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Part7 人老心不老,健身最重要(3 / 3)

用棉布縫製一個長約1米、直徑約35厘米的布口袋,用棉絮或海綿填充好,做成一個橢圓形的長枕。

睡眠時應側臥,雙臂抱枕,長枕下段可墊在大腿下麵。

健身功效:

可以使老年人睡眠好,還可以使肩關節拉開,減輕上肢關節的“晨僵”現象。

可預防和治療關節炎。

晃海療法

具體做法:

雙腿盤坐在床上,雙手掌放在膝蓋上,雙目微閉,舌抵上齶,以腰部為軸,慢慢旋轉。

旋轉時腰部要盡量彎曲,上身前俯。

先自右向左旋轉30次,再自左向右旋轉30次,每旋轉1次約25秒鍾,全部完成約30分鍾左右,一般在睡前進行。

健身功效:調節大腦,對神經衰弱、消化不良、便秘、腸胃炎等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健身專家對你說

我們知道,老人延年益壽的秘訣是運動,那麼怎樣的運動最好呢?醫療健康專家的一項調查揭示了答案: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不論是快步走、溜冰、遊泳、騎腳踏車,還是慢跑等運動,即使每星期隻運動一次也是有益。因為每星期運動一次的人,比從來都不運動的人壽命要長40%。根據瑞典科學家的多次研究試驗表明,每星期運動一次的人,跟努力運動及常運動的人相比,所獲得的好處差不多。空暇時做做運動能減少65歲以上男女因各種原因的死亡率;而那些每星期運動兩次或是至少一星期做兩次激烈運動的人,各種原因死亡率降低的程度,與每星期運動一次的人一樣多,甚至隻要偶爾運動就可使死亡率減少28%。運動項目包括散步一小時、每年溜冰幾次、遊泳或是采摘等。

2 跳舞六不宜,老人須謹記

張大娘今年67歲了,但第一次見麵的人都不認為她有這把年紀。因為她有跳舞的愛好。以前工作忙很少有時間,現在退休了,沒事就去公園跳跳舞,鍛煉身體的同時,人也年輕很多。不信您去公園看看,像張大娘這樣跳舞鍛煉的老人還真不少。

跳舞好是好,但是,您要是沒有練習過可得注意了。以下是專家的提醒,您可看仔細了。

不宜到人多擁擠的地方跳。應該選擇空氣流通、人員較少的舞場。

不宜跳過於劇烈的舞。老年人心血管彈性較差,狂舞易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導致呼吸加劇、心率加快、血壓驟升,可誘發或加劇心血管疾病。

不要穿硬底鞋。舞場地麵平滑,老人穿硬底鞋跳舞容易滑倒,要當心扭傷或發生骨折。硬底鞋彈性差,地麵反作用力也大,有損小腿肌腱和關節組織。

不要飽腹起舞。老年人消化機能差,飽腹跳舞會影響消化功能,導致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切忌酒後起舞。酒能刺激大腦,使心跳加速、血管擴張,還會誘發心絞痛及腦血管意外。

病情不穩切勿跳舞。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未得到控製時,跳舞易導致血壓升高,從而發生心肌梗死、猝死等意外;疝氣、胃下垂、脫肛者可能因跳舞加劇症狀;患有耳源性眩暈、頸椎綜合征等頭暈的老人,常易摔倒,嚴重者可發生骨折。

健身專家對你說跳舞有益健康,但是專家提醒,僅跳舞還不成。您可以多做做別的運動,這樣結合起來最好。這是為什麼呢?醫療健康專家經過調查發現,城市老年人多以公園、公路、街道作為主要健身場所,運動方式較為單一。如果大量選擇長走、跑步或健身操等,對平衡能力、上肢力量和柔韌性的增強並不明顯。而肌肉質量和數量的減少以及最大收縮速度的降低,造成支撐、平衡能力和穩定性下降,使得老年人彎腰駝背,因此,適當的力量練習對老年人也十分重要。

專家提議,老年人在日常行走坐立時,可有意識地進行手臂對抗練習,或利用床背、椅背進行練習。如能將有氧運動、力量練習、柔軟體操等健身方式與休閑娛樂相結合起來,效果會更好。

3 慢跑6注意,健身非兒戲

我們知道慢跑是一項很適合老年人鍛煉的運動項目。它可以調節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然而,如果跑的方法不當,也可能會有意外危險,為此,專家提示,經常參加慢跑的老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跑前檢查身體。參加慢跑的老年人要先檢查身體,看看自己是否適合跑步。待醫生認可後,則可積極參加,並長期堅持下去。

