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教學方法——在玩中學(2)(3 / 3)

案例二:

STLUKE’S教會學校的教與學

這是一所隻有120名學生的小學,學生較多的是黑人小孩,鋼結構的校舍有些像廠房。學校坐落在倫敦東部的窮人區,足球活動課竟然在一塊很小的水泥場地上進行,不足120平方米的學校禮堂兼做體育館和接待廳。雖然這所學校辦學條件不及深圳的民辦小學,但他們的興趣活動課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

在非洲舞蹈班,十多個打鼓的孩子在一位黑人男教師的帶領下勁頭十足地打著節奏,一位白人女教師正帶著五個小女孩學跳舞。鼓點節奏活潑,舞蹈動作勁爆,兩位教師十分專注,全情投入,孩子們每個人都是很陶醉的表情,那種忘我的氣氛使我們參觀者也不由得扭動起來。教室四周的牆壁上貼滿了學生的獎狀和非洲舞蹈圖片。

在烹飪班,兩位女教師正領著四個孩子學做糕點,教室不足7平方米,但廚房設備一應俱全,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調漿、配料、入模、烘烤,真材實料,實際操作。我們在接待廳裏吃過孩子們自己製作的曲奇,味道很好。

在繪畫班,也是兩位女教師輔導六個孩子。孩子們的繪畫實在很一般,但他們卻十分大方自信,當我把照相機打開的時候,他們都爭著把自己的塗鴉端起來搶鏡頭,黑黑的臉蛋笑的時候露出一口小白牙,可愛極了。

每一個小小的班級都配備兩位教師,這是中國課堂教學所不及的;而教師都能那麼投入,教室麵積雖不大但環境布置得很好,也讓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案例三:

肯特威爾女子學校和諧高效的課堂

這是肯特郡一所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一流的女子中學,在校學生1000多人,分別就讀於7至13年級。學校每年教育經費高達400萬英鎊。校園文化建設很精細,用色統一,標識完備,處處顯出較高的品位。

在一節9年級的科學課上,教師要求學生分組合作進行主體學習,圍繞一個主題,每組可以做不同側麵的研究,通過查閱資料、手工製作,完成立體研究報告。每組3至4人,一人用筆記本電腦查閱資料,其他人有的做手工,有的抄寫、粘貼並繪製報告招貼。教師滿教室巡視指導。這堂課是在科學實驗室裏上的,靠窗的一溜實驗準備台上擺滿了模型、儀器、鮮花,牆上有大麵積的主題科學教育專欄,圖案誇張,色彩豔麗,還貼滿了學生的科學研究報告、科學手抄報、科學繪畫,令人歎為觀止。30分鍾以後,各組基本完成了任務,有一組學生端著他們的作品讓我們拍照,笑容十分甜美。

第二節是一堂8年級的數學課,教學內容是小數的乘除法。教師先在黑板上以兩道題為例進行了複習,然後每組發一張約有十道題的練習,各組合作完成。十多分鍾以後請學生到前麵的電子白板前寫出結果。學生有不會的,回到小組獲得支援以後就能寫出正確答案了。最後教師再發一張鞏固練習。教師是一位年輕英俊的小夥子,當要啟發學生思考的時候,他自己先捏著下巴作出思考的樣子;當巡視到某一組遇到了較多問題的時候,他就蹲下來,胳膊支在桌邊,像學生的大朋友一樣。看得出全班20幾位14歲的小女生都很喜歡他。

這兩節課教學任務似乎完成得並不十分理想,難度大概都在中國小學四五年級的水平。但課堂上學生始終處在學習活動當中,始終在合作,課堂氣氛始終是愉悅的,哪怕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學生也是活潑調皮地笑笑,十分輕鬆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