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地計劃教學,製定可理解的清晰目標。(1)開始上課時清晰傳遞目標;(2)備好教學材料;(3)課的組織良好;(4)課結束時進行回顧;(5)教師在備課時顧及學生的各種特殊需要。
2.具備良好的學科知識和理解。(1)教師具備授課所涵蓋的全麵的學科內容知識;(2)使用的教材與課程相適應;(3)傳授的知識對學生適切並讓他們產生興趣。
3.使用的教學方法能夠促使所有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1)課程內容與先前的教或學相聯係;(2)利用學生已有的概念和經驗;(3)使用各種各樣的活動和提問方法;(4)講授和解釋明確而具體;(5)使所有學生參與教學,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和觀點,並作出適當的反應;(6)鼓勵高標準的嚐試、確信和呈現;(7)應用適宜且對不同學生區別對待的方法。
4.有效組織學生,維持高行為水準。(1)對學生的好的嚐試和成績經常進行表揚;(2)對課堂不當行為作出及時反應;(3)公平對待所有男女生和能力不同的學生。
5.全麵評價學生的學業。(1)在課上通過提問對學生的理解進行評價;(2)察覺學生的錯誤和誤解,借此來促進學生的學習;(3)經常和準確地對學生的書麵作業進行評價。
6.學生取得豐富的學習成果。(1)學生在課上充分投入學習,取得進步;(2)學生在課上理解對他們的學業要求;(3)學生在課上的學習結果與課前製定的目標相一致;(4)師生雙方教與學的節奏較快。
7.有效地利用時間和資源。(1)充分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在所有教學時間裏維持學習;(2)維持較快的授課節奏;(3)較好地利用各種教學支持,如學習助手和年紀稍大的學生;(4)利用適當的學習資源,如信息與通訊技術(ICT)等。
8.有效利用家庭作業來強化和擴充學習。(1)必要時布置家庭作業;(2)學習目標明確,與正在進行的作業相關;(3)後續先前布置的家庭作業。
在評價前,評價者和被評價教師首先要收集資料,通過資料的收集來明確課的背景、計劃的活動和學習目標。評價人員要根據上述八個標準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每個標準均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需要改進4個等級。評價者根據教師的教學技能、專業知識的掌握、具體方法的應用、課堂教學組織、師生活動及學生學習狀態等進行評價。這要求評價者具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評價知識。評價人員要給予教師及時的反饋,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給出全麵性和建設性的意見,指出教師課堂教學的優點和不足,以及如何發揚優點和克服缺點。例如:教師教學目標的製訂是否合理,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否準確、清晰、有條理,教學方法的使用是否恰當,學生是否學會了學習與思考,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否充分,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是否恰當等。評價者要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提出具體而詳細的建議,評價意見不能過於籠統和模糊,否則不利於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接受評價的教師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分析自己課堂教學成功的地方,剖析不足的地方。評價者和被評價者要及時溝通和交流,達成共識。英國課堂教學評價注重他評和自評相結合。每個教師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課堂教學評價,這樣學校根據評價報告,給教師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以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和專業水平的發展。
三、英國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效果
(一)成績和經驗
英國的課堂教學評價極大的調動了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教師理解並認同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全身心的投入教學工作,把評價過程當成發揮自己潛能、展現自己才華的平台。新的教師課堂教學評價體係實施後的主要成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