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憑什麼取勝(2)(2 / 3)

這次廣告用了自問自答的方式,比如問“沒有克萊斯勒,美國的經濟是否會好一些?”答案是不。如果沒有克萊斯勒——也就是公司倒閉,公司的工人就必然失業。要知道整個公司的工人、經銷商、材料供應商加起來有60萬人,一旦失業整個國家的失業率將上升5%,每年國家就得為這些失業工人多付保險和福利開支27億美元。很明顯,如果事情是這種結果的話,美國的經濟會受到打擊。

其次,克萊斯勒開始團結經銷商,由他們掀起遊說議員的活動。艾科卡到任後,派一名公司裏最有耐性最具說服技巧的人主要負責聯係各地的經銷商。他把他們都邀請來,雙方第一次心平氣和地交換了意見,他首先代表公司表示:“公司過去對各位的態度有些偏頗,新任的領導已經準備在這方麵進行整頓。”其中最主要的是樹立紀律觀念,整頓產品的質量,保證供應給經銷商最優質的產品。隻要大夥齊心協力,使諾言兌現,無論對公司還是經銷商都是有好處的,一番話消除了經銷商的抱怨。以後,他又組織了經銷商的講習會,告訴他們要熱愛顧客,與人交流。同時在講習會上,公司派專人向經銷商談了今後的打算,新的商品消息,汽車的技術知識等,使經銷商對克萊斯勒的產品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

通過一係列工作,車的質量提高了,經銷商的氣也就順了。再加上經銷商與公司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一旦克萊斯勒破產,不少經銷商也將破產,因此,這一舉措也把經銷商與公司的關係進一步加深了,自然通過他們向議員遊說也便水到渠成了。

在當時的美國,這些經銷商處於中等偏上的階層,一般比較有錢,交際也比較廣,在團體裏也比較活躍。他們之中有不少是共和黨黨員,因此,對於共和黨中不少曾經反對政府給公司資助的議員影響很大。他們到處遊說,找自己熟悉的議員曉以利害,講清公司目前的實力與今後的打算。這些經銷商甚至還拉進了許多其他公司的經銷商,為克萊斯勒奔走呼籲。他們以競爭角度出發,疾呼:“沒有克萊斯勒,福特還能長久嗎?”這些活動深深地震撼了國會。

此時,工人們也站出來支持克萊斯勒,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公司破產,工人們將會失業、無家可歸。工會領導人費雷澤也到處組織遊說活動,他稱:我們是要為克萊斯勒辯護,我們所關心的是,一旦公司破產將會給工人以及整個社會產生的巨大影響。當國會正式為此事進行表決時,克萊斯勒已經擁有了眾多的支持者,自然是順利地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一項幫公司重新站起來的方案通過了。

克萊斯勒有了機會,下一步,公司所關心的便是如何抓住這個機會,艾科卡告訴人們:“我們從國家那裏借到了一筆錢,現在我們要證明,我們不會賴賬不還的!”

艾科卡提出了“犧牲均等”的口號,首先把自己的薪水降下來,向工人們表示:“隻有每個人都勒緊褲腰帶,我們才能生存!”接著艾科卡又做了經理主管級人員的工作,除了秘書外,所有管理人員的薪金最多減少了10%,這在汽車工業是前所未有的。做通工人的工作是最難的。艾科卡首先向工人們如實地告知了目前公司的狀況,說:“你們如果不幫公司一把,你們也不可能活下去,如果公司明天宣告破產,那麼你們將一無所有。”為此,工人們做了很大的讓步,他們的工資每小時減少了1.15美元,以後減少了2美元。整整19個月,工人平均每人少拿了近1萬美元。

接著他又采取了這樣一些步驟:第一,讓工人們擁有公司的股票,讓工人們分享公司的利潤,把每個人的利益與企業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第二,與工會一起獎優罰劣,使工人們擔負起主人的義務。第三,關閉了一些工廠,解雇了一些工人,為此他走遍了公司的各個車間和工人直接交流,並許諾一旦情況好轉,將使他們重新獲得與福特公司的工人一樣的待遇。

當內外合力、全廠全力的時候,艾科卡打出了新的車型,在汽車市場上站穩了腳跟,正如艾科卡在記者招待會上所說:“從現在起,克萊斯勒不再是急等著錢花,‘正在掙紮’,‘資金困難’,這些詞將永遠地消除了。”克萊斯勒提前7年償還了全部貸款。

沒有十全十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沒有不可救藥的,艾科卡從看似不可能的境況下拯救了克萊斯勒。克萊斯勒的起死回生固然離不開艾科卡個人的突出才能,但更重要的是他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終利用團隊的力量才做到的。沒有經銷商、工人及其他相關團體的密切配合,艾科卡縱有通天的本領,也無法挽救克萊斯勒公司。可以說,是以艾科卡為核心的團隊挽救了克萊斯勒公司。

第六節團隊的好壞決定事業的成敗

有人說,企業的運作最終是團隊的運作,團隊的好壞決定事業的成敗。在一個團隊中,隻有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每一位成員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使團隊形成一股合力,事半功倍地完成每一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