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占領盂縣期間,我縣最早開始修建汽車路、架設電話線。鬼子電話兵,騎馬檢修線路,耀武揚威往來馳騁。老百姓早遠遠躲開去,躲避不及者,鬼子經常用馬刀砍頭玩兒。
有個來喜,小時在汽車路邊挖豬草,看見鬼子騎兵過來,不及躲避,隻好伏在路溝裏。鬼子打馬飛馳而過,同時就揮舞馬刀來砍頭。由於路溝遮擋,馬刀隻削到了頭皮。三個電話兵,接連三刀,一刀比一刀削得深,來喜的頭蓋骨就給削出平平一塊,見了骨碴。幸運的是,到底沒有砍透頭骨,大腦未受損傷。
鬼子馬刀都沒砍死,而且是三馬刀。人們都說來喜命大。
40、刺刀穿喉
奶奶娘家村子,叫個大獨頭的。一個莊稼漢,忘其姓字,被懷疑是漢奸。八路軍夜裏來處決,抓到村口,綁在一根木樁上用刺刀解決。
兩個戰士,斜角十字站定。一個突刺,刺穿脖頸,從前到後;另一個突刺,也刺穿了脖頸,從左到右。處決完畢,八路軍夜色裏撤走。村幹部通知這家收屍。
家人抬了漢子回家,發現還有呼吸。那時的條件,那樣的情況,隻能用一個偏方來救治。殺掉一隻雞,撕下熱雞皮來捂了傷口。不料,漢子竟活了下來。半月之後,已經上山下地,照常幹活。
人們分析,正麵的刺刀,從喉嚨近旁穿過,沒有刺穿喉嚨,沒有傷到頸椎;側麵的刺刀,在喉嚨與頸椎之間穿過,也沒有傷到要害。可謂巧極。
不久,正經漢奸被抓獲。老百姓說,漢子不該死,是該受那麼一回罪過。
41、活埋逃生
我的中篇小說《活殯》,寫過一個人從活埋坑裏逃生的細節。那是借用了一個現成例子。
舊社會,捉奸要雙。殺死奸夫淫婦,不犯法。還有所謂忤逆,不孝之子,家族敗類,族中動了公憤處死,也不犯法。
一個逆子,家族公議決定活埋。大家卻是不曾活埋過人,派幾條後生挖坑,就墓穴似的挖了八尺見方、丈數深淺。施行活埋的時候,那逆子凶暴,當然五花大綁了不許反抗,嘴裏還填滿雜物不許吼叫。
活埋完畢,後生們還上去踩踏一回。萬無一失。
不料,逆子竟然死裏逃生。原來黑燈瞎火裏,上頭人們朝坑裏填土,逆子本能掙紮,在底下那麼扭動。將土都湧在身下,人體一尺一尺浮了上來。
逆子逃脫性命,出外投軍當兵,後來累積軍功升任一位官爺。
老百姓議論說:惡人成大事。活埋都不死,鬼神看來都避讓三分!
42、死了沒埋、埋了沒死
人都天生怕死。
種地的老農民,過去第一害怕當兵,第二害怕下煤窯。都是基於怕死。
中國曆來有“好人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傳統說法。下煤窯,那是當窯黑子。兩者放在一搭比較,說當兵的是“死了沒埋”,下窯的是“埋了沒死”。
當兵,槍林彈雨的,難免死傷。下煤窯,過去的條件,那是四塊石頭夾一疙瘩肉。
建國初期,村裏來了煤礦招工指標,大家都拒絕報名。我村支部書記強迫命令地富子弟去下煤窯,地富人家哭得死去活來。不料,地富子弟一朝成了煤礦工人,漂亮女孩子追著想嫁給人家。書記的兒子一直欺負土坷垃,打了光棍。
建國五十年,風氣為之大變。農民淪落為二等公民,唯有當兵下窯才能離開農村。何況,如今當兵不打仗,下煤窯安全保障也比過去不知好了多少。
43、剁指逃征兵
白居易有一首《新豐折臂翁》,記載一位老農為逃避征兵打仗,“自將大石擊折臂”。而解放前,我們家鄉有不少人害怕當兵,自己剁去右手食指中指兩根指頭。
我的一個表姐夫,就是其中一位。自己剁去指頭,將傷處伸進滾開的油鍋,使傷口當即結疤。一個人能下那樣狠手,都不去當兵,對“當兵”的恐懼該有多大!
44、自己鋸腿
早年看過一部朝鮮電影,劇名大概是《他活著》。中間一個情節,寫一位指導員腳部受傷發炎,有性命危險。在沒有麻醉的條件下,用一塊罐頭皮剪出鋸齒,堅強的指導員唱著伐木歌,自己鋸掉了一隻腳。
我相信那是有真人真事為原型的。相比之下,關羽刮骨療毒簡直算不得什麼。
45、鋼軌切脖頸
建國初期,沒有戶口限製,農民進城,來去自由。農閑時節,到城裏來打零工的挺多。
我們一位老鄉,到太鋼當壯工。一天,幾個人抬鋼軌,到地頭一齊往地下扔的時候,他的肩膀扛反了,被鋼軌夾了脖頸,狠狠砸到地麵。當場,滿口噴吐黑血,大家都說出了人命了。
有人當時就辭工跑回老家,連工錢都不要了。消息同時傳回,那家的兄長急忙到太原來料理弟弟的後事。趕到太鋼,弟弟脖頸上裹一條毛巾,繼續在工地上扛鋼軌哩!
人,說不來有多麼結實,多麼耐折騰。
46、車鉤夾頭顱
我從部隊複員回太原機車車輛廠,整天和機車打交道。
廠裏有好多鐵道線,停滿各種待修車輛。計劃開始修理的,由調車組調度到生產線上來。修理完畢的,也有一條停車線,在那兒等候出廠。
車皮與車皮連接,依靠車鉤。自動車鉤還是詹天佑發明的,至今在國外車鉤還叫“詹天佑”。
聽老師傅們講,有個工人在停車線上檢查車鉤部件,旁邊正在調車,停著的車輛受到震動,發生了緩慢移動。結果,兩隻車鉤就可可將工人的腦袋給擠夾住了。那擠夾的力度也奇妙:沒有夾碎腦瓜,可也無法抽身。
雖然“火車不是推的”,當時處理事故現場,卻不敢動用火車頭,結果還就是利用人工將車皮朝兩麵推開,工人得以獲救。
47、牛皮不是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