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位於浙江省普陀縣,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島上有普濟、法雨和慧濟三大寺,十分莊嚴雄偉,是我國清代建築群的典型。普陀山以供奉觀音為主。島上的紫竹林後麵,有一個叫作潮音洞的古洞,是聽潮聲的好地方。當大海漲潮時,如同千軍萬馬奔馳而來,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潮音洞也就是傳說中觀音菩薩顯現真身的地方,洞口有一尊石刻的觀音像,並刻有“觀音現身處”五個大字。普陀山風光綺麗,氣候涼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地方。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峨眉縣境內,主峰海拔3099米,在四大佛教名山中是最高的。峨眉山的峰巒逶迤秀麗,如疏淡的長眉,自古就有“峨眉天下秀”的讚譽。山上的奇異的雲海,神秘的佛光和與人爭食的頑猴,吸引著各地的遊人。海拔1800米處的九老洞一帶,是猴子出沒的地方。這些猴子常常向遊人乞食、嬉戲,有的還願意和遊人一起照相“留念”呢!
峨眉山是普賢的道場。金頂寺正殿之後原有一幢銅造的佛殿--金殿,供奉著普賢菩薩像。寺後有一座“睹光台”,在這裏可以看到“峨眉佛光”。
廬山廬山又名“匡廬”,峙立在江西省九江市北,鄱陽湖畔。它雖不很高,最高峰的海拔隻有1474米,卻以景色秀麗著稱於世,自古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讚譽。
遊廬山的起點是牯嶺。牯嶺因有一塊大岩石酷似牯牛而得名。陽春4月,平原地區的桃花早就凋謝了,可是這裏卻仍然是一片緋紅,桃花含苞欲放,豔麗多姿。
牯嶺西部的蒼翠崖壁上有一個著名的山洞,名叫仙人洞,是傳說中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修煉成仙的地方。
廬山的夏季十分迷人,尤其是當團團雲霧不知不覺飄來時,遠近的座座山峰隱沒在濃厚的雲霧之中,好似一個個孤島;過了一會兒,霧又逐漸消散,山峰又清晰地出現在遊人的麵前。麵對雲海翻滾、變幻的奇景,難怪宋朝詩人蘇東坡要感歎“不識廬山真麵目”了。看雲霧的最好的地方,當推東林寺、西林寺一帶。
廬山的飛泉瀑布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開先瀑、玉簾泉、黃龍潭、烏龍潭等。開先瀑分東西兩路,西路從山頂直瀉而下,懸掛在雙劍峰和香爐峰之間,高達幾十米,猶如從天而降的銀鏈。唐朝大詩人李白曾用詩篇讚美這條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美麗的瀑布給廬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雁蕩山雁蕩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浙江省東南樂清縣東北。這指的是北雁蕩,與樂清縣西的中雁蕩和平陽縣西南的南雁蕩並稱“東甌三雁”。
雁蕩山之所以奇秀,是因構成山體的流紋岩斷裂發育,經長年的自然風化,水流侵蝕以及岩石崩塌等綜合作用,才形成了今天的峭拔、陡立的山峰、岩柱、懸崖和峪穀等奇特地貌。雁蕩山早在明代就已經有120個奇峰很著名了。現在分為靈峰、靈岩、大龍湫、雁湖、顯勝門、仙橋、羊角洞七個景區。遊人一般隻遊全山風景精華所在“二靈一龍”。靈峰的怪石奇洞,靈岩的險山古刹和大龍湫的雲煙飛瀑,稱為雁蕩風景三絕。
徐霞客觀賞了雁蕩山三絕後寫道:“四海名山皆過目,就中此景難圖錄”。他對雁蕩山難描難畫的讚評,400年來無人爭議,可見讚美不虛。
武當山武當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南。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為我國道教名山,山北為漢水穀地,南接大巴山,方圓400公裏,中有72峰、36岩、24澗、9泉、8宮、2觀,構成中國著名風景區。
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登峰遠眺,武當全景盡收眼底。這裏層巒疊嶂,峰奇穀險,泉碧岩疊,占木參天,72峰飄緲雲間。風景之美,兼有五嶽之雄、險、奇、幽、秀。北宋書畫家米芾稱之為天下“第一山”。
武當山有數以千計的珍貴文物和宏大的道教建築群。相傳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曾於此修仙得道飛升,明朝著名道士張三豐也曾在此修煉,傳下著名的武當拳。
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開始,曆時十二年之久,築成了從古均州城淨樂宮始至武當天柱峰頂的金殿,綿延70公裏,建成8宮、2觀、36庵、72岩廟、39橋、12亭、10祠等龐大的道教建築群。其規模之宏大,技藝之精湛,工程之艱巨,世所罕見。
“五裏一庵十裏宮,丹牆翠瓦望玲瓏”即為其寫照。
現在保留下來的大量古建築,多為明代所建。
武夷山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原崇安縣)西南15公裏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麵積70平方公裏,最高峰海拔71.77米。屬典型的丹霞地貌,九曲清溪蜿蜒,東西縱貫山中,山間溪澗泉潭,峰岩洞石遍布,山光水色交相輝映,素有“奇秀甲於東南”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