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下館子的同時,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還得注意各民族不同的特色:回族的烤羊肉串、蒙古族的奶茶、藏族的糌粑、朝鮮族的冷麵等,都不妨嚐一嚐。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各類西式餐館亦紛紛開張,這就為我國現代家庭了解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提供了便利條件。相當於中國小吃的西式快餐、物美價廉,很可以一嚐為炔。三明治、熱狗、漢堡包食品,目前十分常見,日本、美國、法國、俄羅斯、匈牙利等國風味的餐館也都有不少價錢不貴,但確有代表性的食品供應。有些人以為上西餐館花費大,其實,它並不貴於中餐館。既然想去“吃”的同時,學點知識,那麼,西餐館是不能不去的。
眾所周知,同樣一道菜,出自手藝不同的廚師之手,大有優劣之分。因此,要研究一下館子的學問,必須熟悉有名的飯館。
當地著名的老字號飯館之門,是不可不登的。北京的全聚德、上海的老正興、廣州的大三元、天津登雲樓等,終日顧客盈門,正說明國人的偏愛,現代家庭,怎能不去湊個熱鬧?
除了老字號外,近年來全國各地都新建了一大批中、高檔的飯店、賓館。這些飯店、賓館一般都聘請了國內名廚,經營著各具特色的菜肴。事先了解一下它們的特色,逐一品嚐,也可以擴大“下館子”的範圍。有些高層飯店,為了招徠顧客,還特設了旋轉餐廳。例如錦州的錦州大廈的頂層就設有旋轉餐廳,顧客可以一邊進餐,一邊觀賞錦州城內外的秀麗風光,費用雖然稍貴一點,獲得的享受卻大得多了。這樣下館子不僅可以滿足“口腹之樂”,還可能賞心悅目。
總之,下館子的學問不僅限於飲食之美,還包括地域、民族、民俗等多方麵的飲食文化。就此而論,要當個“會下館子”遊客還真得下一番功夫呢!
旅遊中怎樣喝
俗話說:三天不吃飯可以,三天不喝水不行。這正說明水在旅遊中的重要。
旅遊途中,由於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必須得到一定的補充,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及強健的體魄。然而,在旅途中大量地喝水,對身體也有弊端。有時,它不但不能解渴,反而會增加渴的感覺。旅遊時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剛喝了許多水,沒走多遠,又感覺渴,再喝,還渴。肚子喝脹了,終不能消除渴的感覺。這種情況,就屬於過量飲水刺激胃而引起的反常現象。這樣喝水,不但不能減輕疲勞,反而會加重疲勞感。
有經驗的旅遊者在行進中是很少喝水的,他們總是在出發前或休息後才喝水。在路上實在渴得厲害時,也隻喝一兩口,漱漱嘴,潤潤嗓子。這種飲法對於保存體力,保存食用水都很有好處。一切好的、訓練有素的旅遊者,都清楚地懂得:在最困難的時候,水就是生命,就是力量,就是勝利的保證。因此,他們總是自覺地把水及食品留到最困難、最需要的時候用。
旅遊的食用水最好是開水,在沒有開水的情況下也可以喝生水,但必須是流動的河水、幹淨的井水或泉水。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較混濁的水也能飲用,但需加以過濾。最常用的過濾辦法為:在汙水窪的旁邊挖一個坑,使坑底低於水麵約30厘米,這時,水窪中的積水就會從坑壁滲入坑內,淘去混水,取出清水,再放入一些白礬對其加以沉澱淨化,這樣製成的水便可以食用了。盡管如此,這仍屬下策,能不喝生水時,盡量不喝,尤其是隻身的旅遊者,更應注意這一點。一旦引起急腹症,無人照顧,不但影響旅遊,而且有生命危險。
在熱帶森林中,某些植物體內貯存著大量可食用水,旅遊者可以用它們做水源。這種水既幹淨又衛生,極為難得。因此,在進入森林之前,應先向當地人請教,以便在林中尋找食用。
旅途中怎樣睡個好覺
有些旅遊者常常為旅遊中失眠而感到苦惱。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主要是神經係統的活動規律被打亂了。此外,環境不安靜,白天多喝了茶,多抽了煙,或者記掛著家中的事情等等都可能引起失眠。原來就有失眠的人換了環境,失眠會更嚴重。
怎樣減少和避免旅遊中的失眠現象呢?一般地說,睡前不要喝茶、抽煙、檢查一下被褥、枕頭,使其厚薄高低適度,有條件的洗個溫水澡,對減少失眠都有好處。晚餐時飲少量的酒,對當晚入睡也有益處,因為少量的酒可促使大腦皮層的抑製活動加強而促進睡眠。但不宜多飲,否則反而引起大腦皮層興奮活動加強而不易入睡。另外,旅遊期間應盡量保持原來的生活習慣,這對消除失眠現象也有作用。
如果一旦失眠,不要著急。不要老是開燈看手表去計算多久沒有入睡,這樣會更加心煩。要盡力保持情緒安定,盡量使你的肢體擺著舒適,讓全身肌肉鬆馳,還可不時有意地打嗬欠。
每打一次嗬欠後,把身體位置稍作變動,使肌肉更加放鬆。這樣,不久就會感到眼皮沉重而慢慢入睡了。
當然,服用一些安眠藥片也是有效的辦法。常用藥有:利眠寧、安定、舒樂安定等,每次一或兩片,睡前半小時服用。但是,旅遊中的失眠僅僅是暫時的神經失調,不是病態,最好在上述辦法完全無效的情況下才服用。
怎樣預防暈車、暈船、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