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鳥魚飼養(1)(3 / 3)

最名貴的金絲雀是嘴和腿都是肉色的白色金絲雀。其次,白羽紅眼睛的金絲雀是也是中國金絲雀的名貴品種。

(1)種鳥的選定。

究竟飼養哪種金絲雀為好,應按個人愛好而定,但不管飼養哪一種,都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必須選養幼鳥。因為出賣的2~3年的老鳥多數繁殖數量不佳。另外要注意從喂養得法的人那裏買種鳥。其次,要選養健康活潑的鳥兒。金絲雀總是在做細微的動作活動著自己的身體,如果躲在籠子角落一動不動或不太活潑,則說明該鳥有毛病。從羽毛上看,健康的鳥兒羽毛都很順溜地貼在身上,羽毛光潤而明亮,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如果羽毛直豎,全身呈膨脹狀,羽毛沒有光澤,給人以蓬亂的感覺,就是有病了。

(2)雌雄鑒別法。

剛剛出窩的金絲雀幼鳥,兩性羽色相同,所以單從外觀上難以鑒別雌雄。但出窩2~3個月以後,在雄鳥的肛門上的羽毛吹起來就可以看見。另外,小金絲雀出生35~45天左右,就開始轉鳴。這時可以從幼鳥的轉鳴聲及轉鳴時的姿態區分雌雄鳥。如果轉鳴時喉部鼓起,上下波動,聲音連續不斷的是雄鳥;鳴聲短促,喉部並不鼓起,僅上下略現波動的是雌鳥。金絲雀的成鳥較容易鑒別雌雄,因雄鳥的鳴聲悠揚動聽,雌鳥鳴聲單調。

2、鳥的飼養。

(1)鳥籠。金絲雀的身體比較嬌弱,平時應該讓它多運動,因此飼養必須寬大,最好飼養在芙蓉籠中,平時都是雌雄分籠飼養,每籠隻養一隻。1月間開始合籠飼養,讓它們營巢繁殖。此時可換大籠。大籠子的規格:46厘米(長)×30厘米(寬)×35厘米(高),籠底鋪上細沙,使它有沙浴的機會。如籠底不鋪細沙,最好在食缸裏盛放些細沙,讓鳥兒啄食。因為啄食種子的鳥,有了沙粒的幫助,容易消化。

籠子裏設置食缸、水缸和棲息用的棲木等,食缸和水缸的口要敞大。棲木最好用扁圓形的,粗細以能使鳥兒站穩為準。

(2)人工巢皿。人工巢皿是金絲雀產卵、孵卵、育雛的地方。人工巢皿可用草或竹絲或鐵絲編製而成,外形像碗,上口直徑11厘米,深5厘米。繁殖期把巢皿掛在繁殖籠左上方。此外,也可用小木盒等作鳥窩,窩內放些細碎的竹衣。

金絲雀日常的飼料是穀子、稗子、玉米麵窩頭、菜子或蘇子、蘋果、青菜等。三種粒料的比例是:穀子2份、稗子7份、菜子1份。當稗子來源困難時,可用穀子或小米代替。用穀子喂養時,要先把穀子用水濕潤後,去水,蒸一小時。蘋果須切成片,青菜須切碎。

金絲雀的繁殖期在每年3月初到6月末。飼養管理條件好,可提早繁殖。如果希望自己養的金絲雀多產雄雀,應選身體強健的種鳥,並多喂些含維生素A的飼料。另外,最好用2~3歲的雄雀,配以1歲大的雌雀或用2歲大的雄雀,配以年歲較大的雌雀。

在鳥配對前,就要開始喂給發情飼料——蛋小米。雌雄鳥合籠後,要充分供給發情飼料和骨粉。一旦開始孵化,即可停用發情飼料,增加菜子及白蘇子的比例,使占20%。

雛鳥出殼後,必須供給保育飼料——蛋黃麵(粉),即將熟蛋黃一個搓碎後,與120克小米麵或玉米麵攪拌均勻。另外供給青菜、牡蠣殼粉也很重要,不可中斷。

小金絲雀長大後離開親鳥,放入百靈籠或較大鳥籠飼養時,剛開始仍需繼續供給保育飼料,等它們適應獨立生活環境後,再逐漸供給普通飼料和玉米麵窩窩頭,粒料(穀子2份、稗子7份、菜子1份)等。

金絲雀換羽及冬季,菜子或蘇子的供給比例可增至20%,粒籽的配比為穀子2份、稗子6份、菜子或蘇子2份。

金絲雀的管理首先應該注意每天清除籠底的糞便,食缸和水缸要天天洗刷,飲水要每天換兩次,注意保護清潔衛生,棲木每三天洗一次。

金絲雀很愛清潔,最好能夠經常洗澡,至少每星期一次。浴後,須待它的羽毛幹後才可以移到室外,否則容易患氣管炎。

金絲雀的爪甲太長時,會影響它的站立姿態。如發現它站立不穩,可用剪刀修剪爪甲。修剪不要過深,以免出血。因出血的傷口容易感染,引起死亡。

金絲雀經常直接接觸陽光會使豔麗的羽毛退色。蘿娜種金絲雀直接接觸陽光或在光線比較亮的地方,就會情緒興奮而引吭高鳴,致使鳴聲變得粗硬。所以金絲雀每天在柔和的太陽光下曬一小時就夠了,不可多曬或暴曬。晚間,最好用籠罩圍住鳥籠,不要讓它遭受風吹或蚊蟲叮咬。眼皮或腳趾被蚊蟲咬後,會起泡、潰瘍、流黃水。鳥兒吸食潰瘍處的黃水還會引起氣喘,死亡率很高,並且能傳染其他鳥。夏季天氣炎熱可把鳥籠放在蚊帳裏,以防蚊蟲叮咬。

每年7—11月份是金絲雀脫換羽毛的時期。身體衰弱的往往在這個時期死去。就是健康的鳥,飼養管理不當也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在鳥兒換羽的時候,應加喂10%菜子和烏賊魚骨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