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送您一副“養心八珍湯”(1 / 3)

20世紀70年代送禮,講究送點心什麼的;80年代送保健品;90年代送鮮花。現在我管的病房,探視病人時沒人送點心,都是送鮮花。

21世紀,送什麼禮呢?

2l世紀最寶貴的是健康,送禮應當送健康。

怎麼送健康呢?

對健康最好的就是“養心八珍湯”。“養心八珍湯”那是真正健康的八珍湯,八味藥。

第一味藥:慈愛心一片。對世界充滿愛心。一個人如果對世界不充滿愛心,那這個人不能做人。

第二味藥:好肚腸二寸。要善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人要對世界充滿愛心又善良,肯幫助人。

第三味藥:正氣三分。人都要有正氣。江總書記關於“三講”中就有講正氣。

第四味藥:寬容四錢。寬容比正氣要多,因為人非聖賢,多有不足,你要不寬容不行,人必須度量大,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他人要寬容。

第五味藥:孝順常想。我們做“老年幸福度”調查,影響老年人幸福最主要的因素不是金錢、地位。有一個孝順的子女在身邊,是老年人幸福的首要條件。不孝順的子女不行,那樣的子女多了也沒有用。

一次我碰到香港一個經理,跟我聊。我問,你們選員工怎麼選啊?我本來以為香港合資經營企業的選人標準肯定是外文好、會電腦。

“我選人啊,最重要的標準是看是否孝順。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他能對別人好嗎?他肯定是‘白眼狼’。因此我選人,頭一個看他是不是孝順。因為孝順,他不做違背道德的事。孝順是東方美德。”

第六味藥:老實適量。人要老實,但也不能太老實,太老實變“傻子”也不行。但不老實也不行,老實隻能看情況。因人而異,適量掌握。

第七味藥:奉獻不拘。奉獻越多越好。

第八味藥:回報不求。做了好事,不求回報。

把這八味藥放在“寬心鍋”裏炒,文火慢炒,不焦不躁,就是經常慢慢思考。

再放在“公平缽”裏研,精磨細研,越細越好。

“三思”為末,“淡泊”為引,做事要三思而後行,做人要淡泊明誌。做成“菩提子”大小,“和氣湯”送下,清風明月,早晚分服。可淨化心靈,升華人格,物我兩忘,寵辱不驚。

“養心八珍湯”有六大功效。

第一,誠實做人;

第二,認真做事;

第三,奉獻社會;

第四,享受生活;

第五,延年益壽;

第六,消災祛禍。

我想心理要平衡,一個人既要奉獻社會,還要享受生活。過去隻提奉獻不對,還要享受生活。這裏的享受是指需要更多的業餘愛好。

品味人生,知識麵要寬一點,有更多的業餘愛好,那麼心理越容易平衡,就怕心胸太窄。

現在很多醫生隻看病,不會看病人:

“你怎麼不好?”

“還有什麼不好?”

“抓點藥走吧。”

他把病人當作一種機器,千篇一律。實際上人跟人不同。心理狀態、性格相差大,你必須看病人,懂得調整他的心理狀態,解決他的問題。不然,病就看不好。這就需要醫生有廣泛的知識。

馬寅初老先生講過兩句話:“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雲展雲舒。”這個度量很大。

梁啟超給謝冰心寫過:“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嶽夢中飛。”世界上雖滄桑變化,我心事定,無論你怎麼變化,我心裏有數,心裏各種煩惱的事啊,睡個覺,做個夢,就去了。這就是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