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教育者善於抓住時機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師在處理程雙同學早戀問題的方法上是有的放矢、科學嚴謹的。例如,為了讓程雙同學放下心理包袱,他采取了“換位思考”“互吐心聲”的方式,消除了程雙心中固有的焦慮,為成功地解決問題開啟了方便之門。在初見成效後,他又乘勝追擊,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辦法,讓程雙重新分配自己的精力,使其從焦慮狀態中擺脫出來。
第三,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對於像程雙這種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采用通信的方式是比較適合的,如果通過談話的方式可能會加重其心理負擔。教師在處理這一問題時能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處理問題,從而達到了預期目的。
第四,注意以正確的輿論引領學生。教師在處埋個性問題的同時,注重了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能夠適時召開主題班會,通過同學們對異性交往的理性認識,營造了一個寬鬆的環境,減輕了程雙的心理壓力,為其輕裝前進奠定了基礎。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班主任麵對學生出現的早戀現象,還可以巧妙地進行“冷加工”,轉移學生注意力。
班主任完全可能也很有必要創設班內良好的“小氣候”--通過緊張而有序的課內學習、健康有益而又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充實學生們的生活,讓他們把全部精力、智慧集中到學習上,把興趣和愛好集中到組織的活動中。通過開展活動,班主任要拓寬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培養健康、高尚的情操;要多利用班會、團組活動等,組織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將學生充沛的精力引導到對高尚誌趣和各種知識的探求上;要在班級形成一種健康的環境和正確的輿論,使學生各種朦朧的感情得到約束和自製,抵製社會上的一些不良影響。為此,一是開展青少年學生應該怎樣正常交往的教育;二是開展高尚情操教育,讓青少年專心、勤奮地學習並經常參加健康的、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轉移他們自然產生的性興奮,增強他們的理智水平和自製能力。
總之,對待學生出現的早戀現象,還是那句話:宜疏不宜堵。
尊重學生的“隱秘世界”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位教師為了從日記中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要求學生交日記。可有位女生就是不願交。教師大發其火後,那位女生才極不情願地交出日記本。在翻閱日記時,教師終於發現女生拒交日記的原因。原來,她在幾則日記裏寫下了對班上一男生的好感和讚美。她為自己內心深處有這份情感而羞愧,很不願意讓包括父母、教師在內的任何人知道,為此很久都抬不起頭來。
對於剛剛跨入青春門檻的中學生來說,心中都會有一些“小秘密”。心靈的向往、生命的跳動,難忘的相思、荒唐的夢幻、無端的怨艾都可能從他們的眼神、表情、日記、作文中流露出來。作為教師采擷到這些稚嫩的隱秘後,應如何采取對策呢?
尊重學生是一條重要的教育原則,而尊重學生一個重要的方麵,就是不能硬闖學生的“隱秘世界”。處於豆蔻年華的少男少女們,當然也擁有屬於自己生理的、心理的、感情的、生活的秘密。對於這些秘密,隻要不隱瞞違法亂紀的事實,不妨礙集體和他人,不是帶有危險的信號,教師應允許其存在。因為,受教育者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應該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教師如果硬闖學生的“隱秘世界”,總想知道學生的一切,這既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也是不尊重信任學生的具體表現。其結果必然會拉開教師與學生的距離,甚至產生對立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