跑的距離和速度要適當。體弱的老年人要先進行短距離慢跑,從50米開始,逐漸增至100米、200米,以至更長距離,速度一般為30~40秒跑100米。體力稍好的可跑得長些,從300米或500米開始,然後根據體力逐漸增加,直到3000米至5000米。心肺功能稍差的,可走跑交替,一般是慢跑30秒,步行60秒。這樣反複進行20次約30分鍾。

慢跑鍛煉要掌握合適的心率。一般60歲的人跑完的合適心率為96~112次/分;65歲93~109次/分;70歲90~150次/分;80歲84~98次/分。

跑時呼吸要自然均勻,順暢自如,深長而不憋氣。與跑的步子節奏協調,若出現上氣不接下氣,說明跑速過快導致身體不適應,應減速調整呼吸;跑的步子宜小,不要足跟先著地;盡量要有彈性並輕鬆些;鞋內要有海綿墊;跑前應活動膝、踝關節;跑後注意勿受涼,避免在穿堂風處休息。

鍛煉後應有良好感覺,吃得香,睡得好。若感到疲乏無力,心緒不快,食欲不振,睡得不好,應減小運動量或去醫院檢查。

跑步中若出現胸悶、胸痛、心悸、頭昏眼花等不適感時,應立即停止跑步,就地休息,以防意外,並請醫生檢查。

健身專家對你說

不少老年人選擇跑步來鍛煉身體,體格強壯了,可是肚子卻凸出來了。這時人們通常認為是肥胖發福的表現,其實慢跑動作不當,也是導致肚子凸出的原因。

有的人長跑時兩肩下沉,兩臂彎曲得小而下垂得太大,太鬆,腿抬不起來,步幅小,無騰空,無彈性,呼吸節奏不均勻,每跑一步,肚子上下顛動一下。久而久之,影響腹肌的控製力,以致使肚子下垂凸出來了。

正確的跑步動作應當是:兩肩稍提,兩臂彎曲成90度,前後擺動不大而稍有上下彈動,肩稍抬高;跑步時大腿前抬較高,後蹬要充分,步幅大而有彈性。這樣可使腹部肌肉緊張,內腹上提,呼吸均勻、細長、充分而有節奏;跑步中腹肌適當緊張,注意提氣,這本身就是對呼吸器官功能的訓練,也是對腹肌的鍛煉,可使腹肌的控製力增強,也是身體健美的有效方法。

老年人常見病的運動處方

1 骨質疏鬆:運動是健骨良方

身體居然會越來越矮!輕輕滑倒也會骨折!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現象,其實很可能是骨質疏鬆的症狀。骨質疏鬆是一種骨代謝的老化過程。我們來看一組數字:54歲婦女前臂發生骨折的比40歲婦女多7倍。骨的強度在35歲後開始減弱,90歲的男人下降約20%,女人則下降30%。這組數字表明:老年人是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婦女更為嚴重。

健康專家指出,扭轉這種趨勢的最好的辦法是體育鍛煉,因為運動可以增強骨頭的韌性和密度,較少鈣的流失。當婦女產生雌激素的器官停止工作後,骨的鈣質就會減少。如果運動減少,不僅增加幾分老相,而且極易骨折。從中年起按運動處方進行鍛煉,是有效防治骨質疏鬆的最好措施。

對此,醫療健康專家建議:您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環境情況,任意選擇一兩項運動方式進行長期的鍛煉,不僅能使你年輕,而且可使骨質堅硬,不易骨折,身體更健康。做氣功、打太極拳、跑步、體操等都是較好的運動方式。

健身處方

全身運動法

具體做法:

取站式,頭部前傾後仰10次,再左右側身10次。

雙手扶膝,然後雙手上舉反複進行10次。

一腿屈膝,雙手叉腰,兩腿交替10次。

兩手向前摸地,起立,反複進行10次。

一腿放於支撐物上與髖平行,用力前傾10次。

弓箭蹲步,左右反複進行10次。

蹲足屈身,每次持續3分鍾。

弓箭舉手步,左右反複進行10次。

跪膝前後舉手,左右反複進行10次。

健骨操該操分仰臥位和立、坐位兩部分。

(1)仰臥位運動

具體做法:

仰臥,上肢上舉,置頭兩側,上肢盡力向上,下肢向下側展動作,同時腹部內收,背肌用力伸展。

雙下肢屈曲,背肌伸展,一側上肢擺動至與軀幹呈垂直位置,然後向床麵方向用力按壓。

雙手抱膝,背肌伸展,雙腿靠近胸部。

仰臥位,雙下肢屈曲,肩關節外展90°,肘關節屈曲90°,用上臂向床麵用力壓。

仰臥位,背肌伸展,做一側膝關節的屈伸動作。

仰臥位,背肌、腹肌、大腿肌肉收縮,然後背肌伸展,兩手、兩膝用力向床麵按壓。

(2)立位、坐位運動

具體做法:

