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講的這些中老年常見病,內因在慢性病中所占的作用不是主要的。按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內因隻占15%,外因占85%。其中,社會因素占10%,醫療因素占8%,氣候地理因素占7%,而個人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占60%。因此,可以通過外因調控,用科學的生活方式來減少疾病。也就是說,健康的鑰匙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2l世紀的健康格言是“四個最”。
第一句格言:最好的醫生是自己。2 500年前,古希臘的“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講過:“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醫生,而醫生是幫助本能的。”這句名言告訴人們一條樸素的真理:每個人都有很強的抵禦疾病的能力,如果能充分調動起來,自身的抗病能力就是自己最好的醫生,而醫生隻需要幫助他恢複這種本能。
一你看,我手上劃了一個口子,一出血就凝固了,一個星期它愈合了。我們腸子壞了,截了一段,沒事;肺壞了,切掉一個,沒事;腎髒壞了,切一個,沒事;都可以治。你身體有著強大的再生能力和代償能力,能夠保持好的狀態。
健康就在我們身邊,健康就在自己手中,健康主要靠自己。
第二句格言:最好的藥物是時間。
為什麼呢?有病越早治療、越早發現越好。我們有個病人患了尿毒症,讓12年的高血壓耽誤了,結果透析花了9萬元。其實,早治療很簡單,像高血壓一天一片藥,3個月、半年就控製住了,可以減量,費用小。你要耽誤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那不是一片藥了,而是兩種藥合在一起,並終身服藥。你再耽誤十幾年,腦出血了,那就不是一片藥兩片藥管得住,那就得穿顱、打洞、抽血。最好的辦法就是一一早治療。
如果患了心肌梗死,你馬上上醫院,打上一針藥。半個小時、1個小時不痛了,血栓化開了。如果心肌梗死6個小時後再送醫院,雖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差;12個小時後,藥物毫無效果。
相反,你早去治療,不用打15 000元的針,1 500元國產藥就管事。所以,時間就是最好的藥物。
第三句格言:最好的心情是寧靜。
第四句格言:最好的運動是步行(有關內容下麵還會講到)。
“腰帶越長,壽命越短”,這是英國的一句諺語。肥胖是衰老的象征,如果腹部肥胖,那就是疾病的象征。
一個人的體重標準是身高減去105,或身高減100.
比如,身高170厘米減去100,等於70千克,最高不超過70千克,理想的是170厘米減105,等於65千克。
要想得到標準數據,可以這樣算,體重÷身高(米)2,除出來的數值,我們稱為體重指數,22最好,24、23、22都可以,如果大於25以上就算超重,30以上就算肥胖了。
總的說來,肥胖分兩種類型:一類叫“蘋果”型肥胖,另一類叫“鴨梨”型肥胖。
如果這個人胖,肚子大,脂肪集中在腹部內髒,這是“蘋果”型肥胖或內髒型肥胖,多為男性,這種肥胖很危險,與心髒病、腦卒中高度相關。
女性肥胖常為“鴨梨”型,肚子不大,臀部和大腿粗,脂肪在外周,所以叫外周型肥胖,這種人得心髒病較少,較安全。
越是內髒型肥胖(“蘋果”型肥胖),動脈硬化越明顯。我們過去曾解剖過一個38歲的猝死病人,體重99千克。死者生前吸煙、喝酒,有病不看。死後解剖找不到心髒,發現心髒外麵有一層厚達3厘米的脂肪,把心髒全包起來了,冠狀動脈95%都被脂肪斑塊堵塞了。所以高度腹部肥胖確實很危險。
一般來說,腹部肥胖經常合並脂肪肝、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所以,肥胖是一個很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中學生就開始有動脈硬化、脂肪肝,這個情況就很嚴重,一定要高度重視。
怎麼辦呢?應從兩方麵人手:一是合理膳食,二是適量運動。
有人願意吃減肥藥、減肥茶。其實,最科學的減肥方法應該是膳食加運動。
健康教育就是用一些很簡單的辦法,可以預防很多重要的病。
現在有人講,現代科學發達了,希望治病用高科技行不行?高科技好是好,代價太高,而且隻為少數人服務。
全國第一例成功的心髒移植手術是在北京安貞醫院做的,東北一個14歲的小女孩,心髒移植以後活了214天,花了二十多萬元,每天醫藥費就花了一千多元。有一種口服藥,一小瓶100毫升5 000元,一針就是1 500元,太貴了。
現在說治冠心病,可以用根導管,再放個支架,的確是高科技,好倒是好,但多少錢呢?25 000元一個。一次放2個、3個,再加上一根導管,1萬多元一根。用一次就得扔了,加上其他費用,做一回5萬、7萬,甚至十幾萬。
同時,高科技並不可能使病人恢複到發病以前的狀態,仍然不如不得病好。正如再高明的裁縫,也不能做到天衣無縫一樣。
我們控製高血壓很簡單,一天一片藥,減少腦出血。真正的腦出血治療,要開顱、打洞、抽血。就是存活了,也落個半身不遂,還是不如不得腦出血好啊!
有一位女同誌,高血壓12年。她的高血壓很奇怪,收縮壓200毫米汞柱不難受,可一吃降壓藥倒很難受了。她老不吃藥,問了兩位醫生,一個說,你必須吃藥;÷個說,你既然吃藥難受,就別吃,她就不吃了。
12年下來,出現腎動脈硬化、尿毒症,這可不得了啦,需要透析,一個星期血透3次,一年9萬多元錢,結果過了10年,花了90多萬元錢。她愛人為她請了10年假。她整天坐在輪椅上,十分痛苦,吃不下,浮腫貧血,最後還是去世了。其實呢,一天一片降壓藥,不到1元錢就控製了,但她沒有按照科學的辦法,結果就花了90多萬兀錢。
預防很簡單,能減少很多病人,減少很多人的意外。從這方麵來講,高科技遠遠不如預防好。所以古人說:“上工治未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這裏要談到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觀念。
同誌們,觀念必須轉變。什麼叫觀念轉變呢?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現在這麼多的各種各樣的病,歸根結底就是生活方式不文明造成的,如果我們堅持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不得病。
這裏我送大家四句話16個字,就是《維多利亞宣言》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這四句話16個字,能使高血壓減少55%,腦卒中、冠心病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腫瘤減少1/3,平均壽命延長lO年以上,而且生活質量大大提高,還不花什麼錢。因此健康方式很簡單,但效果非常大。
為什麼觀念要轉變呢?1981年,我在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做訪問學者,1982年專搞預防醫學研究,導師是美國非常有名的斯坦默教授,在世界上也屬於心血管病防治的權威人物。
他帶我到一個社區,在美國芝加哥一家電氣公司開一個午餐會。老板說,今天開會給55-65歲當中10年不得病的退休人員發獎,一個人發一件T恤衫,一個網球拍,還有一個信封,裏麵裝一張支票,是象征性的少量獎金。啊,大家鼓掌,都很高興。
回去一想,美國這個企業家太聰明了,因為他的員工10年不得病、不花錢,節省了多少醫藥費,又多創造了多少財富,你才給他一件T恤衫,一個網球拍,真是太合算了。他這個公司有遊泳池、健身房、網球場,鼓勵大家運動,大家很少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