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德1月6日宣布複製人的計劃後,白宮和國會立即作出了強烈反應。克林頓總統和國會議員7日呼籲國會在複會後,應立即采取行動,提出緊急法案,禁止複製人。白宮發言人麥考瑞7日說,“我認為,總統會向席德說,要是他真的實施複製人的計劃,那將是不負責任、不道德和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眾議院科學委員會技術小組委員會主席莫雷拉在一份聲明中說,議會認為複製人行為不僅對兒童造成傷害,也為社會道德所不容。
運用克隆技術成功地複製出綿羊“多莉”的蘇格蘭科學家們,認為席德的複製人的計劃是“令人作嘔的反道德計劃”。複製出“多莉”的那家蘇格蘭研究所副所長警告說,複製人的行動不應被視為一場尖端科技競賽,在複製羊的技術還沒有成熟(277個試驗的卵子,隻有一隻成功的複製羊。)的情況下,使用在人身上,即使撇開道德顧慮先不說,也極可能造成畸型、死胎、嬰兒早死、癌病、以及早衰等種種危險後果。因複製出“多莉”而聞名的威曼博士則表示,僅僅想象一下在複製羊的過程中出現的高死亡率如發生在嬰兒身上,就夠讓人受不了的了。
克林頓總統在1月9日的每周廣播講話中,再次敦促國會立法,禁止複製人。但他也重申,應繼續進行克隆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去年3月,克林頓就提出禁止用聯邦資金支持克隆人的研究。7月,他根據全美倫理道德委員會的建議,又提出了禁止克隆人至少5年的法案。這項《1997年克隆禁止法》草案特別提出禁止采用克隆“多莉”時所使用的“體細胞核移植技術”來複製人。但該草案在措詞上很嚴謹,沒有禁止從事人體細胞或人體組織的克隆複製,因為這方麵的新技術能為治療疾病帶來突破。不過,克林頓總統的這項法案一直到去年11月國會休會時仍未有議員出來擔當提案人,而另一些由保守派議員提出的、涵蓋麵廣泛的方案卻逐漸有了附議的人。這些方案有的禁止一切涉及人的克隆研究,有的禁止胚胎的克隆研究,但這種打擊麵“擴大化”的法案遭到科學界的反對。
〖MZ(2H〗克隆大熊貓的話題〖MZ)〗進入7月,有關克隆的話題再次“熱”起來,先是日本科學家宣布克隆成小牛“能都和加賀”,後是一個國際科研小組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宣布用克隆動物又克隆出動物,實現了“克隆的克隆”。
克隆動物的相繼問世,給畜牧業和瀕危動物帶來了福音。不久前,中國科學家宣布:即將利用異種克隆技術繁殖“國寶”大熊貓,以期挽救這一世界級瀕危物種。
作為我國的國寶,大熊貓的曆史可以上溯到800萬年前的雲南始熊貓。在神州大地上,隻要有人類化石出土的地方,幾乎同時都能發現大熊貓的化石。這表明,大熊貓自古以來就是人類親密的夥伴,曾經廣泛地分布在大河上下、長江南北。近年來,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汙染和生態失衡,大熊貓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據估算,大熊貓的數量目前已經減少到1000隻左右,僅分布在四川、甘肅和陝西等地。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保護方略,每一個物種的數量降到1000隻以下時,必須建立圈養種群,加強人工繁育。
我國搶救大熊貓的行動,早在60年代就已經開始。一方麵,人們劃定保護區,為大熊貓營造適合生存的野外空間。另一方麵,人們把希望寄托在現代科技尤其是生物技術上。1963年,北京動物園首先用人工授精技術繁育成功大熊貓,但是一直到80年代末,全國範圍內人工繁殖大熊貓總是處在起伏不定之中。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不高。
大熊貓難道就真的在劫難逃嗎?
事實上,我國早在五六十年代就開始進行克隆技術的相關研究。如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關於魚的無性繁殖研究等。近年來,克隆技術被列入國家863高科技計劃。西北農業大學采用胚胎細胞繁殖技術繁殖成功世界上最大的克隆羊群體。1993年就有科學家提出克隆“大熊貓”的設想。去年春夏時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始了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