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口腔的保健(2)(1 / 3)

因此要特別注意正確的刷牙和使用牙線以控製牙菌斑,要請醫生進行潔治除去牙:石,還要注意膳食平衡,保持骨組織和牙齦的健康。

牙齒外傷學齡兒童運動量大,很容易出現牙齒外傷。牙齒外傷的種類很多,有折斷、裂痕、移位和脫臼。

如果外傷造成牙齒完全由口腔脫出、就應把脫落的牙齒放在一杯水或一杯牛奶中或用濕毛巾包起來,也可以含在舌下並趕緊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治療。牙科醫生可以將牙齒進行再植。如果能在30分鍾以內到達醫院,再植的遠期效果很好,在一般情況下,再植牙可行使正常的功能達數年之久。

青春期的牙齒保健

12歲以後,口裏換成一副新牙。齲病、牙周病就是最常見的兩大牙病,其致病大敵源出“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種稠密非鈣化的呈薄膜狀的細菌集團,它牢固地粘附在牙齒表麵,產酸引起牙質脫鈣齲壞,也可以因其毒物或代謝產物刺激牙周組織而造成牙周病。由於菌斑好存於牙齒窩溝、鄰麵及牙頸部等處,不易消除,而細菌分解食物,蝕牙體的過程,在餐後三分鍾開始,因此,要提倡口腔衛生“三三製”,即飯後三分鍾刷牙,每天刷三次,每次刷三分鍾。青少年時期牙齒保健的另一問題是排列不齊,牙位擁擠、錯頜等等。這個時期,牙弓、頜骨正處於發育階段,可塑性很大,正適合牙頜畸形矯正。

18歲以後,第三磨牙萌發。由於現代人牙頜功能減退,此牙正處在退化之中,牙位往往不正或是呈阻生狀態,局部食物易滯留,口腔衛生難維持,易繼發齲病、冠周病等,成為幹擾青年人生活、工作的一個常見病。一旦發現其位不正、阻生或無對頜,應及早請牙科醫生拔除。

不要輕易拔牙!拔牙要謹慎!

珍惜自己的牙齒,哪怕是一顆殘牙、一個殘根,都不要輕易放棄。

在口腔門診裏經常遇見這樣的病人,他們患了一些牙周炎或是其他的口腔疾病,影響到了牙齒的堅固。病人卻滿不在乎:“這顆牙活動了,大夫快給我拔了吧!”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

無論是乳牙還是恒牙都是人在母親的腹中就開始細胞分化,經過了幾年甚至20年才從胚胎狀態長成的,是人體裏不可或缺的部分。有人總覺得牙齒沒什麼大不了,不好了就拔掉,換個假牙不也一樣嗎?殊不知,牙齒的疾病嚴重到需要拔掉的話就不僅僅是口腔問題了,可能會引起心髒病、冠心病、肝病、胃病、腎病及糖尿病等很多嚴重疾病發生概率的增加。除了並發症之外,把牙齒拔掉換成假牙還會遇到像咀嚼困難、發音受到影響、整個人看起來要比正常的年紀看起來蒼老得多等問題。即使裝上假牙,這些問題也不能完全得到解決,被拔掉牙齒旁邊的牙齒還會因為中間的位置出現空缺而向中間傾斜,嚴重的時候可能出現齧合紊亂。另外,拔掉過多的牙齒引起齧合關節病變的概率將大大提高。

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牙齒,就像骨折不能截肢是一樣的道理。而應該對牙病早治早防,如果出現問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找到並根治讓牙齒鬆動的病因。同時,對已經鬆動的牙齒施行固定術,現在有很多方法可以對鬆動牙加以固定救治,其中就有無創傷鬆動牙固定術並有很好的療效。

我國的人口中有90%存在著程度不同的牙周疾病,所以為了保護自己的牙齒,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很重要。醫生建議的刷牙方式是“三三製”,即每天三餐之後刷牙,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隻在早晚起床或睡覺前刷;每次刷牙時間保證3分鍾,用順著牙齒生長方向的方法上下刷,而不是橫著拉,否則會傷到牙齦,引起牙周疾病,同時還有可能把食物殘渣等髒物刷進牙縫,讓細菌有了生長的空間;刷牙的時間選擇在每餐後的3分鍾內進行,不僅能把食物殘渣剔除,還能讓細菌不在牙齒表麵沉積,避免齲齒。其他時間用清水或漱口水清理口腔即可。晚餐刷牙後最好不要再吃東西,免得又把口腔變成細菌的溫床。

牙刷和牙膏最好都能按時更換,牙刷要選毛軟、頭小的,不會傷到牙齦。牙膏不要總用一種是為了避免牙膏中的成分造成口腔內部菌群的不均衡,這樣也會發生齲齒或其他牙病。

如果一家醫院的醫生建議要拔牙,你可以多去幾家醫院谘詢一下。尋找不拔牙的醫治的方法,因為牙齒一旦拔除就不會再生了,把它當成你身體的一個小器官去珍愛她。

輕易不要拔牙根

許多人患了“蟲牙”(齲病)不及時治療,結果造成牙齒大部分損壞,一些人將剩下的牙根也輕易拔掉。多年來,人們認為拔除口腔內的“爛牙根”後再鑲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其實不然。

保存牙根有很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