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畜禽蛋本草(3 / 3)

1.家鵝1隻,黃芪30克,黨參30克,山藥30克,大棗30克,將上4味裝入鵝腹,以線縫合,用小火煨燉至爛熟,可略加食鹽調味。取出藥物,飲湯食肉。適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不足,倦怠乏力,少食消瘦之病人。

2.鵝肉250克,魚鰾25克,加鹽少許,共煮熟食用,適用於陰虛體弱、內熱乏力。

3.白鵝肉500克,加鹽少許煮爛,分次服食,適用於氣陰兩虛所致體弱、消瘦、消渴、手足心熱。

4.取新鮮鵝血適量,以沸水衝服,治食道癌反胃。生鵝血10克,以熱黃酒送服,適用於血吸蟲病。

“食用禁忌”

鵝為發物,凡風病、瘡病忌食,火熏者尤毒。冠心病、高血壓、中風後遺症患者亦應慎食。

鴿肉

[來源]

為鳩鴿科動物原鴿、家鴿、岩鴿的肉。原鴿又叫野鴿子;岩鴿類似野鴿子,多群居於高山岩壁上,多在早晨、傍晚在農田中覓食,分布我國北部較多;家鴿由原鴿馴養而來,品種很多,有扇尾、球腦、眼鏡、瘤鼻及信鴿,家鴿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全年均可捕捉,除去羽毛和內髒,取肉鮮用。

[異名]

鵓鴿、飛奴、鴿子肉。

[性味歸經]

鹹,平。入肺、肝、腎經。

[功效主治]

滋腎益氣,祛風解毒,調經止痛。主治老人或久病虛贏,婦女血虛經閉,消渴,久瘧,麻疹,腸風下血,惡瘡,疥癬等症。

“藥膳本草偏方”

1.白鴿1隻,去毛及內髒,將甲魚肉50克填入鴿腹內,加黃酒、蔥、薑、鹽,隔水燉熟食用,適用於月經閉止、小腹冷痛。

2.乳鴿1隻,取肉切塊,北芪、枸杞子各30克,隔水燉熟,調味服食,每周燉服2次,適用於中氣虛弱、體倦乏力、瘡癤潰爛。

3.白鴿1隻,取肉切小塊,加水適量,煎湯服用。鴿肉亦可食。用於消渴,飲水不知足。

4.鴿1隻,黨參25克,當歸12克,加水煨湯服。可用於久病虛贏少氣,或婦女血虛經閉。

5.家鴿1隻,取肉切塊,黨參25克,當歸12克,煨湯服食,適用於久病虛瘦少氣、婦女血虛經閉。

6.鴿蛋12隻,煮熟剝殼,水發海參2隻,入肉湯糴透切塊,加枸杞子15克,共煮沸以佐料調味食用,適用於精血虧損、陽痿遺精。

“食用禁忌”

忌與豬肉同食,同食令人滯氣。

麻雀肉

[來源]

麻雀肉為文鳥科動物麻雀身上的肉或全體。麻雀是以啄食穀物和昆蟲為生的小鳥,頭圓,尾短,嘴呈圓錐狀,翅膀短小。麻雀屎,即中藥白丁香。

[異名]

家雀、賓雀、老家賊、瓦禾雀、樹雀。

[性味歸經]

甘、溫。歸腎經。

[功效主治]

壯陽益精、暖腰膝,縮小便。主治陽虛羸瘦、陽痿、疝氣、小便頻數、崩漏帶下。

“藥膳本草偏方”

1.麻雀2隻,百合30克、杏仁10克,冰糖30克。將麻雀去毛及內髒,與百合,冰糖同蒸熟。每日1次。有益氣壯陽,潤肺和胃作用。適用於老人哮喘,小兒百日咳,慢性氣管炎等症。

2.麻雀肉1隻,冰糖10克,杏仁10克。將麻雀肉加冰糖燉熟,佐餐食用。適用於百日咳。

3.麻雀若幹隻,去毛及內髒,煮熟食之。每日吃3~5隻。適用於陽痿及頭暈。

“食用禁忌”

麻雀性燥熱,凡陰虛火旺,陽強易舉或內熱者勿食。

鵪鶉肉

[來源]

鵪鶉肉為雉科動物鵪鶉的肉。原為野生動物禽類,繁殖於我國東北及中部地區,遷徙、越冬時,遍布我國東部。近代才由人工飼養。

[異名]

鶉、鶉鳥、循、紅麵鵪鶉、羅鶉、赤喉鶉。

[性味歸經]

甘,平。歸脾、胃、肝、腎、大腸經。

[功效主治]

益中氣,止泄痢,壯筋骨。主治脾虛氣弱,體倦,少食或腹瀉;小兒疳積,營養不良,風濕痹證,咳嗽等症。

“藥膳本草偏方”

1.鵪鶉1隻,去毛及內髒,枸杞子15克,加鹽少許,煮湯食用,適用於脾胃虛弱、筋骨酸軟、不耐寒暑。

2.鵪鶉1隻,去毛及內髒,放酒不放鹽,燉食,每日1次,連吃1周,適用於腎炎浮腫。

3.鵪鶉1隻,去毛及內髒,填入冬蟲夏草2克,加蔥、薑、鹽,蒸熟食用,連吃數隻,適用於勞熱骨蒸、肺虛咳血、腎虛陽痿、腰酸遺精。

4.鵪鶉一隻去毛及內髒,加少量油鹽調味,蒸熟食用。有健脾胃,補益五髒作用。適用於小兒疳積。

5.鵪鶉1隻去毛及腸雜,切塊,白芨10克,阿膠10克同煮湯,用少量食鹽調味食用。有潤肺止血作用,適用於肺結核咯血。

6.鵪鶉1隻去毛及腸雜,赤小豆20克,生薑3-5片,同煮湯,加食鹽調味食用。有健脾,除濕,利水作用。適用於痢疾,腹瀉等症。

“食用禁忌”