背靠牆呈立位,上肢上舉,盡力做背伸動作。

麵對牆呈立位,雙腳前後分開,雙上肢平舉,與眉同高,背肌伸展,上肢用力推牆。

雙手扶木椅靠背,上身保持正直,背肌伸展,完成膝關節輕度屈曲動作。

維持上身垂直的坐位姿勢。

注意事項:

應避免不良的坐位姿勢。

應避免快速地變換和彎腰抬物的活動。

仰臥位每日做兩套,每套動作各完成5~10次。

立位、坐位訓練每天可根據個人情況適當練習。

健身專家對你說

日曬15分鍾,可以預防骨質疏鬆有些人認為,單純靠補鈣就可以預防骨質疏鬆了。其實,維生素D也是保骨的重要因素。一項最新的調查發現,患有骨質疏鬆的人大多數是因為維生素D攝取不足。因此醫療健康專家建議那些偏食和不愛出門的老人,應該每天抽出時間來曬太陽,爭取吸收更多的維生素D。

一般人以為隻有老人才會骨質疏鬆,其實不少人在年輕的時候,就因缺少戶外活動,以致維生素D攝取不足。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自然轉換維生素D的機能衰退,極易成為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因此,專家建議要常吃小魚幹、奶類、綠葉蔬菜及海鮮,這些食物能很好地補充鈣質。

維生素D很難從食物中獲取足夠分量,若單靠從飲食中吸收,每周要吃上7罐沙丁魚、58片芝士及35隻蛋才夠。

皮膚中有一種固醇物質,可將陽光中的紫外線轉為維生素D,故早晚日曬15分鍾太陽是吸收維生素D的快捷方式,再加上勤運動及補充鈣質食物,可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2 老年癡呆:運動使你耳聰目明

老年癡呆症,對65歲以上的老人來說,是一種可怕的疾病:意識模糊、記憶力逐漸喪失,嚴重的甚至忘記自己究竟是誰。這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麵的障礙。

根據醫學統計:老年癡呆症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血管性癡呆症。這類型的癡呆症多為血管病變所導致,藥物治療後大部分的症狀可得到改善。另一種為腦神經細胞退化性的癡呆症。這類型癡呆症,在醫學上稱之為“阿耳茨海默氏病”。對此類病患,目前還沒有特效藥,而運動無疑成為預防它的有效方法。因為肢體的運動可加強腦神經細胞的分解,使神經係統處於興奮和緊張狀態,可起到預防老年癡呆的效果。

健身處方

5項運動法

具體做法:

每天清晨及傍晚在空氣清新的地方快步走1小時。

經常做手指動作的頭腦體操:經常做手十指指尖的細致活動。

像手工藝、雕刻、製圖、剪紙、打字以及用手指彈奏樂器等。

經常用手指旋轉鋼球或胡桃,或用雙手伸展握拳運動。

實施頭頸左右旋轉運動:先將頭頸緩慢地由左向右旋轉100圈,再將頭頸由右向左旋轉100圈。

健身功效:

能使大腦血液流動麵擴大,促進血液循環。

有效地按摩大腦,能幫助大腦活潑化,預防癡呆。

解繩操

具體做法:

找一根長約50厘米、如筷子般粗的牛皮繩,先打好20個繩結,然後按照下列程序做。

先用雙手大拇指和食指解開5個結,然後用大拇指和中指解開5個結,接著用大拇指和無名指解開5個結,最後用大拇指和小指解開最後5個結。每天可做此操2~3次,做操者宜長期堅持。

健身功效:

有延緩腦動脈硬化、預防老年癡呆的功效。

注意事項:

不能用指甲,隻能用指肚操作。

剛開始時繩結可打得鬆一些,以後要逐步將繩結打得緊些,以增加難度。

手指操

具體做法:

將小指向內折彎,再向後拔,反複做屈伸運動10次。

用拇指及食指抓住小指基部正中,揉捏刺激10次。

將小指按壓在桌麵上,用手或其他物件反複刺激之。

雙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然後突然猛力拉開。

刺激手掌中央,每次捏掐20次。

經常揉擦中指尖端,每次3分鍾。

注意事項:

每天可在上述方法中選擇2~3種交替使用。

要盡量利用各種機會活動手指。

健身功效:

有助於大腦血流通暢。

既能健腦又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

健身專家對你說 常飲綠茶可預防老年癡呆

綠茶抗輻射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早已為人們所了解。通過針對70歲以上老人的調查發現,有七成的人每天至少喝兩杯到三杯綠茶。在這些人中,老年癡呆症的患病率是最低的。相反,那些每天喝一杯,或者完全不喝綠茶的人中,患老年癡呆症的人則比較多,比前者足足多出一半左右。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醫療健康專家對此解釋說,這與綠茶中所含的兒茶素有很大關係。兒茶素是綠茶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種重要的抗氧化物質,可以清除人體內有害的自由基,對預防和改善早期老性癡呆症症狀有很強的功效。

