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科苑精英科學新時代的開創者(3)(2 / 3)

門捷列夫工作到最後一息。1907年1月20日,他坐在書桌前,手握著筆,麵前還擺著未寫完的著作,與世長辭。出殯那天,彼得堡大街小巷到處點起蒙著黑紗的燈籠,十幾位青年學生抬著一張巨大的化學元素周期表,走在送殯隊伍的前頭,數萬群眾自動參加這支隊伍,為這位偉大的化學家送葬。

(15)首創量子論的普朗克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1858—1947)創立的量子理論,衝破了20世紀初的“物理學危機”,推進了物理學和整個自然科學現代化進程,獲得了191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普朗克之前,物理學家都是從經典物理學角度來研究一個受熱物體向外輻射能量與它的溫度的關係,結果總是和實驗有很大出入。這個疑點被當時的科學家稱為物理學上空籠罩著兩朵烏雲之一。這樣,當時被認為十全十美的物理學出現了危機。普朗克創立了量子論,從一個方麵解決了物理學危機(另一個方麵是由相對論解決的)。他在1900年推導出一個與實驗相符合的公式。在這個公式裏,他引入了符號h,稱為作用量子,這是一個非同小可的發現。因為,以往人們認為能量可以分割成任意小,作用量子的出現卻表明能量隻能是某個最小單位的整數倍,這個能量最小單位稱作“能量子”,它與輻射頻率有關。為了紀念這一新的發現,科學界把h命名為普朗克常量。

普朗克的科學新思想,使人們衝破了經典物理學的束縛。本世紀初,一大批青年物理學家沿著普朗克量子論的思路,建立了量子力學,向人類展現了一個新奇的微觀世界,人的認識產生了一次新的飛躍,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自然本性的認識。

普朗克進入科學殿堂以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能動搖他獻身科學的決心。他的家庭相繼發生不幸的事:1909年妻子死去,1916年兒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死。1917年和1919年兩個女兒先後死於難產,1944年他的長子被希特勒處死。普朗克總是用忘我的工作來抑製自己內心的悲痛,為科學做出了一個又一個貢獻。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高望重的普朗克為幫助和支持受法西斯迫害的猶太籍科學家而奔走呐喊。當時希特勒曾說:如果不是普朗克年事已高,早該把他關進集中營。普朗克的偉大發現和他的崇高品格,使他的名字與科學史上許多偉大的名字並列在一起。正如他的學生、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勞厄所說:隻要自然科學存在,它就永遠不會讓普朗克的名字被遺忘。

(16)開創現代科學新紀元的愛因斯坦20世紀人類進入原子時代。原子時代的標誌就是現代科學技術和它的深刻影響及廣泛應用。創立了代表現代科學的相對論,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的,是美籍德國猶太人愛因斯坦(1879—1955),他被公認為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

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烏耳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中,自幼就對各種自然現象特別感興趣,常常為葉片形狀、花瓣組織、螞蟻跑動、星星閃光等吸引甚至入迷。5歲時,父親給他買來一隻羅盤,他轉動著針或盤子,不管怎樣轉動,那根小針不聽他的話,總指著南邊。愛因斯坦驚訝了,雖然父親和叔叔的回答他似懂非懂,但這根小磁針一直強烈地吸引著他求知的心靈。愛因斯坦就是靠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堅韌不拔的勤奮好學精神,逐漸地步入科學殿堂。青少時代的鑽研精神和獨立思考習慣終於將他錘煉成為一代科學巨星。

愛因斯坦善於運用思維的洞察力,深入揭露事物的本質,以徹底創新的精神革新了經典物理學的舊觀念。1905年,他才26歲就創造了科學史上無先例的奇跡。在這一年中,他利用業餘時間,相繼發表了三篇震撼世界的論文,在物理學的三個領域裏作了劃時代的貢獻。首先他的關於光電效應的論文建立了光量子理論,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在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觀粒子的波動性和粒子性的統一,從而打開了通向量子力學的大門。愛因斯坦因此榮獲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的關於時間,空間都要隨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論文,衝破了牛頓時代以來形成的時間、空間絕對不變的舊觀念,揭示了作為物質存在形式的空間和時間在本質上的統一性,宣告象征科學新時代的狹義相對論誕生了。他的關於質量和能量具有相當性的質能關係定律,揭示了原子內部所蘊藏的巨大核能的秘密,為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展現了廣闊的前景。此後,他經過八年的艱苦努力,創立了廣義相對論,推動了宇宙學的蓬勃發展。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一起成為近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愛因斯坦的名字因此傳遍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