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說,防止膽結石的發生,除了積極預防腸蛔蟲症,預防腸道感染,加強體質鍛煉等外,還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限製食物脂肪和糖類的過多攝入,飲食不要過精。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過多飲用高濃度酒,合理地安排好一日三餐,注意改善和保證吃好早餐,節食減肥不可盲目和操之過急。
膽石症的綜合預防
1.堅持鍛煉。規律而持久的體育鍛煉,不但能夠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減肥防胖,還能增進內髒器官的功能,隔肌和腹肌運動對膽囊炎起一種按摩的作用,防止膽汁淤滯等現象。
要經常做一些體力活動,改變靜坐生活方式,多走動,多運動,使全身代謝活躍起來。特別是腦力勞動和上班老是坐著不動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識地多做體力勞動,防止過度的肥胖,因為肥胖是膽囊炎或膽結石的重要誘因。可選擇做操、跑步、散步、太極拳、氣功等鍛煉方式。提倡腹式呼吸,能對膽胰腸胃起到有節律的“按摩”作用,使肝膽疏泄流暢。
2.講究衛生。防止腸道蛔蟲感染,對已經感染者要積極治療,要講究飲食衛生。
3.飲食有節。就是指進食的質和量要適應自己的機體和年齡特點。切忌過飽、葷素菜搭配、粗細糧混吃、少吃高膽固醇的食物、多吃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適當節製脂肪食物。因為吃帶脂肪的食物以後,會反射性地使膽囊收縮,一旦收縮過於強烈便導致膽絞痛的急性發作。
飲食宜多攝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多維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蘿卜、青菜、豆類等副食,多食新鮮水果,應戒酒,不吃生冷不潔食物。
4.食物以清淡為宜,少吃油膩、油炸、燒烤食物。
5.保持大便通暢。當出現便秘時,病症會加重。
6.秋涼以後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覺時要蓋好被子,防止腹部受涼。因為肚子受涼以後會刺激迷走神經,使膽囊收縮強烈。
7.保持心情愉快。情誌失調,肝膽失於疏泄可導致膽汁排泄受阻而發病。長期家庭不和睦、心情不暢的人可引發或加重此病,故要做到心胸寬闊,心情舒暢。
8.我國多發膽囊炎、膽石症的主要病因與腸道寄生蟲病及腸道感染有關。防治這兩類疾病可明顯降低本病的發病率。已經證明有膽結石或者腸寄生蟲病的人,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膽囊發炎。
9.預防性服藥。對有慢性膽囊炎、膽汁淤滯症的人,要遵醫囑長期服用消炎、利膽、舒肝的中、西藥物,從而防止結石的形成。對曾患膽石症已經治療後排出體外者,可每隔1~2個月服用金錢草30克,滑石(包)3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