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步:舞者利用前掌貼著地麵前伴,向左右或後退的一種在行走基礎上的舞步。要求:
舞步要長,膝蓋要直要穩。
(2)旋轉:是姿態最美、技巧最高、難度最大的舞步,根據不同的舞步要求,合好節奏,身體要靈活自如,旋轉時步子要踩死,保持上下身的協調,行進中旋轉時,腳一上步就轉,以免節奏快時轉不到位,或發生擰、扭等醜態。
(3)蕩步:第一,前後移重心蕩步。左腳往後退重心至左(或踏步式)上升。右腳在原位踏下,重心移至右腳;將左腳向旁抬起,身體略向上升,形成前後蕩的姿態。第二,換腳蕩步。
將左腳向旁抬起,身體略向上升,經右腳前麵落地換右腳向旁抬起,身體略向上升。經左腳前麵落地,形成換腳蕩步的姿態。
(4)曲折步:舞者走一“之”字形的路線。
(5)方塊步:每一小節走一直角,人身方向不變。
(6)轉體換步:麵對右前方進一步退一步,立刻麵轉向對左前方進一步退一步,並可相反做。
(7)180度左轉後退步:右腳做180度左轉進一步,接著左腳做180度左轉進一步,然後右腳稍相並;左腳向右後退一步,右腳向左橫退一步,左腳稍相並。
(8)前進靠步:上一步靠一步。即“蓬”上左腳,“嚓”橫邁右腳,“嚓”左腳向右腳並攏。
3、快三步(快華爾茲)的基本舞步
快華爾茲的許多舞步同慢華爾茲相同,隻是速度快,步伐不太複雜。快華爾茲一般有三種跳法:第一種跳三步,即一大步兩小步(前進靠步);“蓬”上右腳,“嚓”上左腳,“嚓”上右腳。第二種跳兩步,即一大步一小步(躊躇步);“蓬”上左腳,“嚓嚓”上右腳。第三種跳一大步,即一大步(後換步);“蓬嚓嚓”上一步或退一步,也可左一步、右一步,也可旋轉。下麵是快華爾茲的三種舞:一是180度右旋轉。二是90度雙旋轉。三是逆時針四角旋轉。
四步舞
四步舞又稱“狐步舞”,分快四步、中四步(福克斯)、慢四步(布魯斯)三種。快四步的步法較簡單,但因節奏快,要求舞步靈巧、輕快;中四步節奏平穩,步法與快四步大體相同;慢四步的步法多變,幅度較大。
初學者應先練中四步。中四步跳熟了,快四步的靈巧自然而成,之後再學習慢四步也就有了基礎。快、中、慢三種舞步雖然有不同之處,但都可以按中四步的步法跳。24拍、44拍的樂曲都是一拍重,一拍輕(1、2),男女雙方進退都是每一個一、二節奏邁一步。
1、四步舞的基本步法
(1)準備步。雙方相對而立,保持一定距離(二人腳尖部位互相接近,而又保持身體自然直立為準)。男同誌從女同誌右肩上方平視前方,左臂向左側舉起,左手略高於肩,輕握女伴右手,以右手掌扶貼女同誌後背中心。女同誌從男同誌的右肩上方平視前方,左手輕按男同誌右肩,右手輕托在男同誌手中,體重落在腳掌上,但上身不要傾向前方。站位後,等聽清楚樂曲的節奏後,由男同誌主動移步,女同誌始終處於伴隨地位,不要主動移步。
(2)正前步。第一拍,男方左腳向正前方邁一步,女方右腳相應向正後方退一步;第二拍,男方右腳向前邁一步,女方左腳後退一步;第三拍的前半拍,男方左腳前一步,後半拍,右腳跟上和左腳並步。女方相隨而行。(注:圖中白色腳印為男方,黑色腳印為女方,虛線為靠步路線,號數為步序,以下各圖均同)。
(3)正後步。第一拍,男方右腳向正後方退一步;女方左腳相應向正前方進一步;第二拍,男方左腳後退一步,女方右腳前邁一步;第三拍的前半拍,男方右腳後退一步,後半拍,左腳和右腳並步。女方相隨而行。
(4)左側步。第一,男方左腳向左側前方45度邁出第一步,右腳接著向前邁第二步,落地後向右轉45度,同時第三、第四步向左側方並步。女方隨男方側退並步;第二,男方向左側退第一步,右腳接著退第二步,落地後向左轉45度,同時第三、四步向左側方並步。
(5)右側步。第一,男方進步時,向右側方進步,女方隨退;第二,男方退步時,向右側方後退步,女方隨進。
(6)交叉步。男方第一步向右側方退步,第二步又轉向左後側方退步,第三、四步再轉向右後側方連續後退兩步,這樣連續曲折變化,使步法路線形成個“之”字形。女方隨男方並步。
2、福克斯。
在福克斯中,有慢和快的兩種,俗稱中四步和快四步。常步和三步是主要的基本舞步,很多的步法是由它組成。跳不好福克斯的人,往往將布魯斯的舞步加快些速度,來配合福克斯的音樂。
音樂節拍是44,速度每分鍾約奏28—48小節,樂律沒有布魯斯重而明顯,但也是一強一弱,每逢第一、第三拍是重音即“蓬”,第二、第四拍是輕音即“嚓”。
慢步——蓬、嚓——二拍。
快步——蓬——一拍。
快步——嚓——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