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山" 全部作品:
張石山 0 萬字 2019-02-03
作協好似官場,文壇好似戰場,台下要有動作,台上得有手段,青年才俊反戈一擊,可白發泰鬥拒不繳械投降,這可教人如何是好?民間史官的真實呐喊,性格迥異的文壇名流、風花雪月的文人雅事、勾心鬥角的文壇事件、詼諧逗樂的文人趣聞編結成了上世紀80年代山西文壇有血有肉的曆史記錄。
張石山 1 萬字 2019-01-20
雖曰“片解”,本書卻由《論語》所蘊含和表達的整體文化景觀入手,作者兼具傳統士君子的文化立場與現代知識分子的批判意識,注重常識性生命經驗對於理解曆史的重要性,更注意考察語詞的微妙差異對於理解文化文本的特殊價值;分析評價與邏輯推斷,源於對曆史深刻的理解;通俗但犀利的文風,源於其小說家的獨特思考和本色文筆。針對當下諸多《論語》譯注本中廣為流傳,卻嚴重誤讀的片斷,本書剝絲抽繭,一一還原《論語》本樣,以不
張石山 15 萬字 2019-05-08
甲申歲末,山西作家組團赴韓國作一周遊訪。作家們平日或有閑暇,不乏聚會,難得有十數同誌如此多日朝夕相處,結伴共同休閑。男士離家,群雄麇集;長夜漫漫,旅途遙遙;口欲耳欲驅使,不約而有同好。故臥榻兩側、車輛上下,人人獻藝,各各賣弄本事。說故事、講笑話,侃黃色段子、來文字遊戲,竟成旅途一大節目。韓國風景秀麗,所謂賞心悅目;而有“說部”相伴,同行諸君益發樂甚。
張石山 17 萬字 2019-03-04
《攻城》是筆者以自己的父親為人物原型、以他的傳奇經曆為故事主幹,輔之以適恰的虛構,創寫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主人公張六為生活所迫當腳夫後成為工頭,後加入中共地下黨;解放太原時,張六又作為我解放大軍的登城向導打回太原城,以及解放後張老六的一係列傳奇經曆為敘述結構主線,故事情節精彩,人物性格鮮明。作品語言老辣,寓意深涵。是一部關於父親的傳奇小說,是一部引發讀者思索的人生之“城”。
張石山 15 萬字 2019-02-12
張石山以中短篇小說名世,上世紀70年代中期登上文壇,至今筆耕不輟。他見證了文學界的興衰榮辱,目擊了作家群的世相百態。《穿越——文壇行走三十年》細節鮮活。文筆灑脫,讓人切實感受到了當代文壇的時代脈動,填補了諸多曆史記載的空白。在中國當代作家的回憶錄中,可稱獨樹一幟。
張石山 15 萬字 2019-02-27
穿越文壇,在文壇行走三十年,親見的人物不少、親曆的事件也頗豐繁。早些年,我就產生過這樣的念頭:我要把行走文壇三十年的見聞書寫出來。我們山西文壇的耆宿元老,我們的老師西戎和馬烽,身處文壇半個世紀乃至六十春秋,他們的經曆該是多麼豐富、多麼寶貴!然而,西老最後突然中風失語;馬老像平素一樣去住院,卻再也沒有像往日一樣痊愈歸來。發生在眼前的這樣活生生的例子,簡直驚心動魄!也許,老師們並不願意將他們的回憶形
張石山 25 萬字 2019-05-09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來,既而沿海特區興盛發達。屢有號召要提高知識分子地位,隻證明著他們的地位不曾提高。於是他們就有機會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長衫,傲視群小。他們的貧窮貧寒便也與眾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貧”。清貧,以我理解應是一種境界。好比難得糊塗: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砍柴挑水,無非求道。開悟之前做什麼?砍柴挑水。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進步到哪兒去了?
張石山 24 萬字 2019-05-09
最早可能成為一名北大的學生,該在1966年。那年我高中畢業。我讀中學的太原三中是省內重點中學,我是學校的高材生。我在全省統考曾獲總分第二名;我認為自己考取中國任何一所名牌學府都易如反掌;我的首選目標是北大。我在畢業前夕已填好了報考誌願表;我的第一誌願以及第二誌願都是北大;我選了天體物理係以及飛行器係。考北京大學,要講北京話怎麼辦?從高一起,我就學了一口太原“京腔”;襪子破了又怎麼辦?從高二起我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