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將帥們大多獨具慧眼,能在眾人中一眼看中誰的本領強,誰的潛力大。但是,這個人不一定就是眾人眼中的優秀者。比如,與老員工相比,他的資曆尚淺。如果管理者不講技巧,直接將其委以重任,恐怕就會激起民憤。在這方麵,將帥們可以向“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學習。
在日本的公司中,有一個不成文的升職規定:依照資曆升遷。這也就是說,破格提拔人才的阻力很大。因此,在真正需要破格提拔人才時必須特別非常謹慎。所以,鬆下幸之助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
首先,在提拔新章長時,他會先廣泛地征求章內人員的意見。因為如果年長的員工對新上任的章長不滿意,而公司領導采取強製宣誓的辦法的話,不僅不能達到目的,反而會帶來許多麻煩。
其次,他有耐心和技巧來說服年長的員工,讓他們同意和支持新人升遷。鬆下幸之助認為:“當你把某人提升為章長時,等於忽視了該章內曾經照顧過這個人的許多前輩。我覺得,如果隻是把派令交給新章長並予以宣布,是不夠的。我主持公司時,總是交代得很清楚,那就是讓章內資格最老的人,代表全體章員向新任章長宣誓。”
當一個新人接受章長的派令後,會致辭:“我現在奉命接任章長,請大家以後多多指導及協助。”然後,章內資格最老的成員會代表全體員工致賀詞:“我們發誓服從新章長的命令,勤奮地工作。”這樣,就會提高新任章長的威信。
對於提拔人才,鬆下幸之助總是會強調這樣一點,那就是:在提拔人才的時候,一定不要有任何私心,是否適合工作才是任用人的重要標準。隻要這個人有才能,就要盡力給予提拔,這種為工作提拔賢才的做法,其他的下屬也是會理解和支持的。
的確,鬆下幸之助正是以唯才是用為選才標準,並善用技巧,使他破格提拔了很多優秀人才,大力推動了企業的發展。身為將帥,是不是有必要向“經營之神”學習點什麼呢?
品質至關重要,選才要以德為先
德才兼備幾乎是所有人評價人才的一項重要標準。因為二者中少了其中任何一個,都算不上理想的人才。有了好品行,又有一定的才能,方可稱為優。相反,如果品行不過關,即便才能淩駕於他人之上,也隻能算劣才一個。
“21世紀什麼最重要?”
“人才!”
這句幾年前熱映過的電影台詞至今言猶在耳。沒錯,人才是任何一個團隊和任何一家企業發展的根本。和其他方麵比起來,人才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最強大力量,也是企業必須緊緊抓住、努力開發的最核心資源。
然而,現實生活中,是什麼景象呢?很多企業並不缺能力高、學曆高的人,甚至有的企業精英薈萃,可是讓人迷惑的是,在這樣的企業或者團隊裏,卻麵臨著發展動力不足的困境,甚至有的還慘遭淘汰。
仔細挖掘其中原因,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企業雖然能力高、學曆高的人不稀罕,但是他們大多缺乏諸如忠誠、敬業、服從、正直、誠信等優良品德,而一個優秀的員工,是必然要具備這些品質的。試想,一個員工人品普遍低下,充滿重重矛盾、鉤心鬥角、爾虞我詐、損公肥私的企業,又怎能發展壯大呢?
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曾經說過:“德,才之帥也;才,德之資也。”意思就是說德,是才的統帥;才,是德的輔助。他將人才分為4種:“德才兼備為聖人,德才皆缺為愚人,德高於才為君子,才高於德為小人。”他曾感歎,許多君主用人時,都會為被其才能所迷惑而忽視了品德,最終亡國毀家。因此,他的選才思想是:以德為首,因為君子憑才能而行善,小人憑才能而作惡。
在這方麵,清朝著名軍事家曾國藩擁有一雙善於識別德才兼備者的慧眼,經他之手,曾有不少棟梁之才湧現出來。他選才的思想與司馬光一樣:在德才之間,他更強調人的品德。曾國藩所謂的“德”,含義很廣泛:忠誠、踏實、正直、勇敢等都屬於有德。他強調要“於純樸中選拔人才,才可以蒸蒸日上”,這裏的“純樸”就是指樸實、誠實等優秀品質。他認為:“德就是在政治上要忠於自己的信仰與事業,要能心甘情願地為之竭盡全力;在作風上要質樸實在,能吃苦耐勞;在精神上要堅韌不拔,頑強不屈。”
正是在這種選才標準下,他提拔了後來成為台灣首任巡撫的劉銘傳。
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曾國藩的家中來了3個年輕人,他並沒有立刻接見他們,而是讓他們在大廳中等待,一直到黃昏時,曾國藩才露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