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主要運動項目介紹(4)(1 / 3)

跳水比賽的動作常用幾個號碼表示,如107C、305B、5136D等。第一個號碼代表動作的組別:1-向前跳水,2-向後跳水,3-反身跳水,4-向內跳水,5-轉體跳水,6-臂立跳水(隻在跳台跳水中才有);第二個號碼代表方向:1-向前,2-向後,3-反身,4-向內,如與組別號碼重複,第二個號碼則一般以“0”替代,如107、205、305等;第三個號碼代表翻騰周數,半周為1,一周為2;如是第5組轉體跳水,那就會產生四位數,第四個號碼代表轉體周數,也是半周1,一周為2;最後一個英文字母,是代表翻騰時姿勢,A-直體,B-屈體,C-抱膝,D-特指轉體跳水時,抱膝或屈體均可。這樣結合起來,107C就是:向前翻騰3周半抱膝;305B就是:反身翻騰2周半屈體;5136D就是:向前翻騰1周半轉體3周。

進入80年代以後,中、蘇、美三國一直占據著世界跳壇的領先地位。美國的洛加尼斯幾乎壟斷了男子跳板和跳台的大賽金牌,被稱為“空中英雄”。1988年奧運會後,優勢轉向中國。

女子項目中國的優勢更明顯一些,1984年奧運會時,周繼紅奪得跳台金牌;1988年奧運會,許豔梅和高敏又分獲跳台和跳板的金牌。1992年奧運會,伏明霞、高敏分獲跳台和跳板金牌。

劃船

劃船運動已有很長的曆史。二千多年前,我國汨羅江就有“龍舟競渡”的活動。現代劃船運動起源於英國泰晤士河流域。四五百年前,這條河是英國的主要水道,船工們經常舉行劃船比賽。1900年第二屆奧運會上,賽艇正式列入比賽項目;1936年第十一屆奧運會,皮劃艇也正式入列。

劃船運動按船的結構與劃行方法的不同,分為賽艇、皮艇和劃艇三個主要項目。

賽艇的艇身狹長,形似織布的梭子,艙內裝有活動座位,槳放在槳環裏劃水。比賽分單人、雙人、四人、八人和有舵手、無舵手等項。比賽距離一般為2000米。

皮艇,原是北美洲愛斯基摩人使用的獸皮船,槳為雙葉槳。比賽分單人、雙人和四人三種,比賽距離為500米和1000米。

劃艇,形狀如獨木舟,艇身短,無槳架,用單葉槳劃水。劃艇是劃船運動中最艱苦的一項,僅限於男子項目。劃槳時一腿跪立,另一腿屈膝,比賽分單人艇和雙人艇兩種,距離為500米和1000米。

劃船運動目前數歐洲最為盛行,水平也最高。尤其是原民主德國和前蘇聯,自70年代以來,幾乎壟斷了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所有項目的金牌。

我國開展這項運動的時間不長,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我國女子賽艇在強手如林的角逐中奪得一枚銀牌和一枚銅牌,打破了歐洲國家一統天下的局麵。男子賽艇和皮劃艇在亞洲穩居第一。

滑水

滑水也稱“水橇運動”。運動員腳穿水橇由機動船牽引在水麵滑行,並做旋轉、跳躍等各種動作。

滑水運動是從滑雪運動中分化出來的。20世紀初,歐洲滑雪運動員在訓練中偶然滑過了冰雪溶化的小河,這就是滑水的開始。1921年法國人使用雪橇由機動船牽引在湖上成功地作了滑水表演,同年法國出現第一個滑水運動小組,活動逐步遍及歐美。1949年第一屆世界滑水錦標賽舉行,1981年正式列入奧運會項目。

滑水分障礙滑水、花樣滑水和跳躍滑水三項。

障礙滑水以牽引運動員的艇速、繩長和運動員繞標的多少綜合計分。正式比賽的艇速共分六級,最小時速為43公裏,最大時速男子為58公裏,女子為55公裏。運動員使用的拖繩長度也分六級,最大長度1825米,最小長度為1125米。時速越大,拖繩越短,運動員成績也就越好。運動員滑過六個障礙標後完成一個滑程,然後調速或縮短拖繩,逆向滑行,如此連續往返,直至運動員摔倒為止。

花樣滑水是在為時20秒的一個滑程中完成一套預先編排好的花樣動作,以其難度和質量計分。運動員可以自定船速,以正反方向兩次通過競賽場地,將兩次比賽的成績相加算分。

跳躍滑水是運動員在快艇牽引下滑向高台,淩空躍出。男子台高160-180米,牽引時速為57公裏;女子台高為150米,牽引時速為51公裏。運動員躍出落水後,能繼續滑行100米才算成功。名次的先後以跳躍距離的遠近為序。

1986年我國首次參加第三組比賽,奪得女子跳躍金牌;1988年第二次參賽,又奪得女子花樣滑冠軍和其他三項亞軍,在亞洲已取得優勢,個別單項也已達到一般世界水平。

帆船和帆板

帆船運動是利用風帆力量推動船隻在規定距離內比賽航速的運動。它的起源可追溯到石器時代,原始人用木棍在船上撐起一塊獸皮,就成了最初的帆船。

現代帆船運動產生於16至17世紀的荷蘭。1896年現代奧運會開始時,就把帆船列為正式競賽項目,但當時因天氣不好,第一屆沒有賽成。到第二屆奧運會才正式開始。目前擁有船隻最多的是歐洲和北美,帆船運動在這些國家已成為人們度假、旅遊、娛樂的一種形式。從運動水平看,歐洲沿海國家實力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