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蟯蟲等腸道寄生蟲,攪擾人類千萬年。
兒時在村裏,好像同伴們人人都有蛔蟲。嚴重的,要服用打蟲藥。中藥打蟲,用什麼藥、多大劑量,當然不如後來普遍發放的西藥片劑那麼方便有效。
我們老家一帶,一位姓綿的先生,醫術普通,卻因治療蛔蟲而成名。據說,他的女兒患有蛔蟲,百計驅除不去。直至形銷骨立,奄奄待斃。綿先生於是痛下殺手,死馬當做活馬醫。餃子餡兒裏包了砒霜給女兒吃下。結果冒險一試,竟獲成功。砒霜盡數被蛔蟲吃掉,蛔蟲盡數被毒死。據稱,打下蛔蟲有三升之多。
35、蟯蟲
蟯蟲寄生在人的直腸一帶,藥力不易到達,因而更為頑固難治。
聽說有人蟯蟲疾患嚴重,大解時以手敲擊屁股,蟯蟲墜落有如降雪飛霜。
更有洋相人自稱:敲打屁股幫子,蟯蟲翻湧如木匠刨子吐刨花雲雲。
36、喔喔小子
傳統戲裏,跑龍套的角色,或者是站堂衙役吼動堂威,或者是軍士兵丁出場,往往要呐喊連聲。魯迅先生最早的小說集取名《呐喊》,有以新文化小兵自任、為主將在一旁呐喊助陣的寓意。
在我們家鄉人的語言係統裏,稱那些呐喊的小兵是“喔喔小子”,是一個貶義名詞。跑龍套、沒出息、窮幫腔、瞎起哄、有他不多、沒他不少,包括形象猥瑣、寒酸窩囊等等,都可以一言以蔽之:活像一個喔喔小子!
37、七九子、萬有子
如果喔喔小子是特指那麼一個對象,那麼對於一堆無關緊要的人、一夥吃閑飯的人、一群應名充數的人,山西方言籠統說成是“七九子”、“萬有子”。
政治家有時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讓人懷疑其中的權謀意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者,氓也。古代政治家幹脆就說老百姓是群氓,相當坦率。
七九子、萬有子,說的正是群氓一類閑雜人等。
老百姓口語中,有時也說“撥拉子”、“王八子”,更加貶義一些。
38、金瓦銀瓦祁寯藻
盂縣和壽陽相鄰。此壽陽非淝水之戰壽陽。語言學大師北大教授王瑤先生是山西人,曾經調侃說:我們山西,沒有肥羊有“壽陽”,沒有魚肉有“榆次”。
清代,壽陽出過一位京官重臣祁寯藻。
盂縣家慚愧弗如,自我調侃說:壽陽有的,金瓦銀瓦祁寯藻;盂縣有的,瞎筒灰背看穀佬。
瞎筒,是穀苗中的殘疾。穀苗大小皆要生穗,一個空筒,什麼都不生,是為瞎筒。
灰背,是穀苗中的病患。苗子壯碩,又高又粗,葉子粗看也碧綠,但葉片背麵發灰,不生禾穗,則是灰背。
看穀佬,是穀苗中的莠草。整塊地,數它高,穀穗都沉甸甸低下頭,唯有它高高挑了一個稗草穗子,仿佛在看管那片穀地,叫做看穀佬。
什麼人,少智慧、愛胡說,人稱瞎筒。
高個子,在戲場會場格外突出,人稱看穀佬。
39、毛莠莠還嫌穀撥拉
在那麼一個格局裏,次要人物當家,不知身份高低,反而嫌棄主要人物,喧賓奪主之餘,尚且不能滿意。老百姓說這樣情況是“毛莠莠還嫌穀撥拉”。堪稱生動。
40、站著高粱稈
一種人,沒成色,窩囊廢物,村人形容是“站著高粱稈,躺下蜀黍秸”。橫豎不成材料。
41、墩墩窩窩
一種人,任人擺弄,少主張、無剛性,人們說是鼻涕粘涎,提起來一條、放下去一團。
有時也說“墩墩窩窩、拍拍餅子”,仿佛一塊軟麵。
42、不足色
智商不夠,人們經常用“不夠數”、“不夠秤”、“七成子”、“二百五”來形容。
金銀講成色,99黃金是為十足金。
晉方言形容腦子不夠辦傻事,也說某某“不足色”。
43、秀才比驢多
清代,盂縣也出過一位知名高官王珻。曾為京官,居翰林院;後回山西任晉陽書院山長。人稱王閣老。
王珻出生盂縣芝角村。芝角村古來學風濃鬱,讀書人很多。
每當縣裏學宮考試完畢放榜之日,芝角村考中的秀才往往居全縣之冠。芝角離縣城十裏,出城五裏路過陳武村,新科秀才都要雇一匹毛驢回家,以示榮耀。
結果,有一句誇張的說法是:芝角村的秀才,比陳武村的驢都多。
44、扯纖
老百姓傳言,清朝年間,鎮上經常派差下來,要勞力去扯纖。
所謂扯纖,也就是拉纖。但這個拉纖,是旱地拉纖。縣太爺坐轎下來視察什麼的,是四人小轎。沿途要各村派差八人,在轎杠上拴了繩索拉纖。如此,轎夫相對省力,轎子飄颻如船行水上。
縣令的棋牌執事,包括轎子轎夫,皆有定例。隨便派差抓夫,應屬違製。至少也是炫耀官威、勞民擾民。
據說,王閣老退休還家後,聽說縣太爺要民夫扯纖,他老先生就換上一身短打,站到路邊去迎候。縣太爺於是嚇得屁滾尿流,磕頭如同搗蒜。從此不敢再耍威風雲雲。
45、二程講學
盂縣,春秋時期曾建仇猶古國。百裏方國,而且可能是赤狄、白狄之類蠻夷之邦。後晉國鑄鍾,仇猶開道路迎之,晉國乃順勢誅滅仇猶。
盡管春秋無義戰,我的看法是:仇猶國以滅亡換來文明,是曆史進步的必然。
後來,盂縣曆史上最稱輝煌的時代不過北宋。北宋160年裏,山西科考得中進士者140名,盂縣學子占有四分之一。
出現這樣超乎尋常的輝煌,與二程曾經在盂縣講學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