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早期高血壓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症狀。患了高血壓病有無症狀,取決於血壓的水平、內髒器官有無損害及個人的耐受性。如果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勞累後有頭暈、頭疼、眼花、耳鳴、失眠、乏力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其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首先應該想到找醫生測量血壓。如血壓不高,再找其他原因。早期突然發生的高血壓常伴有較明顯的症狀,隨著對高血壓狀態的逐漸適應,自覺症狀會越來越輕,甚至沒有什麼不適的感覺。因此,沒有症狀不等於血壓恢複正常,這時仍須繼續監測血壓,並進行適當的治療。
在治療高血壓病的問題上存在三個誤區:
第一,許多病人往往不願意吃藥,而是願意用降壓帽、降壓手表、降壓褲腰帶等來控製病情。國際上已經證明了,對高血壓最好的治療方法是認真服藥,而降壓帽、降壓手表、降壓褲腰帶等都不能代替服藥。因此,高血壓病人必須認真服藥,不願服藥是第一個誤區。
第二是不感到難受就不吃藥。現在的醫學實踐已經證明了,高血壓症狀如頭疼、頭暈跟血壓升高程度不平行,可以頭疼欲裂,很厲害,但血壓不高,也可以血壓220毫米汞柱,眼看就要腦出血,但不難受。因此,不難受不吃藥,這是不對的。這也是一些所謂“健康人”突發腦出血、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以為沒有症狀就是沒病,不難受就不吃藥。
第三,不按病情遵醫囑吃藥,往往根據廣告、根據別人,張三李四,你吃什麼藥啊?我也吃什麼藥。得了高血壓必須到醫生那兒看病,由醫生根據你的個人情況綜合判斷,你得的屬於哪一型、哪一期,有的合並糖尿病,有的合並冠心病及高血脂,要加用其他藥物,應由醫生來判斷,而不能自己按藥品說明書和廣告來服藥。高血壓的治療是很個體化的,每個人都不一樣。
高血壓確實是危害中國人民健康、像吳英愷教授所說的“最嚴重的疾病”。它有四個特點、四個“最”:
第一,高血壓病曆史最悠久,4000年前埃及的木乃伊已經有動脈硬化,最近發現5100年前的一個冰人,也已經有周圍動脈硬化。《黃帝內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一本醫書,記載有“故成者,脈弦也”,這6個字的意思是,愛吃鹽的人,脈象就弦,用現在的話說即血壓增高。
第二,流行最廣泛,不分南北,到處都有,全世界大約有6億人患高血壓。
第三,隱蔽最深。
第四,危害最重,死亡率和致殘率都是第一。
值得強調的是:高血壓病人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去看病。
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看似容易,但實際卻是一項十分細致的、需要精心調整和長期堅持的工作。以下原則可供參照:
1 醫生和患者之間要有良好、友善的交流和溝通,包括介紹高血壓常識、危害性,治療的重要性和副作用等。這是提高病人治療順從f生的關鍵。而病人順從性又是一切藥物治療的基礎。近40年來國內外實踐證明:無論藥物多麼有效,如果沒有醫生和病人的雙向密切配合,高血壓人群的血壓有效控製率幾乎沒有什麼提高。
2 曲於病人個體差異很大,不同病人藥物間的有效劑量可相差5-10倍。因此用藥需從小劑量開始,逐漸“滴定”,增加劑量直到血壓滿意控製或達最大量或出現不良反應。達到降壓目的後逐步改為維持量,長期堅持,不可突然停藥或換藥。
3 高血壓人群中,約1/3病人隻需一種藥即可控製血壓,約50%病人需2種藥物合用才能控製,其餘則需3種或更多才能控製。老年人需控製到140/90mmHg以下,當然根據具體情況也可酌情調整。一般人群,以138/83mmHg以下為宜。糖尿病人宜在130/80mmHg以下,合並腎損害者(24小時尿蛋白超過1克)宜在125/75mmHg以下。人群前瞻性研究表明:我國人群血壓的最佳水平為<120/80mmHg。
4 如第一種藥無效,應選用合理的聯合用藥,通常是加用小課題的第二種降壓藥,而不是加大第一種藥物的課題。有效的聯合用藥組合是:利尿劑+β阻滯劑;利尿劑+ACE抑製劑(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鈣拮抗劑+β阻滯劑;鈣拮抗劑+ACE抑製劑;α阻滯劑+β阻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