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杠是女子體操中擺幅最大的項目。一套高低杠動作要求以動力性為主,並不斷換杠、換向,力求避免停頓和不必要的附加支撐。現在高低杠動作已越來越富有驚險性,“飛行”動作也越來越多,更新更難的男子化動作已進入高低杠。
高低杠是中國女隊的擅長項目。1979年第2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和1984年第23屆奧運會中,高低杠金牌都由中國的馬豔紅所得。而以中國選手吳佳妮命名的“佳妮騰越”(經扭臂握懸垂向後分腿越低杠,成低杠直角懸垂)等已成為高低杠中的知名動作。我國女子體操運動最先出現轉機的項目也是高低杠。1987年14歲的樊迪在世界大賽中,做出了向後大回環轉體180度接向前大回環,再接做一個高出杠麵一米的分腿前空翻抓杠,四個超高難的成套動作,轟動世界體壇。1989年10月,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行的第2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樊迪在高低杠決賽中獲得10分,摘取金牌。
平衡木
平衡木是女子競技體操項目,內容包括:各種跳步、轉體、波浪、平衡、造型及軟翻、滾翻、手翻和空翻等。整套動作要求在規定的時間(成人1分10秒至1分30秒)內完成,在500厘米長的平衡木上,不斷變換動作的方向,作動靜結合、高低起伏的各種技巧和舞蹈動作。由於木麵僅10厘米寬,並被固定在高120厘米支架上,因此,對運動員動作的準確性及控製平衡能力要求特別高。
世界上平衡木除已出現的踺子直體後空翻轉體360度等動作外,各種筋鬥上木法以及“旋”下已極為普及,三麵筋鬥、快速筋鬥掛串、縱向和橫向跳步轉體以及空翻接平衡等高難動作也開始出現。
中國14歲的楊波,在1989年的世界大賽中曾多次奪得此項冠軍,她的新動作後手翻拉拉提接倒插虎360度和後手翻拉拉提接拉拉提既漂亮又驚險,在世界上獨一無二。
技巧運動
技巧運動有較強的藝術性,它不僅表現了動作的驚險、力量的巧妙,還能給人欣賞到包括芭蕾、迪斯科、西班牙舞在內的優美舞姿和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
技巧與競技體操、雜技不同。體操中無論單雙杠、平衡木等都是人在器械上運動,而技巧則是個人或人與人之間以筋鬥拋接等形式進行的運動。技巧也不同於雜技。技巧有嚴格的比賽規則,對各項動作的質量、價值進行評定。按規定,技巧比賽要有七個裁判參加工作。技巧比賽還有時間限製。而這些在雜技表演甚至雜技比賽中都是沒有的。
技巧運動的比賽項目包括男女單人,男女雙人,混合雙人,女子三人和男子四人等七個項目。男女單人項目是在長10米、寬2米的助跑道和長30米、寬15米的特製跳板或墊子上進行,兩人以上的配合項目是在12米×12米的場地上進行。動作以翻騰、拋接、造型為主,並配有徒手操和舞蹈動作。國際比賽規則規定,參加各項比賽的選手應完成規定和自選三套動作,其中,除單人項目和男子四人的第一套動作外,其餘各項都必須有音樂伴奏。技巧比賽每套動作的時間要求不得超過2分30秒,滿分為10分。
技巧運動第一次列入正式比賽是在1932年的第十屆奧運會,當時是作為自由體操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參賽的。50年代起,蘇聯、中國等先後將技巧運動獨立作為比賽項目。1973年,國際技巧聯合會成立。現在世界上由國際技巧聯合會主辦的最大比賽是世界技巧錦標賽和世界杯技巧賽。世界技巧錦標賽每二年舉行一屆,第一屆於1974年在蘇聯莫斯科舉行。比賽設全部七個項目。世界杯技巧賽隻進行全能和單項兩種。各參賽的運動員由國際技巧聯合會技術委員會提名。第一屆於1975年在瑞士維德諾舉行。
1979年,中國加入國際技聯,1980年9月,第一次派隊參加第四屆世界技巧錦標賽就一舉獲得11塊銅牌;1981年參加第三屆世界杯賽我國又獲4枚金牌、7枚銀牌、8枚銅牌和女子三人、男子四人兩項冠軍。現在,我國已成為世界技壇一強。
健美運動
健美運動又名“健身運動”。它是根據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醫學和美學原理塑造人們健美體型的一項體育運動。它主要通過啞鈴、杠鈴和擴胸器等進行鍛煉,從而使身體強健、肌肉發達。
一般現代健美比賽,男子按體重分四個級別,女子分兩個級別進行。裁判分別由健美、藝術、醫學等方麵專家(5至7名)組成,以觀察、評定參賽運動員展現的正麵、側麵、背麵等不同角度的各種體型姿勢。
我國近代健美運動也開始於本世紀的30年代。1943年首次在上海舉行男子健美比賽。近年來,我國愛好健美運動的人日益增多,許多地方辦起了健身院,健美班,參加者十分踴躍。全國性健美比賽也不斷舉行。較著名的有“力士杯”全國健美比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