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高血壓自我珍斷法(2 / 3)

(3)鹽攝入過多:鹽攝入量越多,人群中高血壓患者病率越高。我國南方高血壓患病率低於北方,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南方人的飲食較清淡。

(4)高脂血症:血液中過量的膽固醇和脂肪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廣泛的動脈粥樣硬化又導致高血壓。

(5)吸煙: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可損傷動脈內膜,引發動脈粥樣硬化,並刺激交感神經引起小動脈收縮,使血壓升高。吸煙者高血壓患病率明顯高於非吸煙者。

(6)大量飲酒:飲酒量越多,人的血壓水平就越高,長期過量飲酒還容易引起頑固性高血壓。酒精可使病人對降壓藥物的敏感性下降。

(7)心理因素:長期工作勞累、精神緊張、睡眠不足、焦慮、恐瞋和抑鬱都可引起高血壓。

(8)缺乏體力活動:長期缺少體力活動,如久坐的室內工作。

10 測量血壓注意哪些問題?

準確測量血壓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1)測右臂肱動脈,以坐位血壓為準。測時上臂不要被衣袖所壓迫,手掌向上,不要捏拳,手臂的高度相當於心髒的高度。

(2)測量的情緒要安定。靜坐休息15分鍾,不要緊張,盡量放鬆,否則會影響血壓。

(3)初次測血壓的人測得血壓數值若很高,應休息1小時再測。

(4)每次測量血壓,必須量2次。如2次舒張壓相差4毫米汞柱以上,則應測至連續次舒張壓相差4毫米汞柱以內時為止,取平均值為準。

11 高血壓患者為什麼要經常測量血壓?

目前高血壓病已經發展成為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疾病之一。許多病人缺乏應有的自我保健知識,不注意定期監測血壓,往往會導致病情加重或引起嚴重並發症。一般情況下,高血壓病人在血壓升高時,常會感到頭暈、頭痛、乏力等,但有些病人由於長期處於高血壓或血壓波動較大的情況下,會逐漸適應高血壓狀態,頭暈等症狀並不明顯。若不定期檢測血壓指導用藥,在某些誘因的促發下,很容易發生心、胸、腎等嚴重並發症,甚至危及生命。據報道,因高血壓導致腦出血的占70%,其中不能定期檢測血壓者占八成。由此可見,高血壓病人平時定期檢測血壓是多麼重要。

12 血壓降到何種水平合適?

中國人群血壓以120/80mmHg以下最理想。高血壓病人都應把血壓控製在140/90mmHg;以下,包括已患心肌梗塞的病人,老年高血壓病人,單純收期壓增高的病人,腦血栓後病情穩定的病人,控製在138/83mmHg:以下更佳。

糖尿病病人的血壓應控製在130/80mmHg以下。高血壓並已有腎損害(24小時尿蛋白超過1克)時,血壓應控製在130/85mmHg以下,最好控製在125/75mmHg以下。

在缺血陛腦卒中的急性期,除非血壓極高,或需使用溶栓藥物,應停用降壓藥物。但一旦病情穩定,仍應將血壓控製在理想水平,降壓不宜急劇,應使血壓逐漸平穩下降。

13 高血壓患者如何服藥?

研究表明血壓下降6毫米汞柱,腦卒中發病率將減少34%,心肌梗死發病率也有下降的趨勢。所以降壓的治療目標是將血壓降低到最大可能耐受的狀況,同時注意心、腦、腎等靶器官的保護。高血壓治療必須終身服藥,但是許多患者不能堅持。除觀念錯誤以外,一些藥物不良反應大,合並用藥寸相互作用多及服藥方法不便是主要原因,選擇安全耐受性好的長效製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好方法。

14 高血壓的並發症之一:腦卒中

腦卒中,俗稱中風,臨床上指腦出血、腦梗死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常見症狀有肢體感覺、運動障礙和思維語言障礙,如麻木、偏癱、複視、失語、記憶減退等。中風給患者本人及家屬帶來很大的痛苦。中風的誘因:凡能引起血壓急劇波動或腦部血液供應變化的各種原因都可能成為中風的誘因。勞累過度、情緒激動、飲食不節、用力過猛、超量運動、氣候變化、體位改變、疾病因素、生氣、飲酒等幾乎都與血壓波動和動脈硬化有關。

重在預防:消除危險因素,減慢體內動脈硬化的發展。治療高血壓,選用平穩有效的降壓藥物,能減少中風發病率和死亡率及降低再缺血和出血的危險性。

危險因素:

(1)高血壓長期未得到有效控製;

(2)長期吸煙和酗酒;

(3)血脂增高,喜鹹食;

(4)體重超過正常20%以上;

(5)糖尿病。

降壓藥物選擇:研究表明腦卒中的發生與血壓的數值呈正相關。血壓降低的原則是有效和平穩,尤其是平穩更加重要,因為引發中風的誘因中最為重要的是血壓波動,而短效降壓藥易因患者服藥時間有規律而人為地造成血壓波動,從這個意義上講並不適合此類患者。

15 高血壓的並發症之二:冠心病

冠心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它是由多種因素損傷冠狀動脈內皮細胞,造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一步導致血管狹窄甚至閉塞,在臨床上出現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症狀。高血壓患者冠心病的發病率高且病變更為嚴重。高血壓能直接損傷冠狀內皮細胞,造成脂質沉積和動脈纖維化及粥樣斑塊的形成,在臨床上出現心絞痛。如病變繼續發展,斑塊內或斑塊下出血,管腔阻塞就會發生心肌梗死。而且,高血壓患者心肌梗死後嚴重並發症的發生率高。所以,高血壓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元凶。高血壓時循環阻力增加,心髒必須加倍工作,心肌細胞相應肥大,間質纖維增生,久而久之則形成左心室肥厚,引起各種類型的失常,最終出現心力衰竭。

危險因素的防治:

(1)高血壓;

(2)高血脂;

(3)高血糖;

(4)吸煙。

降壓藥特的選擇:降壓同時保護心髒。注意某些降壓藥可引起血糖、血脂升高或血鉀、血鎂降低,會加重冠狀動脈硬化。

16 高血壓的並發症之三:腎髒疾病

腎髒是人體主要的排泄器官,血液經腎小球濾過,由腎小管選擇性重吸收後形成尿液出體外。臨床上有多種疾病可引起對腎髒的損害,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細菌性炎症、免疫係統疾病(如係統性紅斑狼瘡等)。高血壓時,作為全身血管一部分的腎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受損引起腎小球硬化。當病變繼續發展時,腎小球濾過能力和腎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患者出現蛋白尿、血尿、水腫等一係列症狀。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最後轉入氮質積壓症、腎功能衰竭,隻能靠透析或腎移植,才能延長患者的生命。總之,高血壓可引起腎髒損傷,而腎髒損傷又加重了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