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高質量教師的培養(4)(2 / 3)

3.對教師職前培訓合作機構的管理

受訓教師必須在學校課堂上與學生相處或是在其他教育機構中與學生接觸,才能充分證明他們已經完全達到合格教師專業標準。受訓教師隻有直接到實踐中去受訓才是最為有效的。因此,要求規定教師職前培訓的提供者必須與學校建立合作關係。

職前培訓的提供者必須:1)和學校合作並積極參與,包括:計劃教師職前培訓和所授課程、篩選受訓教師、對受訓教師進行合格教師資格評定。2)建立合作協議,包括:明確每個合作成員的角色和責任、製定安排計劃,支持並讓所有職員對培訓都有所準備、明確合作成員之間的資源劃分和分配方式。3)確保合作機製的有效運行,確保培訓的協調性、一致性及其在不同環境中的連續性。

4.質量保證

提出質量保證的要求,目的在於教師職前培訓的提供者能確保培訓達到高質量。質量保證囊括了培訓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培訓自身的質量及其評估與管理。

職前培訓的提供者必須:1)確保組織者所提供的培訓能按照教育大臣標準對職前培訓的要求進行實施;2)確保受訓教師能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書籍、信息通訊技術和其他資源。這些資源要與他們培訓的年齡範圍和學科有關,要能提高受訓教師的知識、理解和技能,使他們至少能達到合格教師資格證書所要求的標準;3)確保建立嚴格的內部調整程序和獨立的外部調整程序,從而保證評估的信度和效度;4)確保能通過內外調整來考察和解決培訓中的質量問題,從而提高培訓質量;5)係統地調控培訓的各個方麵,並作出評價,以提高質量;確保培訓符合職前培訓的現行要求。適當的體製必須:明確改進的目標、依照這些目標對所提供的培訓進行檢查和評估、製定要采取的具體改進措施、確保具體行動的實施,確保措施能使培訓有所改善;6)如果他們能固定地提供培訓,製定其長期性的表現基準,並與相似的培訓提供者相對照,利用培訓內外部所產生的證據來為需改進的目標設定和計劃製定提供信息。

以上所有標準和要求與參加教師培訓的每一個人都密切相關,包括受訓教師、合格教師,還有那些招聘和幫助新合格教師的人。

英國加強中小學師資培訓的新措施

為了保證《1998年教育改革法》規定的國家課程的有效實施,英國近年來加強了對師資培訓的管理工作。根據1994年頒布的教育法案,英國於1994年成立了師資培訓署。師資培訓署負責英國教師培訓的各個方麵,包括他們進入這個職業範圍,成為教師的入門訓練和就業,以及在職教師的專業進修。這是英國曆史上第一個把教師入門訓練、就業以及在職進修的政策發展和實施作為一個相互關聯的、不斷發展的、專業化的途徑的一部分來看待的組織。

1.促進各種不同的高質量的、高效的新任教師培訓活動,以保證教師具備有效教學的知識、理解力和方法。

2.保證各校對各類新任教師培訓活動中的有效參與。

3.保證教師這一職業能夠吸引大批高質量的候選人以滿足學校的需要。

4.促進教學目的明確的、有效並協調一致的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

5.通過調查和推廣有效的課堂教學經驗和教師培訓活動,來促進教學質量和師範教育的提高。

6.建議國務大臣和其他有關人員關心師範教育並保持和相關團體的有效交流渠道。

7.有效地管理並保持對師資培訓署布置的工作進行檢查,使全體人員各盡所能。

一、建立和推行就業簡曆製度,完善新任教師資格的評定

為了保證教學的高質量,師資培訓署十分重視新任教師資格的評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