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夏季養生藥膳(1 / 3)

藕粥

“原料”新鮮藕200克,糯米50~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先將鮮藕洗幹淨,切成細小薄片,與糯米同入砂鍋,加水500毫升左右,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紅糖,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中、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益氣健脾,散血止血。適用於脾胃氣虛或氣陰兩虛所致的形瘦體弱,煩熱口渴,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瘀血阻滯所致的產後惡漏不止,月經不調,齒衄鼻衄等。

黃精粥

“原料”黃精15~30克(鮮者30~60克),粳米50克,陳皮細末3克,冰糖適量。

“製作”選取幹淨黃精切細,加水煎取濃汁,去渣後將藥汁與粳米同入砂鍋,再加水適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調入陳皮末,加入冰糖,攪勻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溫熱服食。7天為一療程。

“功效”滋陰潤燥,益氣健脾。適用於肝腎、肺腎陰虛所致的幹咳無痰,肺癆咯血,喉千聲嘶,腰膝酸軟,筋骨痿弱無力;脾胃氣虛所致的倦怠乏力,飲食減少,形消體瘦等。平素胸悶苔膩,咳喘痰多及脾胃虛寒之便溏泄瀉者,均不宜服。若無陳皮,稍加金桔餅亦可。

當歸粥

“原料”當歸15克,紅棗5枚,粳米50克,白砂糖適量。

“製作”先用溫水將當歸浸泡片刻,加水200毫升左右,煎濃汁約100毫升,去渣取汁,與粳米、紅棗共入砂鍋,再加水300毫升左右,以文火煮至米開湯稠為度,然後放入白糖,稍煮一、二沸。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溫熱服食。

“功效”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適用於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月經後期,經行腹痛,經閉不行,頭暈頭痛,眼花眩暈,麵色無華,手足麻木,拘急攣縮,屈伸不利,大便幹結等。食欲不振,脘腹脹痛,便溏泄瀉,舌苔厚膩者,不宜服。

蓮肉粥

“原料”蓮肉粉20克,粳米(或糯米)50克,紅糖適量。

“製作”先將蓮子肉曬幹碾成細粉,與粳米或糯米同入砂鍋,加水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粘稠為度。後放入紅糖。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溫熱服食。

“功效”補脾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適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形瘦體弱,食欲不振,便溏腹瀉,營養不良,麵色萎黃;腎氣虧虛所致的遺精滑泄,夜尿頻多,婦女帶下;心血虧虛所致的心悸心慌,失眠多夢等。感冒時及煩熱引冷,舌紅苔黃,便結尿黃之實熱證者,均不宜服。

白扁豆粥

“原料”炒白扁豆20克,粳米60克,紅糖適量。

“製作”先將扁豆用溫水浸泡一宿,與粳米同入砂鍋,加水以文火煮至粥稠味香,停火緊燜5~7分鍾即可。後放入紅糖。煮粥時扁豆一定要熬爛熟透。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益氣健脾,清暑止瀉。適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食欲不振,呃逆嘔吐,慢性久瀉,婦女赤白帶下及夏季煩渴,暑濕吐瀉等。

皮蛋蠔豉粥

“原料”皮蛋2個,蠔豉50克,粳米100克,精鹽適量。

“功效”滋陰清熱。

適用於陰虛內熱所致的咽喉幹痛,心煩失眠,以及神經衰弱等而屬陰虛內熱者。

“製作”先將粳米洗幹淨,與蠔豉同入砂鍋,加水適量煮粥。將皮蛋去殼切成小塊,待粥將熟時,放入皮蛋,加入少許精鹽,攪拌均勻,再稍煮片刻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注意”蠔豉,即牡蠣肉的幹製品。

紅棗鴿肉飯

“原料”肥鴿肉250克,淮山藥50克,糯米200克,黃芪25克,黨參20克,紅棗15個,料酒、醬油、麻油、白砂糖、生薑、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黨參、黃芪、淮山藥洗幹淨,入砂罐中加水適量煎取濃汁備用。將鴿肉切成薄片;紅棗、生薑洗淨,棗去核、薑切碎。將鴿肉片放於碗內,加入醬油、料酒、薑末醃漬約15分鍾。將糯米淘洗幹淨,入鍋加清水適量煮沸後,加入藥汁、鴿肉片、紅棗放於飯麵上,加蓋用文火燜熟。將醬油、麻油、味精、白糖調成汁,將紅棗鴿肉飯分成8至10份,淋上調汁即成。

“用法”作主食,適量食用。

“功效”補中益氣。適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神疲氣短,形體消瘦,麵色萎黃,四肢乏力,食欲不振,腹瀉便溏,頭暈,以及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脫肛、胃下垂、腎下垂、子宮下垂等屬中氣虧虛者。

神仙鴨

“原料”鴨子1隻,人參3克,大棗50克,蓮肉30克,白果20克,料酒、醬油、味精、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鴨子宰殺後,去淨毛,剖去內髒,剁去腳,衝洗幹淨,瀝幹水待用。大棗洗淨去核,白果摳去心,蓮肉用水泡發後去心,擦去表皮,人參切片烘脆研為細末,待用。將料酒、醬油、味精、精鹽和勻,用小竹簽在雞上戳些小孔,將調合的上料搽在鴨子的表麵和腹內。將大棗、白果、蓮肉裝在碗內,撒入人參粉和勻,填入鴨腹,再把鴨子放在大碗或盆子裏,上籠用武火蒸至鴨子熟爛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益氣補血,健脾養心。適用於·心脾氣血兩虛所致的神疲體倦、麵色無華或萎黃、頭暈眼花、心悸心慌、失眠多夢、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營養不良、貧血、神經衰弱等而屬氣血虧虛者。

蓮子豬肚

“原料”豬肚子1個,蓮子肉50克,香油、精鹽、生薑、蔥、蒜各適量。

“製作”先將豬肚子洗幹淨,蓮子(去心)用水泡發,然後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將豬肚放入鍋內,加清水燉熟透;後撈出晾涼,將豬肚切成均勻細絲,同蓮子放入盤中。將香油、精鹽、蔥、蒜調料與豬肚絲拌勻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益氣補虛,健脾益胃。適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不思飲食,口淡乏味,氣短形瘦,四肢無力,消化不良,食後脘腹飽脹,大便溏瀉,水腫腹水,以及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而屬脾胃氣虛者。

芪燒活魚

“原料”黃芪15克,黨參10克,活鯉魚1條(約750克),水發香菇15克,冬筍片15克,料酒、白糖、精鹽、醬油、蔥、蒜、味精、濕澱粉、生薑、花生油、豬油、清湯各適量。

“製作”將活鯉魚除去鱗、鰓和內髒,洗幹淨後,在魚身上斜刀切成十字花刀;黃芪、黨參切成片;香菇切成對開:薑、蔥、蒜洗淨切碎。備用。將炒鍋置武火上,放入花生油,燒成六成熱,下鯉魚,炸成金黃色,撈出瀝去油。將炒鍋置火上,放入豬油、白糖,炒成棗紅色時,下炸好的鯉魚,同時放入黃芪、黨參,燒開後,移文火上煨,待湯汁已濃,魚已熟透,將魚撈出,放在盆子裏,除去黃芪、黨參,再把筍片、香菇、蔥、薑、蒜放入湯勺內,調入味精、精鹽,澆開後撇去浮沫,用濕澱粉作芡,澆在魚上麵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