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主要運動項目介紹(5)(2 / 3)

舉重

舉重運動是人類在勞動生產過程中逐步演變而成的。許多國家都有自己著名大力士的傳說和記載。中國公元前2世紀就有項羽力舉鐵鼎的傳說。

1880年,舉重成為體育比賽項目。1896年在英國倫敦一家咖啡館裏,舉行了第一次世界舉重比賽。同年,舉重被列入第一屆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當時的舉重比賽是不分級別,舉的方式有單手舉和雙手舉兩種,分別計算成績。到1976年第二十一屆奧運會,舉重比賽分為10個級別,目前男子舉重比賽的10個級別是:54、59、64、70、76、83、91、99、108和108公斤以上級。

舉重比賽各級別試舉重量均由運動員自己選定,但必須是25的倍數。各重量段上均有三次試舉機會。試舉成敗由三名場上裁判裁定,兩個或三個白燈為成功,兩個或三個紅燈為失敗。比賽名次分抓舉、挺舉和總成績三項分別計算(奧運會隻計總成績名次)。比賽中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運動員成績相同,則賽前體重較輕者名次列前;如賽前體重也相同,則賽後再稱量一次體重,輕者名次列前;如果仍是相同,則名次並列。

世界性的國際舉重聯合會,成立於1920年,總部設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它主辦的正式比賽有:每年一次的世界舉重錦標賽、世界青年舉重錦標賽和四年一次的奧運會舉重比賽(作為當年的世界舉重錦標賽)。1989年新增世界杯舉重賽,這項賽事與其他舉重比賽不同,它是各級別選手混合比賽,每個級別的選手都有達標標準,超標準者加分,根據得分排出總名次。首屆冠軍由中國的劉壽斌奪得。

前蘇聯運動員阿列克謝耶夫先後80次打破舉重世界紀錄,是迄今為止打破世界紀錄次數最多的運動員,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在推舉、抓舉和挺舉三項總成績超過600的大力士。

在中國,從晉朝到清朝,舉重都被列入武考項目,但作為體育比賽項目,直到1948年才列入正式全國比賽項目。1956年6月7日,廣東運動員陳鏡開在上海舉行的中蘇友誼賽上,以133公斤的優異成績打破56公斤級挺舉世界紀錄,揭開了我國舉重運動的新篇章。此後,先後十多人次打破舉重世界紀錄。1979年11月在希臘薩洛尼卡舉行的第二十三屆世界舉重錦標賽上,我國運動員吳數德獲52公斤級抓舉冠軍,此後,曾國強、周培順、陳偉強、姚景遠、何灼強、何英強、劉壽斌等先後榮獲世界冠軍稱號。

近年來,女子舉重開始在一些國家興起和發展。1988年在美國舉行了第一屆世界女子舉重錦標賽,我國女大力士一舉奪得27個項目中的26項冠軍。到1988年底女子舉重9個級別27項世界紀錄中有22項由中國選手保持,顯示了我國在這一項目中的強勁實力。

射箭

射箭作為一種體育競賽項目最早是在英國。1787年,英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射箭組織皇家射箭團。1844年舉行了第一屆全英射箭錦標賽。18世紀初射箭運動傳入美國並逐漸在各大洲開展起來。1927年在波蘭舉行了第一次世界射箭比賽,有12個國家參加。1931年成立了國際射箭聯合會,現在會員國60多個。國際箭聯總部規定設在秘書長居住的城市,現在意大利米蘭。

射箭比賽最初是男女混合參賽,名次按最好成績依次排列。1933年起男女分組比賽。射箭重大國際賽事有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射箭比賽。第一屆世界射箭錦標賽1931年在波蘭舉行,以後每年舉行一屆,1953年後改為每兩年舉行一屆。奧運會射箭比賽始於1900年第二屆奧運會,後被取消,1972年第二十屆奧運會重又恢複。世界射箭錦標賽和奧運會射箭比賽均設男女個人和男女團體四個項目。

現代射箭比賽射程男子有90、70、50、30米,女子有70、60、50、30米。男子90、70米,女子70、60米稱為遠距離射程,男女50、30米為近距離射程。比賽時,先射遠距,後射近距。

比賽分單輪和雙輪,射完四個射程為一個單輪,單輪每個射手每一射程射36箭,共144支箭;雙輪箭數增加一倍,有288支箭。運動員以射中箭靶環數得分,按環數多少決定名次。目前國際箭壇以俄羅斯、韓國、美國實力最強。

我國射箭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771上的西周時期,就把“射”和“禮、樂、禦、書、數”並稱六藝,作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內容。當時的法令還規定,凡有是非難判的訴訟,可根據射箭占卦的結果來裁定。我國古代射箭技術曾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楚國人養由基能在一百步以外將箭射中楊柳葉。但射箭作為體育比賽項目在我國起步較晚。1956年開始舉辦全國性射箭比賽。進入60年代後,我國女子射箭運動水平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從1961年上海運動員趙素霞首次打破女子單輪50米世界紀錄後,男女運動員先後多次打破世界紀錄。1987年世界射箭錦標賽上,女運動員馬湘君為我國奪得第一個射箭世界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