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掃除學生心靈的陰霾(4)(3 / 3)

2005年暑假期間,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在全國範圍內啟動了一次全麵深入的青少年網癮調查行動,並公布了《2005中國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報告顯示,在“我國9000萬網民中82%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網民就有1650萬人。而這1650萬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有近245萬名未成年人不僅愛上網,而且著迷上癮,難以自拔。”特別是在13~17歲青少年網民中,上網成癮者高達1710%,由此而釀成的悲劇也屢見報端。這種嚴峻的現實急需學校、家庭、社會綜合治理,作為班主任該怎麼辦呢?

我們先看下麵這個案例:

學生張淼的網癮很深,他能在網吧連續待上七天七夜而不知疲倦。

以前的老師想盡了種種辦法,沒起任何作用。上高中以後,第三個星期剛開始,張淼就有些不安分了。隻要班主任稍不留神,課堂上就不見了他的蹤影。有時,班主任上完課走了,他悄悄跟著走,其他的課壓根兒就不上。不逃課的話,他就撒謊,今天說頭疼,明天說肚子疼。班主任開始還信以為真,認為他真有病。可當去宿舍看他時,卻找不著他。有些同學甚至開始跟著張淼逃課、上網,一個剛形成的班級因為張淼而出現了波瀾。如果不及時遏製張淼的舉動,很有可能會引發班風的墮落。

班主任感覺不對頭,急於把張淼的毛病扭轉過來,使新班的班風朝良好方向發展。一開始,他去網吧“堵”。隻要把張淼從網吧裏揪出來,即劈頭蓋臉地給張淼一頓猛訓。張淼總是一幅戰戰兢兢、可憐巴巴的老實相,不停地向班主任道歉:“老師,對不起!我錯了,下次不敢了!”看見張淼很溫順,班主任以為自己的“堵”招會成功,鬆了一口氣。

然而,事實並非像班主任想像的那樣簡單。張淼不停地向班主任道歉認錯,可是仍不停地上網吧玩遊戲。有時剛被班主任在網吧抓著,一臉老實相地認了錯,可一轉身依然我行我素。他和班主任就像玩“貓和老鼠”的遊戲一樣,班主任被他搞得筋疲力盡。張淼再請病假時,班主任就不批了,賭氣帶他去校醫那兒檢查。張淼見撒謊請病假行不通,索性不跟班主任打招呼就溜了。再後來,即使班主任去網吧逮住他,他也很平靜,也不認錯了,低著頭不搭不理的,等老師說完,他轉身就走。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班主任發現張淼課外喜歡打籃球,何不以他這個愛好為切入點來試試呢?於是老師把班上喜歡玩電腦遊戲的學生都組織起來,成立了一支籃球隊,讓張淼當了隊長。每天下午放學以後,都要安排活動。班主任想,每天劇烈運動一小時,你們還會有精力偷偷地跑出去玩遊戲嗎。剛開始組織時,班主任不得不強行命令並以身作則,大家見他不是開玩笑,隻好硬著頭皮上場。後來他幹脆讓全班都參與進來,讓女同學組織拉拉隊,由於全班都關注這支球隊,他們不好意思馬虎了,張淼也開始認真打球了。

星期一到星期六,籃球拖住了張淼,他逃課進網吧少了許多。可一到星期日,他非得在網吧裏泡上一整天。這一天的功夫,幾乎讓班主任所有的努力都前功盡棄。星期一上課,張淼委靡不振,懨懨欲睡。更何況打籃球的時間長了,張淼失去了新鮮感,隻要稍不留神,他又要偷偷溜走。課外活動時,有時班主任也要頗費一番周折才能找到他。不用說,張淼的網癮又犯了。班主任的努力和苦心再一次失敗。可是,班主任一時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班主任知道,雖然他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了張淼的網癮,但要他徹底戒掉,希望渺茫。班主任有些退卻了,甚至想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