吃鵪鶉時忌同時食用豬肝及菌類食物,否則令人麵生黑子或發生痔瘡。

雞蛋

[來源]

雞蛋為雉科動物家雞的卵,又稱雞子,是食物中營養價值較高的天然食品之一。

[異名]

雞子、雞卵。

[性味歸經]

甘,平。入肺、脾、胃經。

[功效主治]

滋陰潤燥,養血安胎。主治熱病煩悶,燥咳聲啞,目赤咽痛,胎動不安,產後口渴,小兒疳痢,瘧疾,虛人贏弱等。

“藥膳本草偏方”

1.雞蛋1隻,阿膠50克,以黃酒適量煎至阿膠溶化,打入雞蛋,以鹽調味服食,適用於妊娠胎動不安。

2.雞蛋2隻,浸入醋內,1周後撈出,取蛋清、蛋黃貯存瓶內,以其反複外塗神經性皮炎、牛皮癬,可顯效。雞蛋清調酒,敷治燙傷。

3.雞蛋2隻,打入以10克當歸煎取的熱湯內,調入30克紅糖,時時飲服,適用於婦女血虛、月經不調。

4.雞蛋2隻,韭菜150克,以油、鹽各適量炒食,適用於腎虛所致寒性哮喘、陽痿、遺精。

5.雞蛋1隻,打碎攪散,加白糖1匙,以沸水衝入,調薑汁少許,每日早晚各服1次,適用於咳嗽。

6.雞蛋2個,芥菜60克,木耳50克。雞蛋、芥菜、木耳水煎。每日1次,佐餐食用。此方對泌尿係結石有特效。

7.雞蛋1隻,打碎攪散,同冰糖衝開水飲服,連用數日,適用於陰虛、咽痛、失音。

“食用禁忌”

雞蛋不可多吃,因為過多攝入膽固醇、蛋白質,可升高血脂,加重肝髒和腎髒的負擔,尤其是高血壓、冠心病、脾胃虛弱者不可多食。

鴨蛋

[來源]

鴨蛋為鴨科動物家鴨的卵,又稱鴨子,比雞蛋略大。

[異名]

鴨子、鴨卵、鶩實、鶩元。

[性味歸經]

甘,涼。入肺、脾經。

[功效主治]

滋陰,清肺,平肝,止瀉。主治胸膈結熱,肝火頭痛眩暈,喉痛,齒痛,咳嗽,瀉痢。

“藥膳本草偏方”

1.鴨蛋1隻,打碎攪散,生薑汁少許,加炒蒲黃10克(裝紗布包內),以水煎數沸,每日早晚空腹各食1次,連服數日,適用於婦人胎前產後赤白帶。

2.白木耳10克,鴨蛋1個,冰糖適量。將白木耳煮湯,打人鴨蛋,加冰糖調味。佐餐食用。適用於陰虛肺燥,咳嗽痰少,咽幹口渴等症。

3.青殼鴨蛋10隻,馬蘭頭250克,共煮至蛋熟,敲碎剝殼,再續煮至蛋白呈烏青色,吃蛋喝湯,適用於鼻孔出血、頭脹頭痛。

4.青殼鴨蛋2隻,茴香粉15克,細鹽少許,同適量麵粉拌勻烙餅,睡前以溫米酒送服,經常連續食用,適用於鞘膜積液、陰囊腫痛。

5.鴨蛋2隻,生地黃50克,入水同煮至蛋熟,剝去蛋殼後,再煎片刻,以冰糖調味,吃蛋飲湯,清熱滋陰,生津養血,適用於虛火牙痛、陰虛致手心足心發熱。

6.鹹鴨蛋2隻,牡蠣肉幹製品100克,粳米200克,如常法煮粥食用,適用於虛火上升、牙痛咽痛、神經衰弱、長夜失眠、小兒淋巴結核。

7.鹹鴨蛋2隻,韭菜30克,鹽少許,煮熟後,空腹吃蛋,適用於風寒、風火牙痛。

“食用禁忌”

不宜多食。脾陽不足,寒濕瀉痢,以及食後氣滯痞悶者禁食。

鵪鶉蛋

[來源]

鵪鶉蛋是雉科動物母鵪鶉所產的卵。鵪鶉蛋是體積較小,而味道香美備受人們喜愛的蛋品,素有“蛋中珍品之王”的美譽。

[異名]

鶉鳥蛋、赤喉鶉蛋。

[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無毒。歸肺、脾、腎三經。

[功效主治]

有益氣補血,補五髒,壯筋骨的功用。

“藥膳本草偏方”

1.每日早晚以沸水分別衝服鵪鶉蛋1隻,連用數周,適用於神經宮能症。

2.以沸牛奶衝服鵪鶉蛋,連用數月,適用於慢性胃炎。

3.鵪鶉蛋2隻,打入已煮爛的100克赤豆內,煮沸吃完,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數日,適用於小兒脾虛腹瀉。

4.鵪鶉蛋30隻,浸在以30克五味子所煎的湯液內,1周後撈出煮熟,每日吃1隻,適用於小兒哮喘。

“食用禁忌”

外感未清、痰熱、痰濕者不宜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