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漫談師德建設(1)(2 / 3)

新時期師德內容淺析

師德的內涵可以理解為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政治素質,並依據行業準則和行為規範所進行的一係列有意識的修身養性活動。不同時代,人們對“師德”的內容有不同的理解,深刻認識和理解“師德”的內在含意,對於一個終身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在當代,筆者認為“師德”的內容大體可分解為以下五方麵:

一、高度的敬業精神與獻身精神別林斯基說:“教育是偉大的事業,人的命運決定於教育……。”指出了教師職業的光榮之所在。

黨和國家“把年齡上最容易接受影響的人,托付給了教師們,托付他們來培養、教育與造就一代青年,即把自己的希望和自己的未來都完全囑托他們。這乃是把偉大責任加在教師身上的一種重托。”所以,人民教師不僅是“經師”,而且是“人師”。教師應是“當代先進思想的自覺擁護者,”“心中要有共產主義旗幟飄揚”。

二、誨人不倦,奉獻愛心對自己的教育對象是否熱愛,這是衡量一名教師道德水準的唯一試金石。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他以自身的誨人不倦的風範,最早提出師愛理論的意義及其價值。

熱愛學生,也是培養學生健康的社會情感所必需的。要接近學生、了解學生、關心他們,同他們建立友誼,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著名的哲學家羅素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發展。”所以,教師應努力培養自己高尚的“師愛”。

三、公正的品德,寬廣的胸懷教師是塑造青少年心靈的巨匠,教師的職業特點要求自己必須具備精雕細刻的工作作風。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必須一視同仁,在工作中,必須公平而正確。因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尤為重要。

四、嚴於律己,表裏如一教師的思想品德,對於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對於可塑性、模仿性極強的年輕一代,影響尤甚。加裏寧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生活,他的生活,他對於每一個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學生。”所以,對於教師來說,嚴於律己是師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五、虛懷若穀,坦誠大度社會主義大教育觀提示我們,為了加速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培養人才的共同目標,教師之間必須形成合力才能發揮其應有作用,才能增強教育工作的力度。為此,教師要遵循學校領導機構的決定進行工作,要照顧全局,同有關單位或有關人員真誠合作。要維護教師集體的團結,積極參加教研室、年級組的集體活動。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師德教育的內容更新,要求我們以務實、開拓的精神看待現有的師德教育的內容體係。

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我們更要讓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在師德教育中紮根,要用社會主義經濟的新觀念武裝教師的頭腦,使“師德”內容更加豐富,“師德”建設更加富有實效。

重師德做表率

重師德,做表率,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是其工作的教育性、示範性所決定的,也是每一位成功的優秀教師所共有的高尚品質和寶貴經驗。在深入貫徹落實《教師法》中,尤其要大力弘揚重師德、做表率的好傳統。

重師德、做表率,就要認識教師職業崇高、使命偉大。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在人類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重要曆史時期的今天,教師在實現“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推進經濟體製和經濟增長方式的兩個根本轉變,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兩個重大戰略,促進“兩個文明”共同進步中,肩負著神聖的曆史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教師隻有對自己的作用和地位有深刻而清醒的認識,才能真正體味到“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豐富內涵,以高度的自覺性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重師德、做表率,將畢生精力獻給黨的教育事業。當前,市場經濟的負麵影響和教師收入偏低的實際情況,致使一部分青年教師思想不夠穩定,他們或者棄教下海經商,或者缺乏高度的愛業敬業精神,心分幾頭,不能一心撲在教書育人上。重師德、做表率,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勤奮嚴謹、獻身真理的治學態度,還要有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獻精神和耐得寂寞、安貧樂教的優秀品質。

重師德、做表率,就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教師既要關心學生的學業進步,更要重視他們政治上、思想的健康成長;既要做科學知識的傳播者,更要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和共產主義信念去教育學生,成為學生做人的良師益友。但目前在一些教師中,缺乏育人意識,往往把教學隻看作是單純的傳播知識;有的還缺乏教師應有的師德和精神風貌,甚至將個人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行為帶給學生。其實,教師的職責,第一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會學生做人;第二是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教會學生做事,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出高素質的、又紅又專的棟梁之才。