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為團隊盡職盡責(2)(1 / 3)

世界上到處都是才華橫溢的失業者。當你和這些失業者交流時,你會發現,這些人對原有工作充滿了抱怨、不滿和譴責。要麼就怪環境條件不夠好,要麼就怪老板有眼無珠不識才,總之,牢騷—大堆,積怨滿天飛。殊不知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吹毛求疵的惡習使他們丟失了責任感和使命感,隻對尋找不利因素興趣十足,從而使自己發展的道路越走越窄。他們與公司格格不入,變得不再有用,隻好被迫離開。你如果不相信,你可以立刻去詢問你所遇到的任何10個失業者,問他們為什麼沒能在所從事的行業中繼續發展下去,10個人當中至少有9個人抱怨舊上級或同事的不是,絕少有人能夠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失業是失職的後果。

關於牢騷與工作責任心,一位團隊領導者一針見血地指出:抱怨是失敗的一個借口,是逃避責任的理由。這樣的人沒有胸懷,很難擔當大任。仔細觀察任何一個管理健全的機構,你會發現,沒有人會因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獲得獎勵和提升。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想像一下,船上水手如果總不停地抱怨:這艘船怎麼這麼破,船上的環境太差了,食物簡直難以下咽,以及有一個多麼愚蠢的船長。這時,你認為,這名水手的責任心會有多大?對工作會盡職盡責嗎?假如你是船長,你是否敢讓他做重要的工作?

正確的做法是,當你被某個公司聘請後,就發誓對工作竭盡全力、主動負責,隻要你依然還是整體中的一員,就不要譴責它,不要傷害它,否則你隻會詆毀你的公司,同時也斷送了自己的前程。如果你對公司、對工作有滿腹的牢騷無從宣泄時,做個選擇吧。一是選擇離開,到公司的門外去宣泄,當你選擇留在這裏的時候,就應該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工作上來,為更好地完成工作而努力。記住,這是你的責任。

發牢騷是無濟於事的,如果你想受到領導的賞識,獲得提升的機會,需要拿出你的行動。除非你革除了抱怨這種壞習慣,否則你終其一生都不會真正成功。要摒棄抱怨、不思改善的習慣,卻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必須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明確自己在工作中應負的責任,你必須努力。隻有這樣,你才能達到改善的目的,享受到成功的果實。這就好像你正住在一間簡陋的破屋裏,心中夢想著寬大而明亮的展堂。要實現這個夢想,你首先應該以認真的態度對待它而不能應付;你要明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是每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然後要做的就是努力通過實踐,將這間小屋變成一個你心目中的天堂。

時刻牢記自己的工作,擔負起自己應負的責任,永遠不要抱怨老板不給你機會,因為這一切都要靠自己去爭取。很難想像,人們為什麼如此善於抱怨,能夠把工作中的不利因素觀察得如此透徹,卻無法將工作做好。這的確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如果那些一天到晚想著如何抱怨工作的人,能將這些精力及創意的一半用到工作上,他們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其實,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你必須在下決心停止抱怨的同時,對自身的責任有更高層次的認識。更高層次的認識會讓你獲得更高層次的動力驅使,使你能夠從內部去觀察,看到每項工作的真正本質。有些工作隻從表麵看,也許索然無味,一旦深入其中,你就會認識到其不同凡響的意義。當你從工作的平凡表象中,感悉其中不平凡的本質後,你就會不再抱怨,更加熱愛自己看似平凡卻異常有趣的工作。

第三節堅忍不拔,追求卓越

困難是工作的突破口,一個良好的團隊需要有突破困難的能力。能勇於麵對困難的員工給整個團隊增加了戰鬥力。

困難總是橫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如果說事業的發展和人生的機運是一個百寶箱,困難則是一把鎖,而堅忍則是打開這把鎖的鑰匙。在成功的道路上,沒有任何東西比堅忍不拔的意誌更重要。那些得到重用並且成為某一領域權威的人士,無一不是秉性堅忍的。堅忍的個性能使人不厭惡勞動,使勞碌者不覺疲倦。它所產生的力量源源不斷,如能加以控製和引導,就能變成一種執著,提高自己應對挫折的忍受力。真正堅忍不拔的人,能將種種悲觀情緒拋在腦後,不斷進取。一位大學教授在分析美國曆史進程時說:“其實,美國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他們竭盡全力、毫不懼怕失敗的結果。他們也曾經遭遇過失敗,但是失敗了從頭再來,而他們堅忍的個性又增加了許多。”那種追根究底、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正是他們最大的力量來源。

耐心需要有特別的勇氣去堅持,不是堅持一下就夠了,而是始終堅持。就像白朗寧所說的:“有勇氣改變你能夠改變的,願意接受你無法改變的,並且明智地判斷你是否有能力改變。”因此,追求人生目標的決心愈堅定,你就愈有耐心和韌性克服阻礙。所謂的耐心,是指動態的而非靜態的,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是一種主導命運的積極力量,而不是向環境屈服。

下麵這個推銷員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