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郵票時,除了注意給郵票選擇理想的住所外,還應注意:①在拿取郵票時,一定要用集郵專用的鑷子夾取,不要用手直接拿,免得把票麵弄髒。②有背膠的郵票不要相互重疊在一起,特別是整版郵票或小型張,最好在兩票之間加一張白色襯紙,避免郵票受潮、相互粘連在一起。③一定要把郵票存放在幹燥、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受潮、受熱和曝曬。④要防止其他物質和氣體的侵蝕。郵票受到酸性或堿性物質侵蝕時,都會變色或褪色;受到煤氣、沼氣、化學藥品散發的氣味侵蝕時,日久天長也會變色或生黴斑。
郵票上一旦出現沾汙、皺折時,可采取下列科學方法進行治療:
去汙點。如果郵票上沾有油汙,可先把郵票放在玻璃板上,然後用一根牙簽或火柴棍撚上一點藥棉,蘸上溶劑汽油,輕輕擦洗票麵髒的地方。待汽油揮發後,用溫水泡一下郵票,然後放在玻璃板上,用一支新毛筆蘸一點肥皂液,輕輕在郵票沾汙的地方擦一下,再放進溫水中洗去皂液。郵票上沾汙處被洗淨後,將郵票放在吸水性好的白紙上,晾幹後壓平整即可。
除皺折。郵票上出現皺折,隻要是不死折,就可以用弄潮濕的白紙或幹淨的白布,捂壓在郵票上,當皺折已經舒展後,再放進白紙本中壓平整。如果是有背膠的新票,在進行上述“治療”工作前,先在票背上襯一張比郵票大的、平展的香煙錫箔紙,這樣既可以保護背膠,又能防止郵票背膠與紙本粘連。
另外,往郵冊裏存放郵票,一定要選擇天氣晴朗、空氣幹燥的時候進行,決不要把受潮的郵票存入郵冊,以免郵票背膠與郵票冊發生粘連或產生黴點。在潮濕的南方,為了防止郵票受潮產生黴斑,最好在雨季前幹燥的好天氣,將郵冊晾一晾。晾時將郵票冊豎起,使裏麵的郵票冊頁成半圓形散開,讓幹燥的氣流驅除郵票冊裏的潮氣;約20分鍾後,即可將郵票冊裝入塑料袋中保存;切忌在太陽光直接照射下晾曬,免得郵票褪色。
集報知識
報紙,是新聞的窗口,是時代風雲的忠實記錄,是知識的海洋,是曆史春秋的詳盡薈萃。
集報,是一項有目的地收藏報紙,搜集資料,綜合信息,彙集文萃的全方位的活動,是有計劃地對報紙進行收集——整理——研究——著書立說的跨學科的活動。
集報,一句話,就是收集報紙,收集人類社會曆史發展的寶貴文獻資料。
集報的十大原則
一、定向原則。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不可無目標地進行,要定向地確立專題或學科。
二、擇優原則。善於利用“優選法”擇優取材和沙裏淘金,不可“瞎子吃肉塊塊好”。
三、統籌原則。從橫向、縱向上來考慮,統籌兼顧,所集取的資料應有綜合性。
四、價值原則。要能體現學習價值、研究價值、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五、時效原則。既要及時,又要眼勤手快,還要能曆經時間的考驗。
六、認真原則。細心認真且對文題、作者、姓名、報名、期版、年月日等都得要作好記錄。
七、全麵原則。應在“集古藏今、博覽群報”的基礎上力求達到全麵性。
八、求新原則。應注重獲取新知識,這就得不斷收集新動態、新問題、同學科等新資料。
九、分類原則。如集而不分,也就等於不集,應按內容、專題、學科進行剪輯、分類、粘貼、裝訂成冊,按一定的係統做到主次分明、心中有數。
十、持久原則。“滴水成河,聚沙成塔”,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
我國集報的七個方麵
近幾年來,不斷創刊、複刊、停刊的各種報紙,永無止境地刺激著集報迷的收藏欲,集報活動隨之興起。目前,我國的集報活動正以其收藏的群眾性和新聞資料的價值性快節奏地發展,在十大收藏中僅次於集郵而位居第二。
集報包括七個方麵:讀報、藏報、剪報、評報、展報、研報和用報。
讀報。收集來的報紙,首先要通讀一遍,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是否要剪報、藏報、評報和用報,可以說,集報必讀報,讀報促藏報。
藏報。目前,我國尚無專門的報紙博物館。由於各方麵條件的限製,現在圖書館、博物館等還不能把所有有價值的報紙都收藏進去,有相當數量的報紙尚需由個人收藏。個人藏報,已成為國家藏報的重要補充。
剪報。據調查,有82%集報者喜歡剪報,把對自己有用的文章,從報上剪下來分類貼在剪貼本上,供自己學習、寫作、欣賞之用。剪報是一種直接獲取知識提高自己的好方法。
評報。評論報紙的風格、特點,評論報紙的宣傳導向是否正確,評論報道內容是否具有可靠性、針對性。具體評報時,還可分專刊、專版、專欄、專文、專圖等。集報者的評報活動在新聞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集報評報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