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手術後的一些注意事項,對傷口的愈合也非常重要:放在口中的棉花球,要輕輕壓住,30分鍾以後才能吐掉;拔牙2小時後才能喝水和吃些半流食,如稀飯、麵條等;不要吃太燙或太硬的食物;24小時內不要刷牙;不能用手或者其他東西接觸傷口,更不要吮吸創口,以免負壓引起出血。
什麼樣的牙需要拔除?
牙拔除術的適應症是相對的。隨著口腔醫學的發展,很多病牙可以經過治療而恢複功能,因而拔牙的適應症也隨之變化。其適應症有:
因條件所限不能治療的晚期牙周病牙。
牙體病有嚴重齲壞,不能修複的患牙。但如牙根及根周情況良好,可經治療後做樁冠或覆蓋義齒,不必拔除。
不能用根管治療等方法保留的根周炎病變者。
創傷牙因外傷折裂至齦下,或同時有根折,不能用其他治療方法保存者。骨折線上的牙,應根據具體情況決定,一般應盡量保留。
移位或錯位牙如影響功能及美觀,引起疾病或創傷等,均應拔除。
引起鄰牙齲壞或反複引起冠周炎的阻生牙。
位置不正或妨礙美觀和功能的多生牙也應拔除。
治療需要:因正畸需要進行減數的牙;因義齒修複的需要應拔除的牙;放療前為預防嚴重並發症而需拔除的牙;良性腫瘤或囊腫波及的牙,因不能保留或因治療需要而應拔除者。
滯留乳牙應當拔除。但在成人牙列中的乳牙,下方無恒牙或恒牙阻生時,如乳牙無鬆動且有功能,則不必拔除。
對疑為引起某些疾病的病灶牙也應拔除。引起某些局部疾病如頜骨骨髓炎、上頜竇炎等的病灶牙,應在急性炎症得到控製後拔除。
為什麼要鑲牙口腔修複鑲牙
有些人的口腔牙齒缺失後,特別是缺失一顆或兩顆牙時,常常不能引起足夠重視,認為缺一兩顆牙齒,對吃飯沒有太大的影響,一邊缺了牙可在另一邊吃,後邊的牙沒有了可用前牙湊合著吃。這樣,牙齒缺失後沒有及時鑲牙,多年以後再想鑲牙時,修複醫生會告訴你,你的牙列已經發生了變化,給鑲牙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例如:對合牙過長(缺失牙對應的牙長出來,占據了缺牙空間)、鄰牙向缺隙側傾斜、鬆動等。因此,為了維護牙列完整性,提高咀嚼效率,維持正常牙齒的咬合關係,牙齒缺失後要及時鑲牙,特別是前牙,它與發音和美觀的關係更為密切。
及時鑲牙的益處
有些人因齲齒、牙周病拔除了個別牙齒或自然脫落大部分牙齒以後,對鑲牙不重視,繼續用餘留的牙咀嚼食物,另外一些人則怕到醫院鑲牙困難而遲遲不去鑲牙。這主要是人們對缺牙以後不及時鑲牙的危害不甚了解。究竟牙列缺損、牙列缺失對人有什麼影響呢?
1.咀嚼功能將減退:牙齒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前牙也就是門牙有撕裂食物的功效,後牙具有磨碎食物的作用,它的缺失特別是缺失較多時又不及時鑲牙對咀嚼的影響程度更大。另外,食物被咀嚼時還可以刺激胃腸蠕動,食物被咀嚼後可以充分與唾液混合,以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2.影響麵部美觀:牙齒的缺失影響麵部美觀,如果是門牙缺失不鑲牙,人們自然會注意到美觀問題,可是當上、下、後牙缺失較多或全口牙缺失時,麵下部的垂直距離(鼻底至頦部的距離)變短,麵部的皺紋增加,人便顯得蒼老,這一點一般人沒有體會。
3.發音功能出現障礙:缺失前牙對發齒音(知、吃、詩),舌齒音(特、勒)唇齒音(五、萬)等音的準確性有影響,這會使教師、演員及翻譯工作者感到不便。
4.會引起牙周組織病變:這方麵往往被多數人忽視。一個或兩個牙缺失,相鄰牙則可向缺牙間隙傾倒移位,移位又可造成鄰牙的小間隙出現。這將給鑲牙帶來困難,同時也易引起食物嵌塞,導致牙周病、齲齒。牙齒缺失過多,咀嚼食物時牙齒所受的力量則完全由餘留牙齒承擔,這樣使餘留牙負荷過重,牙周組織受創傷而致牙周膜出血、水腫,牙齦萎縮,牙槽骨會吸收,牙齒鬆動。另外,缺牙間隙的對牙(對口牙),因沒有咬合關係而廢用,就造成其向對口伸長,使咬合關係、牙齒排列紊亂、異常。
5.對顳下頜關節的影響,不及時鑲牙可造成關係紊亂,其紊亂又可帶來創傷的出現,阻礙下頜前伸及側方運動,一側多數牙缺失形成偏側咀嚼,咀嚼肌受力不均;全口牙缺失或長期後牙缺失,導致用前牙或上下牙床咀嚼,形成下頜前伸習慣,而下部1/3距離縮短,咀嚼肌群疲勞,時間久了,則會出現咀嚼疼痛、張口受限,關節彈響等顳頜關節症狀。我們清楚長期缺失牙齒而不及時鑲牙的弊病後,就應該在缺牙部位的傷口愈合後盡快鑲牙,以避免造成對身體健康的進一步傷害和影響美觀。對這一問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