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來看一個古時候的案例:
在我國古代,有一個叫查道的人,一天早上,他和仆人一起去看距離比較遠的親戚。到了中午,由於他們還沒有趕到親戚家,而兩人都感覺到餓了,仆人建議從給親戚帶的禮物中拿一些來吃。
查道卻不同意,他說:“那怎麼行呢?我們帶的這些禮物都是要送人的,既然要送給人家,那這就是別人的東西了。我們要講信用,可不能偷吃。”結果兩人隻好餓著肚子繼續趕路。
走著走著,他們發現在路邊有個棗樹,這時候正是棗子飽滿而又沒有落杆的季節,看起來甚是誘人。查道餓得饑腸轆轆,就打發仆人去樹上采些棗來吃。
兩人吃完後,查道卻拿出一串錢,掛在被他們采過棗的樹枝上。
仆人看了,感到奇怪,就問查到:“這是什麼意思?”
查道說:“我們吃了人家的棗,就該付給人家錢,豈有白吃之理?”
仆人又說:“可是棗園的主人不在這裏啊,也沒有其他人看見,您何必這樣認真呢?”
查道卻嚴肅地說道:“誠實是一個人起碼的品德,雖然棗園主人不在,也沒有別人看見,但我們畢竟吃了人家的東西,就應該給錢,不給錢,就是偷人家的東西,就是不道德。”
聽了查道的話,仆人默默地點點頭,似乎明白了查道的想法。
其實,為人誠信不但能讓我們在待人接物方麵坦蕩無私,而且還會使我們內心坦然;相反,如果說謊、虛假、欺瞞,則會讓我們的良心遭受折磨,使得我們無時無刻不處於一種灰暗的、忐忑不安的狀態。如果長期被這種情緒籠罩,那麼我們的心還能夠安寧嗎?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此話旨在告訴我們,不講誠實守信、言行不一,就無法立足於世,也無法行而為人。作為將帥,在部署心目中都是一個“官”,要為好官,先要為好人,要為好人,首先要誠信。所以,一個成功的將帥必是真實誠懇之人,這樣才能讓部署相信自己、信賴自己、接近自己,與自己共事共心,同舟共濟。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為將帥者講誠信有必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對重點工作,該抓的要抓牢抓實,不說空話,不放“空炮”。自己對員工強調布置過的工作,一定要適時適當地加強檢查督辦,決不允許留尾巴。另外,對於突出問題,也要做到該管的一定管住,不留空隙。同時,還要讓自己克服“隻打雷,不下雨,雷聲大,雨點小”的不良傾向。當這些都能夠成為一個將帥的形式風格的時候,那麼你的團隊必將是團結的、向上的、充滿著健康與活力的!
言出則必行,不向員工放“空炮”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作為領導,就要用誠信來對待員工,不要“忽悠”他們。否則,最終落得不歡而散也未可知。同時,身為將帥,要有“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魄力,如果說出來就得兌現,如果沒有十足把握兌現,那就不要隨便說。放“空炮”或許能引來員工片刻歡喜,但長久看來,則於大局極為不利。
古語有雲: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旨在告誡人們,說出來的話,就得落實,不能反悔。意即我們現在常說的言出必行。這是做人的學問,也是做領導的學問。
近些年,有起有落的巨人集團董事長史玉柱身上有一點讓人們刮目相看,那就是他企業中的核心骨幹,不管是在他事業的高峰時期,還是處於低穀的時候,都能夠緊密團結在他的身邊,與他同甘共苦。這讓人們覺察出來,史玉柱在吸引和凝聚員工方麵,有著過人之處。
在一次采訪活動中,史玉柱透露了其中的重大“機密”,他表示,管理者用人,第一條是說到做到,建立信任,這是首要的前提。
傅玄在談到信用時說:“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以誠信待人,人必誠信;以欺詐待人,必欺詐。
《詩經》中說:“白圭上的汙點,還可以磨掉;語言上的汙點,就難以磨掉。”
身為將帥,就需要這樣來立信。
在我國古代的戰國時期,商鞅製定了新法,試圖在秦國實施變法。一次,商鞅命人在京城南門口豎了一根大木,並讓人對圍觀的群眾說:“誰要能將這跟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就賞他50兩銀子!”
50兩銀子?這對當時的百姓來講可不是個小數目,有的人家一年也沒這麼高的收入呢。正因為如此,大多數人都不相信有這等好事,擔心這不過是戲弄人的把戲,不會兌現。
可就在眾人家猶豫不決的時候,圍觀的人中站出來一人,隻見他扛起木頭,從南門一直走到北門。誰知商鞅當場兌現,賞給了那人50兩銀子。
通過這件事,商鞅在群眾中很快樹立了威信。這樣一來,人們就願意遵守他推行的法律,新法得以順利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