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朦朧性——對模糊不清的戀情。
中學生驚人,假期一過墮胎多。某區教育局工作的楊先生對此十分擔憂。他認為是削職高生的所謂早戀已經超出了早戀的範疇。如果說過去中學生的早戀,還是些單純朦朧的成分,那現在的早戀則摻入了很多爭風吃醋,甚至涉及懷孕墮胎的成份,在某些學校,有些孩子因早戀,失戀甚至發生了曠課,自殘身體的行為,一些單親的孩子有時還瞞著家長在外麵租房子同居。
2.單純性。
早戀的青少年,大部分都認為愛就是一切,不附加任何條件,他們認為他們的戀情像水晶般純潔。但由於常與現實不符合,因此往往心靈上受到創傷。
3.不穩定性——早戀容易導致抑鬱。
美國專家建議青少年別輕墮愛河。早戀——容易導致嚴重的抑鬱自殺,甚至殺人。這絕非聳人聽聞,而是美國青少年專家得出的一致結論。美國《健康和社會行為》雜誌對800名青少年進行調查,結果早戀對他們來說可能是通向地獄道路。
雖然早戀給青少年學生帶來種種的危害,但相反,適當的戀愛好處還是很多的。它能增強你的自信心,鼓勵你一直向前,勤勤懇懇地工作,奮發進取,懂得怎樣寬容忍耐;體貼別人。
而作為教育工作者——老師,更應該采取適當的引導,這就要關係到班主任如何與早戀青少年談話的技巧了。
班主任掌握學生的戀情後,談話千萬不要揭他的老底,免得使他陷入尷尬境地,而對你的教育產生觸情緒;用旁敲側擊的話提醒他,使他聞弦而知雅意,自覺的悄悄地收回單思的那類情絲,不過要適可而止免得學生會產生反感,結果反而更加惡化。
〈一〉墮情網的女生談話——警示提醒,引導正路。與處墮情網的女生談話,不能厲言訓辭,而要直言警示,提示已經步入歧途,不能再“大膽地往前走”了,從道理上明諭她,若不迷途知返,會把十年寒窗功毀於一旦——提其猛省。
〈二〉與受騙失戀的女生談話——寬慰指路,鼓勵奮起。
〈三〉與被圍追的女生癱瘓——幫助突圍,巧越雷區。相信,隻要老師和家長多些去了解在成長的青少年,聆聽他們的心聲,他們一定走向正路,重獲新生。以上的論述,相信大家都有所感慨。“早戀”這個問題對於青少年來說既敏感又好奇又向往。那在現實生活中給青少年帶來的危機,到底是好是壞?就在於個人而言。
中學生上網問題淺析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網絡時代造就了許多英才,也摧毀了不少人才。上網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這場無休止的爭論到現在也還沒有一個定論。
我作為擔任中學信息技術課的老師,我對中學生上網問題的認識是一個比較慢的過程。
本學期我們在初二年級的教學內容是幻燈片的製作,剛開始給學生們講解幻燈片的製作方法和一些操作技巧時,是沒有打開網絡的,偶爾有學生跑過來叫我開網,讓他查一下資料。後來,當我將幻燈片的知識性的內容講完以後,就開始布置單元作業,讓學生在網上去搜索有關“聖誕節”的主題,準備用“聖誕節”作為一個主題進行任務驅動。絕大部分同學開始認真的查找有關“聖誕節”的內容,但幾乎每個班都有六七位同學,經常是在幾十秒之內,就將自己的OICQ 打開了,再仔細一看,每一位同學的QQ 上都有七、八十個網友,我隨意查看了一位同學的聊天記錄,其中內容有許多是不適合他們這個年齡階段聊的,於是我就納悶了,他們是什麼時候開始上網的,怎麼有這麼多的網友?
直覺告訴我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應該采取一些措施。在後來的上機課中,我提前就把網線斷開,在上課前也作了說明,本節課不允許上網,話音還沒落,講台下麵就有幾位同學傳來了這樣的聲音:“老師,求你了,把網線接上吧,我和我的朋友約好了在網上見的”。有的說:“老師,我也和我爸約好在網上見的”。天啦,這種情形,我隻是在電視上見到過——吸毒者毒癮發作時。我當時真的不能理解他們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會是這樣,為什麼上網聊天對他們有這麼大的吸引力?甚至我在講課時,也有同學公然將QQ 打開。
很明顯,在網絡麵前,我的吸引力太小了,我的課成了學生的負擔,我開始懷疑,我開始在我自己身上找問題,是不是我的課堂太沉悶了,是不是課堂中還缺點什麼?但無論我怎麼精心備課,怎麼設計我的課堂,那幾位愛上網的學生根本就視若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