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小學生五周歲時按生日入學,在這之前進學前班。小學課程多為讀寫算,手工等。值得一提是,某些小學中實行的“開放式教學法”(open learning)頗具特色。在課堂上,一切都呈現出開放、隨意或無組織狀態(unstructured),教師坐在桌子旁邊,孩子們排隊過來領任務。這個說他要認字,老師便在紙上寫幾個字讓他拿去寫。那個說他想計算,老師便出幾道題讓他拿回去算。還有的小孩想畫畫,老師便即興畫個圖案叫孩子去畫……過了一會當孩子想換換口味時,便再找老師領新的任務。教室內布置也不規則,學生隨便圍坐,像在餐廳一樣。教師時而和孩子們坐在一起,時而沿著布滿手工、圖畫、黑板、教具的四壁或講、或說、或唱、或寫、或畫,孩子們也隨之前後左右移動。還有的學校裏雖然一節課隻包括一門學科,但環形教學建築裏,各班相連,彼此一目了然,總體上仍是五花八門,看上去像集貿商場一樣,吆喝什麼的都有。家長和社會上對此有各種看法。
“開放式的教學法”讓整個教學過程節奏輕鬆愉快,學生積極主動,教師又不失主導作用,而且學生基本上不互相幹擾,徑自投入到各自喜歡的讀寫算、畫畫中。
第二,助教。
英國小學的班級教學實行包班製,即一個老師包交一個班級的所有科目,隻有極少的科目,如音樂、體育等由其他教師擔任。但是這並不是說一個班級裏隻有一個老師。在每一個教室裏,都有兩位老師,一位是任課教師,另一位是助教。任課教師負責全班的教學活動,而助教則負責幫助學習有困難或有特殊情況的孩子。學習有困難或有特殊情況的孩子通常會被安排在教室的後麵,助教就坐在孩子的旁邊,以便隨時給予幫助。據介紹,助教不一定非專職人員不可,也有可能是誌願者或家長。助教的設置充分照顧到了一些特殊兒童的需求。
第三,三波教學法。
曼徹斯特流行一種很受推崇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被稱為“三波教學法”。第一波:通過教師麵向全班的教學,使多數學生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第二波:通過分小組學習和教師指導,幫助少數還沒有聽懂的學生弄懂所學內容;第三波:通過輔導老師的個別輔導,幫助個別學習困難大的學生提高學習效果。
英國的個別輔導並不是由任課教師擔任輔導老師,而是由專門的輔導老師對需要的孩子進行輔導。經常看見的在教室外麵的過道有老師和幾個學生圍坐在一起,那就是輔導老師在特別輔導需要輔導的學生。通過這種“三波教學法”,即使學習能力欠佳的孩子,也或多或少地彌補了課內學習的不足,從而極大地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
⑥假期
英國孩子所享受的假期比我國孩子所享受的假期多。以2006至2007學年度為例,學生有7個假期:
1.10月21日到10月31日:Halloween(萬聖節假);
2.12月16日到1月3日:Christmas(聖誕節假);
3.2月17到2月27日:Half-term Holiday(半學期假);
4.4月13到4月24日:Easter Holiday(複活節假);
5.5月1日:May Day(五一節假);
6.5月26到6月12日:May Holiday(五月假);
7.7月21到9月7日:Summer Holiday(暑假)。
孩子的假期多了,不僅可以減輕學習的壓力,還可以有更充分的時間去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發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2.中學教育
中學生的必修課程有英語、數學、科學(物理、生物、化學)、體育和宗教。另有一大堆選修課,如德語、法語、史地、藝術、戲劇、商業、信息、計算機、建築、旅遊、音樂、人文科學、就業教育等,達幾十種,知識覆蓋麵較廣。既能滿足學生不同興趣的需要,又能配合社會需要。上課一般不存在照本宣科現象,而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加學生知識,培養各種能力。各校均有不同的實習場所,如縫紉、烹飪、機鉗、木工、鍛冶、養殖等,為此,有的學校還專門雇用各種技術人員。事實上,各科教師均是既能動口又能動手的專家。教學雙方均處在極大的興趣之中。此外,各校還有“就業辦公室”指導學生畢業後的去向問題。
3.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