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個普遍聯係的統一整體,沒有誰能獨自生存。如果其中一個環節損毀了,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後果,由此帶來的損失是難以挽回的。
在英國的田野上,有一種叫“歐洲藍蝶”的美麗蝴蝶。當地人們忽然發現一個現象,這種美麗的蝴蝶不知不覺中變得越來越少了。它們的翩翩倩影在暖春的晴空裏消失了。誰也猜不透,這種會飛的美麗“花朵”上哪兒去了。
科學家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終於發現,那藍蝶已經在英國絕種了。而引起藍蝶絕種的原因,又與兩種螞蟻的滅絕息息相關。英國人沒有想到,由於他們破壞了兩種小小螞蟻種群的生活習性,導致了這兩種螞蟻的滅絕。更讓自然愛好者們感到難過和震驚的是,螞蟻的死,也把歐洲藍蝶送上了絕路。因為這種蟻與蝶之間存在著生死與共的關係。
成熟的藍蝶個頭較小,差不多隻有一張郵票大小。在它們的幼蟲階段,其腹部有很多類型的腺體,所分泌出的揮發性物質,具有誘惑螞蟻的香味。藍蝶幼蟲成了螞蟻的食品供應站。
聞到特殊的香甜味時,螞蟻就爬到藍蝶幼蟲那裏去盡情享受。如果是普通蝴蝶的幼蟲,對螞蟻是不講客氣的,它們會拚命扭曲和搖擺軀體,以便把螞蟻從腹部趕走。但藍蝶幼蟲卻熱情歡迎螞蟻的入侵,並為入侵者提供可口的食物。
當然,螞蟻並不是白吃白拿,藍蝶也需要螞蟻幫忙。當螞蟻在草地上發現藍蝶產的卵時,便馬上派工蟻來照顧這些幼小的生命,等待它的孵化。不僅如此,還派兵蟻守衛在幼蟲的周圍,深怕被其他昆蟲掠去。藍蝶的幼蟲是吃樹葉的,每吃完一張葉片,眾螞蟻就把它抬到另一張新葉上,讓它吃個飽。螞蟻的行為很像牧人把牛羊趕到更綠的草地上。
很明顯,蟻蝶之間這種生死與共的搭檔關係,是經曆了漫長歲月考驗的。例如,一些藍蝶成年後,必須得到這種螞蟻的刺激才會在植物上產卵。甚至,一些藍蝶幼蟲的表皮要比同類幼蟲的表皮厚60倍,這也是長期形成的一種適應,能防止螞蟻那鐵鉗一樣的上顎刺穿它的表皮。
每當北風呼嘯,冬天來臨,藍蝶的幼蟲經不住嚴寒的襲擊,螞蟻就把它們搬進自己溫暖舒適的蟻穴裏,螞蟻吸食藍蝶幼蟲分泌的蜜露,而把它們自己的幼蟲作為食物奉獻給這位貴客,招待得如同上賓。
但是,當春天的腳步聲響起時,這曲田園牧歌也就結束了。這時,剛從繭蛹中鑽出的蝴蝶,可能會受到螞蟻的攻擊,那些悉心照顧藍蝶幼蟲的螞蟻,已變成了可怕的肉食者。幸運的是,在新生蝶的體表部附著一層細小的鱗屑,當螞蟻用顎去攻擊它時,那些鱗屑很容易紛紛剝落。由於鱗屑像滑石粉一樣保護著藍蝶的足、觸角以及上顎,進攻的螞蟻隻有踉踉蹌蹌地在空中亂抓一氣,而在這時候,藍蝶已不慌不忙擺脫困境,自由自在地飛走了。
這個真實的故事雖然發生在幾十年前,但對世人的警示是深刻的。它告訴我們,世界是一個普遍聯係的統一整體,沒有誰能獨自生存。如果其中一個環節損毀了,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後果,由此帶來的損失是難以挽回的。
因為自然界中的繁衍生息,從來就不是孤立存在的,誰也不能離開誰獨自生存。這種關係就好比“犀牛與犀鳥”,雖然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動物,可它們之間卻是誰也離不開誰的。
提起犀牛的威力,據說三四隻獅子,也敵不過一隻犀牛。因為它的皮堅厚如鐵,而且它那碗口般大的長角,任何猛獸被它一頂都要完蛋,難怪它在發性子的時候,連大象也要遠遠地躲避著。可是,犀牛皮膚的皺褶之間,卻非常嬌嫩,常被體外寄生蟲和吸血昆蟲侵襲和刺蜇。犀牛除了往身上塗泥防治害蟲外,就得依靠犀鳥的幫助了!因為犀鳥停在犀牛背上,可以啄食那些體外寄生蟲,作為它們生活上的主要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