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生活方式與身心健康(3)(1 / 3)

怎麼發現黑木耳好呢?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一位醫生偶然發現,一天看病,病人是美籍華人。醫生問:“你怎麼治的,是不是吃了什麼藥?”病人說:“我肯定藥沒多吃。”“那就奇怪了?那你最近吃過什麼嗎?”病人說:“我前天到中國城,吃了一頓中國飯,木須肉,有肉片、雞蛋還有黑木耳。”美國醫生一想,肉片沒用,雞蛋更沒用,恐怕是你們中國人愛吃那種很怪的東西,不信你再去一趟試試看。再去一次,果然又見效了,最後研究發現,原來是中國的黑木耳能降低血粘度。文章一發表後,台灣到處都用這個辦法。後來我們北京心血管中心專門研究了黑木耳:動物實驗,人體試驗都證明有效,5克到10克就能降低血粘度。

後來有一次我為病人看病,他給我講了一個台灣企業家的一件事。這個人得了冠心病,血管高度狹窄,要到美國做以及搭橋手術。到美國一看,醫生說:“不行,現在排得滿滿的,你一個半月以後再來,我跟你排一下。”一個半月以後,他再去做冠狀動脈造影,血管沒有狹窄。醫生說:你沒有病,血管全通了,不用搭橋,你回去吧。唉!你怎麼治的?怎麼搞的?病人說,隻用一個偏方:10克黑木耳,1兩瘦肉,3片薑,5枚大棗,6碗水,文火煲成2碗湯,給點味精,撒點鹽,每天吃一回,60天,腦血栓都化了。這是他告訴我的一個偏方。雖然我沒看他的造影片子,但他講這個事很肯定,僅供大家參考。總之,黑木耳經過科學實驗證明能降低血粘度,黑木耳5克到10克就行了。合理膳食就是兩句話十個字: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

下麵講健康第二大基石——適量運動。

運動也是健康的非常重要的要素。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講了一句話,傳了2400年。他說:“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你要想得到生命和健康啊,離不開陽光、空氣、水和運動,說明運動和陽光一樣。我們知道奧林匹克運動的故鄉一古希臘的山上岩石上刻了這樣的字句:“你想變得健康嗎?你就跑步吧;你想變得聰明嗎?你就跑步吧;你想變得美麗嗎?你就跑步吧。”這就是說跑步能使人健康,使人線條好。

那麼什麼運動最好?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而不是高爾夫球、保齡球、遊泳。因為人類花了三百萬年,從猿到人,整個人的身體結構就是步行進化的結果,所以人體的解剖和生理最適合步行。在這裏我還強調一條,動脈硬化是可預防的,動脈硬化可以從重到輕,從輕到重,從無到有,從有到無,是可逆行變化的。1960年我當學生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動脈一旦硬化,就不能逆轉了。到最近科學家才證實,動脈硬化是可逆的過程,動脈硬化由輕到重,也能從重到輕,從無到有,也能從有到無,雖不能徹底消退,但可部分消退。走路就是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變穩定和消退的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證明隻要步行堅持一年以上,就有助硬化斑塊消退。經過步行運動鍛煉,對血壓、對膽固醇、對體重都很好,過量運動有時會造成猝死,很危險,步行運動最合適。

怎麼步行最好呢?三個字:三、五、七。什麼叫“三”?最好一次3公裏30分鍾以上。“五”呢?一個禮拜最少運動5次。“七”呢?是運動的適量。過分運動是有害的。那怎麼叫適量呢?有氧代謝。就是運動到你的年齡加心跳等於P70比如說我50歲的話,運動到心跳120,加起來是170如果身體好呢,可以多一些,身體差可以少一些,步行運動量力而行。

最近見到一組資料,老年分兩組,一組就是一天平均步行4.2公裏,一組就是基本上不走路。結果發現走42公裏這組的老年人死亡率、冠心病比不走路那組下降60%,這是步行走路的好處啊!我看報上報道:雷潔瓊95歲,問她有什麼愛好,她說惟一一種愛好就是天天走路。我看報上登的陳立夫,他為什麼能活過100歲,也是每天步行。

北京東華門邊上有個廟叫普渡寺,有一個道士很窮,民政部門每月給他生活補助。他這人有個特點,每天早上起來拄著拐棍,從東華門走到建國門,完了從建國門繞回來兩個小時,一年四季天天走。那個寺廟旁邊還有許多房子,原來這些房子住著一些名人,現在這麼幾十年下來,很多人不知道哪去了,惟獨這個道士耄耋之年生活得好好的,他其實並沒有什麼很好的營養或者很好的東西,就是每天早上起來棍子一拿就走路,就兩個多小時,就那麼簡單,但一直堅持,到現在身體非常好,步行運動堅持下去,可以代替很多保健品。

一個狼醫生的故事。森林裏有狼有鹿,人們為了保護鹿,獵人就把狼消滅了,認為這樣就把鹿保護住了,哪知道適得其反。幾年以後,鹿因為沒有狼,吃飽後就躺在草地上,休息曬太陽,結果鹿變得胖起來了,鹿成胖鹿,脂肪多、冠心病、高血壓,鹿的自身疾病越來越多,死得越早,結果鹿群越來越少,看看快要自己消滅、自動絕種了。怎麼辦呢?派醫生給鹿治病,誰能給鹿治病呢?想來想去,最好的辦法是把狼請回來,重新買了狼放在樹林裏,狼一來就吃鹿,鹿就得跑,狼追鹿跑。在這樣的過程中,鹿鍛煉了身體。自然界就是這樣奇妙,就是在這麼互相競爭中各自得到提高。所以離開運動反而糟了,鹿死得更快,有了狼,狼變成鹿的醫生了。

除了步行,還有項運動很好,值得提倡,就是打太極拳。太極拳這個運動特殊,它是柔中有剛,陰陽結合。太極拳最大的用途是改善神經係統,使人年輕化,打拳的入神經平衡功能可年輕三、五、十年之久,最重要的是平衡功能改善,走路不摔跤。美國老年體育協會專門作了研究,分兩組老年人:一組在健身房鍛煉,天天練肌肉;另外一組一分錢不花,打太極拳,結果列下來一對比,練拳的這組平衡功能好、腦子好、走路不摔跤,摔跤骨折減少50%。最後美國人得出一個結論:說非常佩服中國東方人的智慧,不花一分錢的太極拳比現代化的器械效果好得多。我們敬愛的鄧小平同誌1978年11月16曰親筆題詞:“太極拳好”。我們不是說因為小平同誌說太極拳好,我們就跟著說,不是,因為經過科研證明,太極拳非常好,要麼走路,要麼練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