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鳥養魚是一項有益身心的休閑活動。由於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在學習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而養鳥養魚無疑有助於調節人們的精神壓力。
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餘,聽聽鳥的婉轉鳴聲,看看魚的翩翩遊翔,令人賞心悅目,身心舒坦。
名鳥飼養
畫眉鳥
此鳥屬雀形目,翁鳥科,畫眉亞科。廣泛見於甘肅東部,陝西南部,湖北、安徽、江蘇以及四川、雲南以東的大陸和台灣、海南島等地。它有白色的眼圈,向後延伸呈娥眉狀,故有“畫眉”之稱。它棲息在丘陵地帶,村落附近或城市的灌木叢、竹林中,喜單獨或結成小群活動,性機敏、膽小。一般好隱匿,是我國著名的籠鳥之一,鳴聲嘹亮、動聽,可以效仿多種鳥類鳴聲,深為人們喜愛。
1、鳥的特點。身體為橄欖褐色,嘴黃色,下體棕黃色,腹部中央灰色,頭和背部有褐色的條紋,有兩白色的眼圈,眼圈後延成一道白線。不論繁殖期和非繁殖期都能鳴叫,雄鳥鳴聲悅耳,尤其2—7月更是高鳴長唱,娓娓動聽。雄鳥的羽毛不光滑,體形較雌畫眉長、大。鳴叫時沒有撕拉聲,叫時身體平穩。不前後左右搖擺,頭稍仰而不望下,仰頭大的鳥不好。在選雄畫眉時還要注意其眉目清秀,毛順且有精神,爪規矩整齊,鳴叫時尾向下勾,尾不翹到上麵。羽毛緊貼身體,嘴峰尖長等。
2、籠的特點。畫眉鳥為大型的籠養鳥,所以籠要大,一般采用正經的畫眉籠。
畫眉鳥好鬥而且善鬥,所以兩隻雄鳥決不能放入同一籠中,以免鬥傷。雄鳥入的籠要堅固,籠條要粗,結實。新捕來的畫眉生鳥野性大,易亂撞亂撲。畫眉喜水浴,可放專門的水浴籠,平時飼喂時可采用亮底,這樣可使稀軟的糞便及時清除。有托糞板更好,便於拉出托糞板清理糞便和汙物。
3、飼養管理。畫眉以蟲類為主食,是自然界中的益鳥之一,它兼食野果和植物種子,繁殖期4—7月,每年至少產卵兩次,在家庭飼養主要是聽鳴、聽唱,所以飼養中根據年齡可以分為“窩雛”、“軟毛”、“齊毛”、“老毛”四個階段。還未離窩的雛鳥為窩雛;窩雛羽毛長齊為“軟毛”;“軟毛”鳥到第二年換羽後為“齊毛”;二歲以後為“老毛”
。窩雛、軟毛、齊毛都稱為幼鳥,幼鳥期性較溫和、易養,但鳴叫時間短,鳴聲不悠揚,較單調。人工飼養畫眉的飼料可用雞蛋小米相搓而成。再適量給些蝗蟲、麵包蟲、螻蛄之類的昆蟲。如缺蟲可喂些瘦肉絲。5月份,北方槐樹花開過的季節正是昆蟲較少的時候。可在槐樹旁尋找槐樹蟲。在國槐樹幹接近地麵處,向下挖3—4厘米深即可發現帶有硬殼的槐樹蟲。挖出後剝開外殼,裏麵即是槐樹肉蟲。每日可喂給畫眉鳥一個肉蟲。畫眉鳥在大叫期或換羽期,體內消耗大,要多喂蟲以增加蛋白質。如每天喂麵包蟲10個左右;也可喂些細牛肉絲,每天約0、1克左右,切細喂食。畫眉鳥喜歡水浴,除嚴冬時節或換羽期外,每天都應給它水浴,這樣使羽毛整齊幹淨,也增加抵抗能力,減少疾病侵蝕鳥體。
4、馴養和學唱。畫眉學口,把雛鳥置於善鳴的老鳥附近,讓老鳥帶鳴。方法是籠上帶罩、遛鳥和磨性。遛鳥的目的是使其野性溫和,磨練生性,上罩是讓鳥看不見外界的東西,隻能聽到別的鳥的鳴叫,使鳥學鳴和自己鳴叫。養鳥人每天清晨或傍晚將鳥帶到屋外遛鳥,邊走邊晃讓其加強腿部肌肉的力量。每天遛鳥的時間以打開罩鳥叫為基本要求。遛鳥、閉罩是為了鳥閉罩學、開罩叫,這就是遛鳥和學口。好的畫眉可以學喜鵲、綬帶鳥、黃雀、山雀、玉鳥、鸚鵡、狗叫,小孩哭,火車拉笛,母雞下蛋等聲音。畫眉叫聲的好壞與飼養是否得法及學口、遛鳥有密切關係。
百靈
又叫蒙古鷚、塞雲雀、華北沙鷚、百靈鳥。
1、鳥的特點。雄百靈的額部、頭頂周緣和後頸呈栗紅色,頭頂中部棕黃色。背部的羽毛大都土棕色。兩翼黑褐色,外側有白斑。喉白色,胸部兩側有黑色塊斑。腹部沙白色。雌百靈的外形與雄鳥相似,但額部和後頸呈棕褐色,胸部兩側的黑斑不如雄鳥明顯。
野生百靈棲息於廣闊荒漠的草原上。它善於高飛,隨飛隨鳴,高唱入雲。在地上行走迅速。
百靈的羽色雖不甚豔麗,但由於鳴聲嘹亮悅耳,又善於模仿各種鳥鳴、雞啼、狗叫、貓叫以及嬰孩啼哭等聲音,巧學百聲,深受人們的寵愛,與畫眉齊名。這種效鳴,係日久自然模仿而成,需經過人為的訓練。百靈鳴聲多而富變化:嬌,會嬌,會嬌,既會嬌,會五兒,叫,極極急邀,歸來,歸來,叫伊伊伊要,叫……,既覺……,極極叫急邀,會兒伊伊伊。文學家把“百靈鳥自由歌唱”,比喻成自由的象征。
百靈的食物主要是各種野生植物的種子,但也吃少量的昆蟲。常營巢於草下凹坑內或露天地麵陷凹處,巢由雜草築成。每年5~6月間產卵。
2、鳥的飼養。百靈善於高飛和步行。不善於握枝棲息,所以,應該選擇比較高大的籠子來飼養,最好是選用百靈籠。由於百靈後趾爪特別長,因此,籠底可以鋪一層沙土或細淨的黃土,即可供其沙浴,又保護百靈的足爪。籠內不必裝設棲息用的棲木,隻要做一個高13~16厘米的圓台架,供它停息和鳴唱即可。幼鳥可用小籠飼養,長大後改用大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