗎?”我問。她沒有說話。當時,我覺得很尷尬,馬上又接著問:“我知道你的心裏一定很不好受,也一定渴望下次考試考一個好成績。你如果相信老師,和我說一說,我可以幫你想想辦法,出出主意。”她抬起頭,看著我,嘴唇動了幾下,隻是“我”了兩句,最後終於擠出一句:“老師,下回我一定好好考。”就再也沒話了。我感到她一定有心裏話沒說出來,是什麼令她難於啟齒?我覺得讓這個性格內向的學生說出事情的真相,直接表白是不合適的,換種形式如何呢,我馬上想到了“書信”。我就對她說:“如果你把老師當作朋友,我們不妨用書信的方式來交流一下彼此心中的秘密,讓我們共同渡過這一難關,好嗎?”程雙回去了,我期待著她的回信。

第二天,她像往常一樣上學,沒有找我。我隻是感覺她上課時總有些神情恍惚,我耐心地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