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膽石症:偏愛女性的生活病(1 / 2)

膽石症是由膽汁內礦物質等雜質沉澱形成的小固態物沉積於膽囊、肝內和肝外膽管中而造成。往往導致膽管的某一部分梗阻而引起疼痛。造成膽結石的原因,是因為食物中脂肪含量過高,結果導致肝髒分泌的膽固醇分泌的量超過了膽汁酸所能夠溶解的量。

於是過量的膽固醇形成結晶,大約70%~80%的膽結石是這樣產生的,另外20%~30%左右是鈣與膽紅素結合的產物。結石的形成,其原理類似於珍珠,因為膽液除了主要成分水以外,固體成分就是膽鹽、膽紅素、膽固醇、卵磷脂、鈣和少量蛋白質等。

膽結石的形狀與大小各異,有的大而光滑,有的小而尖,有的呈結晶狀,有的如泥沙。膽結石可能在膽囊中,或通過膽管進入十二指腸,這兩種情況不會產生症狀。如果結石被卡在膽管裏,就會引起膽絞痛。傳統醫學屬“脅痛”、“結胸”、“黃疸”等範疇。膽結石患者中,女性明顯多於男性,常見於40歲以上的肥胖者。

挖掘膽石症的病因

防病於未然是我們養生保健的關鍵因素,但是如何防病卻沒有一個統一概論,但是歸結到一點,就是知病才能防病。事實上的確是這樣,那麼膽石症有哪些發病因素呢?

1.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這種情況容易使人體從午夜後至中午前長時間處於空腹狀態。這樣體內膽汁分泌減少,膽酸含量減少,而膽汁中膽固醇的含量不變,使膽汁中膽固醇處於飽和狀態,從而易使膽固醇在膽囊內沉積。長此以往,就很容易形成膽固醇結石。

2.不潔飲食

有關調查發現,我國膽石症高發區的患者,70%是以蛔蟲殘體為核心。國外有學者也發現,大約有50%的膽紅素鈣結石是以蛔蟲卵為核心。導致這類膽結石發生的原因之一是飲食不幹淨,從而將蟲卵食入而患蛔蟲症,蛔蟲逆行進入膽道產卵或死亡,這些都是形成結石的原因。

3.過度節食

過度節食方式減肥者,在體重下降的四個月內約1/3的人會患結石。這是因為,減肥過程會引起膽汁中的膽固醇呈高飽和狀態而形成膽固醇結石,或是快速減肥導致膽汁鬱結及糖蛋白增加,從而就促進膽固醇結石核心的形成。

4.喜食油膩

長期過多攝入動物脂肪就很容易使膽汁中膽固醇增多,成為膽結石核心,尤其是那些50歲以下的人這種可能性更大。

5.酗酒和嗜吃甜食

有學者研究發現,90%的膽結石患者都有吃甜食的嗜好。過量的糖分會增進胰島素的分泌,造成膽汁、膽固醇、卵磷脂比例嚴重失調,從而導致膽結石的形成。同時經常大量飲酒也可增加膽結石發生的機會。此外,不良飲食結構如長期進食精製碳水化合物,也可增加膽汁中膽固醇的沉積,從而使形成膽結石的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