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中學生的心理保健(4)(2 / 3)

(二)人際關係問題

人際關係問題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其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麵。

1.與教師的關係問題。其主要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抑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中學時期,教師仍然是學生的理想目標、公正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望。更有甚者,“教師對學生缺乏尊敬,貶低其價值的不良態度使學生的心理遭到嚴重的創傷。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往往病態地感知這一切,這也是師生間發生衝突的原因”。這種情況下,學生有一種壓抑感,消極情緒產生,師生關係日趨緊張。

2.同學間的關係問題。中學生除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由於同學關係不融洽,甚至關係緊張,有的同學就流露出孤獨感,想恢複與同學的關係,而又不知該怎樣去做。

3.與父母的關係問題。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學生一個溫暖的歸屬港灣,專製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童孤僻、專橫性格。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中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有研究認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會給兒童在心理問題上造成更大傷害,因為他們在父母那裏看到了人際關係的惡劣性。不和父母對中學生的心理影響是多方麵的,“有被拋棄感和憤怒感;並有可能變得抑鬱,敵對,富於破壞性,還常常使得他們對學校作業和社會生活不感興趣”。他們會認為是自己的父母給自己帶來並製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

(三)青春期心理問題

1.青春期閉鎖心理。其主要表現是趨於關閉封鎖的外在表現和日益豐富、複雜的內心活動並存於同一個體,可以說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誌。因而閉鎖心理問題主要是指處於消極情況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學生若在消極情緒控製之下,封閉與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將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征兆。

2.情緒情感激蕩、表露而又內隱。青春發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蕩。這種動蕩的情感有時表露有時內隱。一個微笑可以使情緒飛揚,徹夜興奮,然而他們內心裏激動、高興或苦惱、消沉而表麵上似乎很平靜;他們有話有秘密想與別人傾吐,可無論碰到父母或老師卻又緘默不言,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理解,便會出現壓抑心理,出現焦慮與抑鬱。

青少年吸煙心理剖析

時髦心理:認為吸煙是一種時髦,不吸煙就會落伍,隻有加入吸煙隊伍,才能趕上“時代潮流”。

好奇心理:青少年好奇心強,許多事都想試一試,體驗一下。見別人吞雲吐霧,悠遊自在樣,自己也想體驗一下“飯後吸支煙,賽過活神仙”的味道。

模仿心理:青少年模仿心理強,見影視劇中正麵人物在思考問題、擬定作戰計劃、製定偵破方案時都在抽煙,自己在模仿抽煙時,心理上使自以為自己也是“英雄人物”。

社交心理:“煙酒不分家”、“煙酒鋪路”的現象影響著青少年,使他們認為“現在吸煙,是將來社會作準備”。

環境心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長期與吸煙者接觸、交往,自己不吸,豈不“寒酸”?老是抽“伸手牌”香煙,豈不小氣?隻有自己也吸煙,才能體現出彼此“有數”、“有交情”,才能獲得對方信任,才會有“共同語言”。於是,你來我往,學會了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