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自己的實踐,這位父親認為,從小抓孩子的外語學習是最適宜的。
這位成功的父親不僅將女兒領上了學英語的興趣之路,而且引導孩子從小對文學和寫作產生了興趣。他說:
“女兒小的時候,正是到處貼滿‘語錄’的時代。女兒先天對文字感興趣,我們也就順勢教她背誦‘語錄’,後來也教些唐詩,對她小學階段語言學習很有好處。小學時,為了練習女兒的漢字和寫作能力,我們讓她課外按字帖練字,寫流水賬式的日記,我負責修改,這樣做既可使女兒練習漢字,又可為女兒寫作文打下基礎。女兒現在寫的一手好漢字,與小時候的基礎是分不開的。為了提高女兒寫作的能力,一有機會我便啟發她。有一次,在家裏因一件小事她媽媽批評了她,她有點兒不高興。我陪女兒到她們校園裏散步。她不吭聲地走在前麵,見到路上有一塊小石頭,一腳踢得老遠。不一會兒,來到教學樓前,看見一片片盛開的小紅花,蜜蜂在花朵中飛來飛去,美麗的花蝴蝶翩翩起舞,時而落在鮮豔的花瓣兒上,時而你追我趕地飛向藍色的天空,她高興極了,氣也消了,她說:‘今天天氣真好。’我及時啟發女兒說:‘心情與客觀環境很有關。心情不好,連常走的路上的小石頭看著也不順眼;環境好了,心情也自然好了。’趁熱打鐵,我讓女兒寫這方麵的一篇小作文,她果真寫得很好。正趕上市電台少年兒童節目征文,她投稿後被選中,在電台廣播了好幾次。當時我們很高興,女兒的高興勁兒就更不用提了。這件事在她的心靈裏留下美好的記憶,使得她對作文很感興趣。之後,一有機會我就給女兒出題目,讓她在日記中寫心得,有時她自己給自己選題目練習寫作,這對提高寫作能力很有好處。她寫的作文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
作為父母,應對孩子的興趣加以鼓勵和發展,而對於孩子不感興趣的必要學習內容,應該不斷地去培養引導,不可急於求成,脫離孩子的實際,把大人的意願強加於孩子。
幼兒和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各方麵興趣的黃金時期,父母應當采取“未雨綢繆,先行一步”
的教子策略,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播下濃厚興趣的種子。
3.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
有目標才能有動力。明確的學習目標,是成功的前提條件。美國近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要使學生對一個學科有興趣的最好方法,是使他感到這個學科值得學習。”
家教箴言人隻要還在成長著,他就必須不斷地從一個目標走向下一個目標,沒有了明確的目標,他的成長和進步就會停滯。
目標是學習的動力,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隻有明確學習目標,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完成學習任務。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明確學習目標,使他們認識到:
今天的學習不僅是為了掌握一門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了發展自己的智力,培養自己的能力。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個不斷追求的新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才會去努力學習。比如有的學生認為考上大學,從此後就可高枕無憂了,因而不思進取,更不用功學習了,這就是因為他沒有了新的目標,沒有了新的追求,上進心自然也就喪失了。
所以說,教育孩子確立自己的奮鬥目標,是培養孩子上進心的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
幫助孩子確立學習目標,要有科學性和計劃性。目標從時間角度來分有以下三種:
長期、全麵的目標。在兩三年或更長的時間裏,孩子想達到何種程度,或做什麼。
中期目標。是把長期目標分解成幾個階段,每個階段要實現什麼樣的學習目的,以便實現長期目標。
短期目標。即各學期的學習目標,有時還可以將各學期分為兩個階段,分各階段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學習目的。
目標明確之後,在一定客觀條件下,能否最終達到所確定的目標,就取決於目標實現過程的主觀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