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人不要隨便吹牛,人們愛說“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
後來有人發展加工,又添上幾句:泰山不是堆的,羅鍋不是偎的。
48、安全線
鐵路線設計,最大坡度可達33‰。在長大坡道下麵,重要車站都要設置安全線。
假如有列車製動失靈,從坡道直衝而下,為了防止撞車,發生更大災難,這時就要開通安全線。讓失去控製的列車,撞向山崖或者衝進山溝。所謂安全線,是為了保證整條鐵路線的安全;對於失去控製的列車,則是車毀人亡。
開火車的,受到最惡毒的詛咒,就是“讓你進安全線”。
49、金爐條
真金不怕火煉,本意是說金子化學穩定性高,高溫處理也不會輕易氧化。蒸汽機車鍋爐,爐膛有一間房子大小,洪爐烈火,熱焰逼人。老百姓揣度,那爐條一定是金子的。
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我們一位師傅河北邢台老家來人,還要專門到機車上參觀。要看看爐條到底是不是金子的。
50、走私鴉片
建國前,中國吸毒現象嚴重,走私鴉片猖獗。男人肛門夾帶、女人陰道藏匿,各種辦法無所不用其極。
老師傅們講,火車頭的爐膛裏走私鴉片,最為隱秘。
將鴉片油布包裹了,藏在濕煤中間;將那濕煤填入爐膛,烈火不久將濕媒燒成大塊爐渣,鴉片在爐渣裏安然無恙。
也有緝毒人員檢查,爐膛裏火焰熊熊,且是不會懷疑裏麵藏匿了毒品。
51、唾沫梳頭
河北邢台那位師傅,老婆來太原探親。我們做徒弟的,上工廠的臨時招待所去看望。結果就看到了一樣稀罕。
村裏女人給孩子梳頭,頭發不通,有時蘸水。
我們老家,也有女人在梳齒上抿了唾沫給女孩梳頭的。習慣那樣,不以為然。而邢台師傅的老婆,一邊和我們寒暄,一邊給小女娃梳頭,卻是直接向女娃的頭部吐唾沫。啐啐連聲中,老婆與女娃怡然自得。
看來,也是地方習慣,習以為常。
52、光腚學生
1968年,我應征入伍於著名的三十八軍。部隊駐地在河北保定附近的於家莊。
當時,舉國百姓貧窮。而河北之貧窮,更有甚於山西。
兵營不遠處有一所小學。夏天,男女學生一律不穿衣服,孩子們上下沒有哪怕一條線!教室裏悶熱,大家尋常在院裏讀書;黃土泥巴壘垛一些台子,孩子們赤身露體圍攏了土台。多日陽光照射,娃娃們皮膚黝黑,在一片明亮的視界裏,撒落若幹墨黑的色塊。
父親曾到部隊探視過我,他下了火車,一路步行到兵營。半路上乍然看見小學景象,開頭竟以為是村子裏集體放豬。老人不勝驚異,連十幾歲的上學女孩子也完全赤裸。
直到晚年,他有時還會念叨起來,著實同情那些孩子們。
53、光身婦女
保定石家莊,夏天極熱。男人下地,都是光脊梁。婦女們,假如尚未出嫁,要穿一件背心兜肚之類;假如已經結婚,即便是十七八的女子,也完全是光脊梁。
當兵的看得眼饞,暗暗做一些春夢。或者遠遠羨慕田間勞作的農民。
當地農民見慣不驚,也許遠遠羨慕當兵人。
54、出門就是柴火
河北平原,過去燃料嚴重短缺。莊稼的秸稈,不像其它地方用來秸稈還田,增加有機肥料,而是全部當作燒飯的燃料。一個風箱火台,煙道從炕底通過;燒飯時利用一點餘熱來暖炕。老年人,或者產婦病人,才能享受那一點溫暖。
老鄉家裏都有柴耙,拖了在野外行走,周遊兩個鍾頭,也許收獲那麼一把柴火。《隋唐演義》裏程咬金賣柴耙,是有生活依據的。
部隊大院白楊落了葉子,老鄉們要來爭搶。
掃街掃院過後,掃起的垃圾堆要過籮;以便拾取火柴棍大小的枝梗。
生活在煤炭之鄉的山西百姓,萬難體驗那種燃料極度匱乏的艱難。
出門撿到一個金元寶之類的意外驚喜,河北老鄉的說法則是:
好家夥,一出門就是柴火!
55、門大窗小
山西曾經號稱海內最富。曆史上民居建築水準比較高。如今有許多晉商大院辟作旅遊景點,可見當年風致。
改革開放之前,就我眼光所及,河北、河南、山東,好多地方民居相當簡陋。建築材料短缺,包括氣候的原因,鄉下普通民居都是門大窗小。
窗戶有多麼小?有的頂多一尺見方。黑夜,用兩塊磚頭就完全封堵了。
門,開的相當大。冬天有太陽的日子,房門大開;因為外麵會比屋裏暖和,好讓陽光的熱量進來。
門大窗小,連帶的民諺有“車大牛小,陰大陽小”之類。不知確否。
56、井水潑街
聽說,由於夏季天熱,徐州城裏居民當年多在街上睡覺。
烈日烘烤一天,大地餘熱灼人。人們須得打來井水潑街。潑過一道,即刻蒸發。要連潑三道井水之後,鋪開涼席,方才可能坐得躺得。
57、湃
《紅樓夢》裏有一個細節,寶玉夏天喝茶,茶水要在井水裏湃過,使之清涼。
湃讀pài音。山西方言稱冰涼的感覺叫“湃人”。
河曲民歌裏,記錄走西口的受苦漢冬天跋涉黃河的句子有:黃河裏耍一水湃斷兒根。
河水冰冷,對人傷害嚴重者,直接影響到性功能和生殖能力。
58、韓國麵積記憶法
韓國遊覽,最後一站到首爾。旅遊項目有參觀三八線非軍事區。
登上統一了望台,朝鮮那麵的景觀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