更重要的是,茶多酚屬水溶性物質,具有很強的擴散能力,能順利地透過人體生理屏障,到達中樞神經係統及全身其他器官,這些都加強了其對老年癡呆症的預防作用。

有資料表明,每天喝3杯以上綠茶的老人,不僅患老年癡呆症的幾率比較低,他們在總體的記憶力、注意力和語言使用能力上,也要明顯高於平時喝綠茶比較少或不喝綠茶的人。專家還指出,紅茶和烏龍茶等雖然同樣屬於茶類,它們卻不像綠茶一樣具有預防老年癡呆症的作用。

3 肩周炎:我的肩膀我做主

李林如從事教師工作多年,每天看書備課、伏案工作時間較長,平時又缺少一定的鍛煉。日積月累,在57歲那年,她感到肩部關節活動受阻,漸漸地越來越重,發展到疼痛紅腫的程度,手臂也抬不起來了。經過醫生確診,她得了肩周炎。於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她耐心地進行恢複性的運動鍛煉,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徹底擺脫了肩周炎的困擾,肩部已經活動自如了。

肩周炎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肩關節周圍炎又叫“凍結肩”、“五十肩”,簡稱肩周炎,又稱肩關節組織炎。這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症。50歲左右的人比較常見,且多發生在女性身上。其主要症狀是肩痛,有時放射到上臂,夜間疼痛明顯,肩關節活動受限,影響洗臉、梳頭和穿衣等日常生活。

對於肩周炎來說,應該及早做到預防。而運動無疑是治療這種疾病的有效方法,它能起到活血止痛、改善肩關節功能、協調左右腦功能的作用。

健身處方

鍾擺運動法

具體做法:

取坐位,上身前屈,將沒有疾病的手臂放在桌上,支持身體。

有疾病的手臂拿熨鬥之類的重物,慢慢前後擺動。

換方向,慢慢左右擺動。

體操練習法

具體做法:

患者站立,軀體前屈,雙臂自然下垂。

做空手前後、內外、繞臂擺動練習,直至手指發脹、麻木為止,記錄擺動的時間。

休息片刻後,手持重物重複上述動作,做同樣時間。每天2次。

取站位,雙手握棍棒,用健手帶動患手。

伸直肘部,雙手上舉。

保持痛手肘部伸直,健手推痛手向外舉起。

雙手持杖高舉過頭,屈曲肘部,把杖從後麵拉下至肩背部。

擦背動作:痛手在下方,健手拉痛手向上。

提重物旋轉法

具體做法:

做個沙袋提在手中,沙袋的重量逐漸由輕到重,從1千克開始,逐漸增加到10千克。

如果自己覺得還可以承受再重一點的,可逐漸加大。

上身向前自然彎曲,肩膀自然下垂,手持沙袋向下旋轉畫圈擺動,先順時針轉,然後逆時針轉。

一天做3~4次,一次繞10~20次。

注意事項:

重量不應過重,以免引起肩部肌肉的痙攣。

不應引起明顯疼痛,否則可能導致外傷。

對牆畫圈法

具體做法:

患者麵向牆壁,伸直手臂,對牆象征性地做畫圓圈的動作。

多次重複練習。

拉拽毛巾法

具體做法:

拿個長毛巾,兩隻手各拽一頭,分別放在身後。

一手在上,一手在下,跟搓澡似的拽它。

動作可由小到大,每天堅持做4~10次。

健身專家對你說 老人搖扇子可預防肩周炎

夏季,人們出門納涼的時候,手裏都喜歡拿把扇子。有關專家說,搖扇子不僅可以納涼,還能有效防治肩周炎。肩周炎又稱為“五十肩”,因為它多發生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故而得名。治療肩周炎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鍛煉。而搖扇子正是一種手指、腕、局部關節肌肉協調配合的上肢運動。向前扇一扇臉、胸腹部,向後扇一扇背,這兩種動作不僅規律、輕柔,而且包括肩關節運動中的各種動作。

因此,在天熱的時候經常搖扇,可以有效地促進上肢關節肌肉的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力量和各關節協調配合的靈活性。另外,老人在搖扇子時頭部經常活動,對防止頸部骨質增生也有一定的作用。搖扇還可以達到靜心的良好功效。對此,專家指出,搖扇子是一種最簡單的健腦運動,不僅可以減少老人腦中風的發生率還可以增強大腦的功能,防止血壓突然升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可以搖搖檀香扇。檀香屬於天然香料,對嗅覺神經可產生較強的良性刺激。神經衰弱者對此刺激特別敏感,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