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聚峰式。
又稱群峰式、山巒式、連峰式。盆中多峰群聚,峰群有聚有分,高低參差,主峰突出。山峰的位置作不規則排列,有前有後,有近有遠,有大有小,有疏有密,造成山重水複、層巒迭嶂之勢。
常用山石簡介
本書為了豐富中小學教師的休閑生活,介紹了物品收藏、製景插花、鳥魚飼養、攝影藝術、釣魚技巧、跳交誼舞的有關知識。
本書為了豐富中小學教師的休閑生活,介紹了物品收藏、製景插花、鳥魚飼養、攝影藝術、釣魚技巧、跳交誼舞的有關知識。
山水盆景用石應具備的主要特征是:輪廓線比較單純,皺紋細膩豐富,並有明確走向,顏色以青色、灰色、白色最好;石質堅硬的要有自然絳棱,石麵要保持有天然形狀;石質疏鬆的可以不具有自然石麵,但應具有可雕鑿性和吸水性。對這些特征,古人歸納為“皺”、“瘦”、“漏”、“透”四字。皺,專指石麵皺褶、紋理的凹凸起伏與變化。瘦,是石形有骨力,不臃腫,長短與粗細比例適當。漏,是石形懸垂得體,石內縫隙、澗穴清晰。透,是山上孔眼穿透明朗,洞穴形態樸拙自然。按其石質可分為鬆質和硬質兩類。
①鬆質類
(1)砂識石。別名水秀石、吸水石、透水石、崖漿石、峰窩石、連州石。灰黃色至紅褐色。質輕,疏鬆多孔,是石灰岩表麵不斷風化產生的碎屑和粉泥與硫酸鈣凝聚沉積而成。石塊形狀,常表麵堅硬,有時為凹凸粒狀、短骨狀、蜂巢狀等不規則形狀;石內疏鬆,密布均勻大小的細小孔眼,並常含有草根、苔蘚等物或痕跡。便於雕鑿,吸水性強,利於草木附生,是製作山水盆景常用的材料,適於雕刻大中型盆景,可造出山、崖、坡、脊、峰、岸、島等多種景物形象,秀麗多姿。主產於山東、安徽、浙江、廣西、四川等地。
(2)海母石。別名珊瑚石、海浮石。為海底生物,由珊瑚蟲、苔蘚蟲、層孔蟲、鈣藻及軟體動物等的遺體與骨骼層積而成。質輕,疏鬆多孔,吸水性強,易雕鑿。天然形態為塊狀;製作盆景時,一般按各類山形線紋特點雕鑿而成中小型盆景,玲瓏剔透。
(3)鵝卵石。別名卵石。有黑、白、黃、綠、紅、紫各色及多色或透明者。由砂岩、石英岩、矽質岩、噴出岩、燧石岩碎塊,經河水流運衝擊,相互摩擦,形成各類卵圓形石塊,主要成分是由長石、石英與雲母組成。有的有花紋、透明,如雨花石;有的可作水仙壓根;有的可作盆竹、樹樁配襯;也可製作卵石山水盆景。該石主要產於山澗,急流及古河道之地。
山水盆景的製作
采大自然中一塊普通的山石,經能工巧匠的精細構思,合理的布局,巧妙的加工,便成為奇峰挺拔,秀山媚水的大自然縮影。給人有“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裏”的美感,使這“一峰”、“一勺”獲得“千尋”、“萬裏”的效果。關鍵是要有新奇的立意,細膩的加工,協調的布局,高超的造景。
①立意。
山水盆景源於自然,但又高於自然。具有高度的藝術性與創造性,體現了製作者對自然山水意境的認識和鑒賞,對自然山水有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提煉過程,而不是簡單化的照搬自然山水模式的做法。
中國畫的表現手法,有其民族傳統和特點,其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於透視表現物象的風貌。中國山水畫的“三遠法”,既遵循透視上的基本法則與規律,又不拘泥於一定的範圍。因此,在盆景製作中,它同樣是表現山水盆景藝術情趣的一種重要手法。
“三遠法”最早載於宋代郭熙的山水畫論《林泉高致》:“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勢兀突,深遠之意重迭,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渺渺”。這種手法的應用,在製作盆景上有它的可取之處,但亦有它的局限性。山水畫中,前山與後山重迭,可用空濛縹緲的煙雲霧靄將山腰處遮隔或向上推移,使人感到山峰高渺莫測,氣勢磅礴,變幻無窮;而製作山水盆景要放在盆中,隻能使山石左右推移伸展。
山水畫可以利用畫幅的邊角,表現出半個巒,以示山嶺綿延而無止境;製作山石,隻能做完整的山頭,沒有邊際虛境可掩飾。所以,製作上與國畫有不同之處。
作畫先立意,意在筆先。創作山水盆景也要先有一個主題,也稱立意。山水盆景是一種移天縮地的高超藝術,在一個盆盎之中要能創造出“煙波浩蕩連千裏,風物淒清似十洲”、“遙空迭層翠,一碧千仞直”的意境,使賞者具有“罌遞馳十裏,真味猶未滅”之幽趣。
要達到這樣的要求,一是必須經曆名山大川,搜盡奇峰,把大自然的精華羅列於一掌之間,做到胸有成竹,腹蘊萬裏;二是必須開采、收集大自然中的盆景藝術素材。大如: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廬山的峻奇,黃果樹飛瀑,黃山的奇峰怪石,桂林山水的明媚秀麗,長江三峽的崔嵬雄奇,以及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小有:武夷山的翠巒迭嶂,鼓浪嶼的春濤,雁蕩山的奇秀,井崗山的雄姿,江南山水的秀色,天平的秋色,靈岩山夕照,洞庭橘熟,虞山春曉,以及太湖的煙波浩渺。都是大自然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為製作山水盆景提供的豐富素材。所以,要做一名盆景工作者,必須披荊斬棘,爬山涉水,研究山水草木的自然形態變化和特點,平時注意對大自然的觀察揣摩,分析山石的自然結構與形式,廣泛積集素材;同時,必須不斷加強文學藝術修養,吸取古今中國山水畫的營養,才能創造出“重巒秀峰,懸崖幽穀,湍溪深壑,千仞層翠”,意新、圖美、耐賞的山水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